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伴我行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搞起个体经营之后,工商所为我们有点文化知识的个体户免费赠送了一份《个体户周报》。光阴似箭,20年弹指一挥间,我也由“报盲”成了“报迷”。通过读书看报,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获取了大量信息,同时读写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侣,使我终身受益。
  记得在1989年春天,有一位甘肃裕固族老大爷来到农贸市场买布料时错将新版100元人民币当成了10元币,某个体户发现后跑步追出农贸市场将多余的钱退给了裕固族老大爷,当时我突然萌发了把这件好事宣传一下的想法,就立即撰写了《退回牧民多给的钱》寄到《甘肃工商报》,不久就被刊登。从这之后,我写稿的积极性便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秋天,甘浚镇速展村30万公斤啤酒大麦丰收之际无销路,晨光村200多亩洋葱收获无人问津,经过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材料后,我立即写成了《甘浚镇30万公斤啤酒大麦找销路》和《晨光村200亩洋葱找婆家》,不到半月时间先后被《甘肃农民报》和《甘肃工商报》采用,一时啤酒大麦和洋葱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我也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民朋友的夸赞。
  如今,读报看报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地走新闻写作之路,把最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身边的广大朋友和读者,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乐为群众鼓与呼。
其他文献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独特的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
当今时代,大众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其“干预生活”的功能日益增强。但是大众媒体在功能扩张的同时,却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受众对一些媒体行为的质疑:记者在采访中是单纯的记录者吗?记者能否干预事件发展的进程?记者的某些采访行为经得住道德的拷问吗?等等。于是,“旁观”和“参与”问题就越来越尖锐地摆在媒体和记者的面前,成为一个现实操作中无法绕开的难题。因此,应当对媒体的行为层面作一番剖析,以廓清受众的困
商水县练集镇有位年过半百的乡村医生阎治凯,在当地小有名气。阎治凯行医之余爱好新闻写作,从1975年至今,他笔耕不断,发表稿件1700余篇,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通讯员。  1989年年底,村医务室抬来了一位服农药的妇女,经阎治凯抢救,村妇转危为安。原来这位妇女因多次劝丈夫戒赌而挨打,才服药企图自杀。阎治凯认为此事很有教育价值,便抓紧写成稿件,被新闻媒体发表后,练集镇领导在大会上表扬他,司法部门赠送
新闻是"抢"出来的.大凡经过新闻专业学习或者从事新闻工作一些时日的人,对于这个命题,自然耳熟能详.而我在这次四川丹巴特大泥石流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一个"抢"字,有了更直接
2005年9月30日,丹麦报纸《日尔兰邮报》(《Jyllends—Posten》)刊登了一系列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主题的讽刺漫画,遭到伊斯兰会议组织和伊斯兰世界联盟的严厉谴责。为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