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搞起个体经营之后,工商所为我们有点文化知识的个体户免费赠送了一份《个体户周报》。光阴似箭,20年弹指一挥间,我也由“报盲”成了“报迷”。通过读书看报,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获取了大量信息,同时读写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侣,使我终身受益。
记得在1989年春天,有一位甘肃裕固族老大爷来到农贸市场买布料时错将新版100元人民币当成了10元币,某个体户发现后跑步追出农贸市场将多余的钱退给了裕固族老大爷,当时我突然萌发了把这件好事宣传一下的想法,就立即撰写了《退回牧民多给的钱》寄到《甘肃工商报》,不久就被刊登。从这之后,我写稿的积极性便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秋天,甘浚镇速展村30万公斤啤酒大麦丰收之际无销路,晨光村200多亩洋葱收获无人问津,经过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材料后,我立即写成了《甘浚镇30万公斤啤酒大麦找销路》和《晨光村200亩洋葱找婆家》,不到半月时间先后被《甘肃农民报》和《甘肃工商报》采用,一时啤酒大麦和洋葱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我也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民朋友的夸赞。
如今,读报看报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走新闻写作之路,把最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身边的广大朋友和读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乐为群众鼓与呼。
记得在1989年春天,有一位甘肃裕固族老大爷来到农贸市场买布料时错将新版100元人民币当成了10元币,某个体户发现后跑步追出农贸市场将多余的钱退给了裕固族老大爷,当时我突然萌发了把这件好事宣传一下的想法,就立即撰写了《退回牧民多给的钱》寄到《甘肃工商报》,不久就被刊登。从这之后,我写稿的积极性便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秋天,甘浚镇速展村30万公斤啤酒大麦丰收之际无销路,晨光村200多亩洋葱收获无人问津,经过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材料后,我立即写成了《甘浚镇30万公斤啤酒大麦找销路》和《晨光村200亩洋葱找婆家》,不到半月时间先后被《甘肃农民报》和《甘肃工商报》采用,一时啤酒大麦和洋葱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我也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民朋友的夸赞。
如今,读报看报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走新闻写作之路,把最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身边的广大朋友和读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乐为群众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