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目的一种新型课程。也是新课标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生物教育是一项研究性很强的教育工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活动课程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必然方向。
一、开展生物活动课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00后学生,很多学生过分自我,追求个性,现在的初中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如果将学生的爱好、兴趣等转移到课外活动何乐不为呢。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
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很大、很快,他们在集体中、在社会中,有着对友谊、情感、娱乐、审美、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等日趋强烈的精神追求。后者,即精神生活,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活。课堂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生活。通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的重要,能够充实和丰富学生生活。
设计和实施生物活动课程,也是我国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验、分析、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多种能力。
由于在活动教学中,出现大量的调查、采访、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就涉及到一些活动的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如:如何掌握利用工具书、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如何使用视听媒体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怎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以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因为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后参加类似的活动,学生就会做得更好。在方法指导上,要正确处理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着重在重点、难点的指导。
活动中,学生兴趣较高,但随着活动的开展,碰到的困难也可能越来越多,这时,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围难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及时督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够不断深化、思路不断开阔,这样就能保证研究向更深入的水平发展,让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深化下去。当然,不可急于求成,包办代替。
三、立足课堂与走出课堂相结合
开展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立足课堂,充分理解书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有目的生物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现实生活处处是生物,走出课堂接触大千世界的生物,如,开展农学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动手培育一些蔬菜、花卉等,并设置对照组,将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的情况进行比较,认识它的优点。
如此,学农实践活动既绿化、美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既完成了社会实践这科目,又能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提高,还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加强了竞争意识,并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农民耕作的艰辛,从中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做好生物活动课程教学,使活动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我们应认识到课外实践活动对生物学习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自觉遵循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课堂实践为主阵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全面而又深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章永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2]《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王义堂等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3]《学与教的心理》.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吴洪成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一、开展生物活动课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00后学生,很多学生过分自我,追求个性,现在的初中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游戏、网吧等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要比书本上知识的吸引力更大,如果将学生的爱好、兴趣等转移到课外活动何乐不为呢。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
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很大、很快,他们在集体中、在社会中,有着对友谊、情感、娱乐、审美、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等日趋强烈的精神追求。后者,即精神生活,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活。课堂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生活。通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的重要,能够充实和丰富学生生活。
设计和实施生物活动课程,也是我国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验、分析、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多种能力。
由于在活动教学中,出现大量的调查、采访、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就涉及到一些活动的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如:如何掌握利用工具书、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如何使用视听媒体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怎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以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因为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后参加类似的活动,学生就会做得更好。在方法指导上,要正确处理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着重在重点、难点的指导。
活动中,学生兴趣较高,但随着活动的开展,碰到的困难也可能越来越多,这时,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围难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及时督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够不断深化、思路不断开阔,这样就能保证研究向更深入的水平发展,让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深化下去。当然,不可急于求成,包办代替。
三、立足课堂与走出课堂相结合
开展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立足课堂,充分理解书本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有目的生物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现实生活处处是生物,走出课堂接触大千世界的生物,如,开展农学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动手培育一些蔬菜、花卉等,并设置对照组,将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的情况进行比较,认识它的优点。
如此,学农实践活动既绿化、美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既完成了社会实践这科目,又能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提高,还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加强了竞争意识,并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农民耕作的艰辛,从中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做好生物活动课程教学,使活动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我们应认识到课外实践活动对生物学习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自觉遵循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课堂实践为主阵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全面而又深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章永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2]《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王义堂等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3]《学与教的心理》.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吴洪成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