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中国歌剧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阐述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关键词:起源、发展 、未来;分析;思考
歌剧(opera)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剧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世界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在那里诞生。其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
中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歌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由于中国民众传统的审美心理阻碍了西方歌剧的传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易水饯荆卿》是国人在小歌剧上的最早尝试,“学堂乐歌”和早期话剧为歌剧在中国的深度传播打下了基础。英、法、意、俄等国的歌剧陆续在沪、哈等城市的演出,对歌剧艺术在中国扎根并逐步本土化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歌剧的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儿童舞剧。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三十年代中期,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
直到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马可等作曲)的诞生。《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可等作曲)、《红霞》(张锐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窦娥冤》(陈紫等作曲);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一种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最后一种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
中国歌剧的未来
中国歌剧一路走来非常不易,它凝聚着我国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在创作中既传承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元素,又借鉴吸收了西方歌剧创作的先进经验。《白毛女》、《江姐》等优秀作品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其符合群众的生活和审美。这些作品感动了几代国人。由此可见,具有我国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具有我国戏曲与民间音乐元素的作品,都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的。
一、对于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1.“中西结合”
盲目崇洋、全盘西化:认为外国歌剧一切都好,一切都可以照搬,对西洋歌剧趋之若鹜,视之为灵丹妙药。全盘本土化:认为中国戏曲有100多个剧种,它们是中国民族歌剧取之不竭的源泉,拒绝吸收外国歌剧中有益的文化元素。他们认为借鉴与吸收外国歌剧中的创作模式和技巧既费神又费力,不如沿袭本土已有的音乐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歌剧。
过分的崇洋媚外或戏曲化都不可取。西方歌剧和我国戏曲都有着各自的悠久历史。结合二者的长处才能使我国歌剧艺术良性发展。
2.摒弃形式主义,务实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歌剧的发展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资金匮乏、捉襟见肘,却追求豪华时尚,大搞形式主义,舞美的设计、服装、场面、灯光等无不极尽奢华之能事,满台珠光宝气,讲形式、比排场,形式与内容不相称,形式大于内容。
二、培养人们群众对歌剧的兴趣及审美观念
自2011年起,国家大剧院在北京市建立了“歌剧兴趣培养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歌剧观演机会,并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扶持和指导。四年以来,已经有153所中小学加入“歌剧兴趣培养学校”,覆盖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戴玉强、莫华伦、幺红等名家先后走进校园,讲演结合、开展趣味教学。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众长期的审美心理阻碍了对歌剧的鉴赏。所以,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让歌剧进校园。提高人民群众对歌剧的认识。
三、立足于民族走向世界
早年梅兰芳率领中国京剧团出国演出,所到之处无不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压群芳的演艺折服观众,让西方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改革开放后,豫剧等地方戏曲走向世界舞台,以其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受到热烈欢迎。因此,做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艺术水准标志的歌剧,更应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完整的艺术体系、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才能成为世界歌剧艺术中绽放独特魅力的艺术之花。“我们身处一个好时代,祖国强大了,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更宽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现在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歌剧创作者和歌唱家越来越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相信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将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绍山.《漫谈中国歌剧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2]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新歌剧问题讨论集》
[3]罗辛.《歌剧三分法走进中国歌剧发展走向的理论误区》
关键词:起源、发展 、未来;分析;思考
歌剧(opera)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剧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世界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在那里诞生。其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
中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歌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由于中国民众传统的审美心理阻碍了西方歌剧的传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易水饯荆卿》是国人在小歌剧上的最早尝试,“学堂乐歌”和早期话剧为歌剧在中国的深度传播打下了基础。英、法、意、俄等国的歌剧陆续在沪、哈等城市的演出,对歌剧艺术在中国扎根并逐步本土化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歌剧的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儿童舞剧。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三十年代中期,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
直到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马可等作曲)的诞生。《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可等作曲)、《红霞》(张锐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窦娥冤》(陈紫等作曲);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一种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最后一种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
中国歌剧的未来
中国歌剧一路走来非常不易,它凝聚着我国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在创作中既传承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元素,又借鉴吸收了西方歌剧创作的先进经验。《白毛女》、《江姐》等优秀作品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其符合群众的生活和审美。这些作品感动了几代国人。由此可见,具有我国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具有我国戏曲与民间音乐元素的作品,都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的。
一、对于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1.“中西结合”
盲目崇洋、全盘西化:认为外国歌剧一切都好,一切都可以照搬,对西洋歌剧趋之若鹜,视之为灵丹妙药。全盘本土化:认为中国戏曲有100多个剧种,它们是中国民族歌剧取之不竭的源泉,拒绝吸收外国歌剧中有益的文化元素。他们认为借鉴与吸收外国歌剧中的创作模式和技巧既费神又费力,不如沿袭本土已有的音乐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歌剧。
过分的崇洋媚外或戏曲化都不可取。西方歌剧和我国戏曲都有着各自的悠久历史。结合二者的长处才能使我国歌剧艺术良性发展。
2.摒弃形式主义,务实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歌剧的发展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资金匮乏、捉襟见肘,却追求豪华时尚,大搞形式主义,舞美的设计、服装、场面、灯光等无不极尽奢华之能事,满台珠光宝气,讲形式、比排场,形式与内容不相称,形式大于内容。
二、培养人们群众对歌剧的兴趣及审美观念
自2011年起,国家大剧院在北京市建立了“歌剧兴趣培养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歌剧观演机会,并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扶持和指导。四年以来,已经有153所中小学加入“歌剧兴趣培养学校”,覆盖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区。戴玉强、莫华伦、幺红等名家先后走进校园,讲演结合、开展趣味教学。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众长期的审美心理阻碍了对歌剧的鉴赏。所以,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让歌剧进校园。提高人民群众对歌剧的认识。
三、立足于民族走向世界
早年梅兰芳率领中国京剧团出国演出,所到之处无不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压群芳的演艺折服观众,让西方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改革开放后,豫剧等地方戏曲走向世界舞台,以其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受到热烈欢迎。因此,做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艺术水准标志的歌剧,更应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完整的艺术体系、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才能成为世界歌剧艺术中绽放独特魅力的艺术之花。“我们身处一个好时代,祖国强大了,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更宽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现在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歌剧创作者和歌唱家越来越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相信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将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绍山.《漫谈中国歌剧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2]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新歌剧问题讨论集》
[3]罗辛.《歌剧三分法走进中国歌剧发展走向的理论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