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的玉米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句顺口溜源于中国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春龙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爆米花。
  关于在春龙节吃爆米花这一习俗,有个广为人知的神话传说。说是得知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玉皇大帝勃然大怒,立即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这可害苦了老百姓,河流枯竭,田地大旱,大部分庄稼都颗粒无收,许多人因此饿死,尸横遍野。掌管天河的龙王看着人间惨景,动了恻隐之心,违抗玉帝旨意,降了一次雨。玉帝自然不可能对这种触犯天规的事情视而不见,于是把那个好心的龙王贬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另外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返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知恩图报的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却一无所获。到了次年的二月初二这天,有个人看见一个老婆婆在集上卖玉米,灵机一动,心想,玉米粒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很快,家家户户都把玉米做成了爆米花,用簸箕盛好“供”在门口。玉帝为人们的诚意所感动,再说玉米变爆米花也不能说不是“金豆开花”,因此免了龙王的罪。不久,人间普降春雨。打这以后,每年的二月初二,老百姓就都爆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念叨着“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寄美好愿景。
  既是神话传说,真实性就不必追究了,然而故事“编造者”把中国人开始吃玉米制作的爆米花放在武则天时期却令人不解。那时候,玉米都还待字闺中,没有走出美洲大地。中国人吃上玉米爆米花,是明朝的事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玉米种子第一次离开故乡,远渡重洋到达欧洲,而传入亚洲的时间则稍晚。中国种植玉米的最早纪录是1531年,当时,广西境内开始出现玉米的身影。
  在玉米的原产地南美洲,早在7000多年前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玉米。而他们吃爆米花的历史可能与种植物玉米的历史相差无几。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历史学家发现了距今至少5000年的爆米花,“是古代某个印第安人吃剩的”。
  随着哥伦布到达美洲,爆米花开始大大方方地为世人所知。哥伦布在返回欧洲后,曾向人们描绘了在“新大陆”见识到的一些新玩意,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橡胶球自然名列其中,另外就是很多印第安小孩戴在脖子上的用爆米花做成的“项链”。女人则比小孩更有创意,她们会用爆米花装饰头发,成为令人羡慕的“戴花的女人”。
  爆米花最早的做法是用热灰煨或者用热沙爆炒。后来,印第安人又学会了用盖上留有小孔的陶罐制作爆米花。第一个把爆米花“产业化”的是美国人科雷特斯。1835年,他发明了蒸汽爆米花器。这项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爆米花文化”,使爆米花成为美国人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现在,虽然零食早已日新月异,但爆米花仍旧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玉米40千克,而90%是以爆米花的形式被消耗掉的。一个记者曾对一场美式足球比赛中观众吃爆米花的情况进行过调查,据他估计,两万多“观战者”至少吃掉了多达5吨的爆米花。
  爆玉米在美国为何如此之“热”?
  行为学家认为,爆玉米可以站着吃、坐着吃、躺着吃,可以边走边吃、边说边吃,也可以往嘴里丢着吃、用手捧着吃,这种自由自在的吃法相比嗑瓜子显然更符合美国人。美容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咀嚼爆米花可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由此减少皱纹……反正,不管怎么样,作为狂热的爆米花爱好者,美国人停止不了对爆米花的热爱,他们甚至“吃”出了一个“爆米花节”,时间是每年的1月19日。
  我国有些地方的彝族也有“爆米花节”。每到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做爆米花。与美国人不同的是,彝语的“爆米花节”是“逼”出来的。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彝族部落受到外族侵犯,由于寡不敌众,最后被迫撤离到一座高而陡的山上。敌军采取围困战术,等他们断粮断水。为了打破敌军的如意算盘,一个叫扎朵的小伙子想出一条妙计。他让人们把随身所带的玉米全部做成爆米花,然后一盆盆、一桶桶地往马身上泼,同时还尽情高呼。那情景,远远看过去就像是在过“泼水节”。敌军顿时就懵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有水给马洗澡,觉得围困十天半月根本没用,只好鸣金收兵。彝旅部落因此幸存了下来。后来,这里的人们便把扎朵的生日(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定为爆米花节。
  爆米花在科技领域也有所表现,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促使了微波炉的发明。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好友作弊事件    何老师,你好。  最近, 有个事情压在我心里,特别难受,难受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是这样的,在上一周期中考试英语测验时,我发现我的好朋友竟然在舞弊。要知道,她可是英语课代表啊!当时我心里很不舒服,也许是因为我的眼里容不进沙子吧。我很想当时就跟老师报告,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友谊绝对就玩完了。可是,事后,我发现她简直是若无其事,完全没有要跟我解释一下的意思。这几天,一看到她和其他
期刊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朝廷开设恩科乡试,以示普天同庆。浙江绍兴有个秀才叫周用吉,连考了几次都未中举,屡试不第,也愁坏了父亲周福清。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这年因为母亲去世,正辞官在家,为母守孝。  眼看大考在即,周福清又为儿子的前途担忧,忽然得知此次的主考官是殷如璋,不禁眼前一亮,心想天赐良机。两人是同年进士,而且私交很好,周福清打算去找殷如璋帮忙,无论如何
期刊
安妮是个美丽的名字,出现在太多的小说里。可当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的女孩站在面前说她就是安妮时,实在很难让人有所好感。但正是这样一个长相实在有些不堪的女孩,在许许多多的安妮中倔强地站在显眼的位置,笑容美好,如同天使。她,就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所写的《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雪莉。  在一个叫绿山墙的地方,住着一对兄妹,马修和玛瑞拉。由于年事渐高,并且马修还患有心脏病,兄妹俩有了收养一个男孩的想法,
期刊
宋襄公本名叫子兹甫,这个又怪又拗口的名字是他爸爸宋桓公给他取的,宋襄公即位不久后,春秋时代的首位霸王——齐桓公去世了。他最宠爱的三个奸臣易牙、竖刁、开方联手把太子昭给废了,立了一个傀儡太子无亏当齐国的国王。  原齐国的太子昭见王位已经没戏了,自己的命也非常不保险,便跑到了邻国宋国。宋襄公是个天生就具有非常强大正义感的人,连忙收留了太子昭,并以齐桓公的传人自居,号召天下所有的诸侯国会盟,出兵帮助太子
期刊
在全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因为面积很小和人口稀少而被称之为“袖珍国”的有20余个。它们虽然“貌不惊人”,但是却各有特色,或风景秀丽,清静幽雅,或风俗独特,引人入胜。这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梵蒂冈、摩纳哥等,而说到列支敦士登,很多人就不甚了解了。  列支敦士登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面积160平方千米。因地处阿尔卑斯山中部而地形崎岖,境内高山耸立,险峰挺拔。南面靠莱茵河,无论山谷还是河流的自然景色
期刊
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周总理,为什么中国的路叫“马路”,“马路”不是马走的路吗?周总理就回答道:因为中国人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在当时情境下,周总理的回答的确显示了他的聪明智慧和外交才能。然而静下心来,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马路”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一般人认为,“马路”一词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18世纪末,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在这种
期刊
脱离“魔掌”    没有老妈的啰嗦,没有人处处管着的感觉一定很好吧?呵呵。何炅哥哥,你上学的时候是住校吗?我现在好想脱离老妈的“魔掌”,住在学校里面,自由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哦。可是老妈死活都不准,说学校伙食怎么能跟家里比,说学校的住宿条件怎么能跟家里比,说……哎……郁闷啊,何炅哥哥……  ——青青  何老师对你说:  钱爷爷锺书说得好:“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还有一个残酷的惯
期刊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人大获全胜,三位获奖者,一个美籍日裔,两个日本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下想起了中学时代看的一本书《丑陋的日本人》。当年的那本书里,作者曾经放出狂妄的预言: “再过十年,也许诺贝尔奖就都要集中到日本了”——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写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若是严格打赌,作者肯定是输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结果,今天的我们却很难轻松起来。  上个世纪60年代,该书的作者,日
期刊
很多人都有过啃金属的经历,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把金属勺子咬在嘴里,或者是在无聊之时叼枚硬币摆摆酷。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种叫人非常不舒服的“金属味道”被我们感知到。如果安了一口“金牙”,那么所尝的“味道”将会更加明显和浓烈,甚至可能使人感觉到疼痛。这就奇怪了,既然是“味道”,怎么还会继而生成痛觉呢?很显然,这种“味道”十分特别,也十分神奇。可是翻遍所有百科全书,从来就没有科学家告诉过我们世界上存在一种“
期刊
这是一个你不陌生的女孩子,她叫周嘉宁。   可这是你陌生的故事,是关于一個叫做三三的女孩的成长故事。  三三是那个倒霉的严肃地端坐在旧屋里的小女孩。她曾经那么害怕在台风过境的浴缸里死去,曾经被一只从头顶蹿过去的老鼠吓得大哭着夺门而出,光着的脚底被地上的石头拉开巨大的口子。  三三心怀谁都不知道的秘密,费尽全力地长成了那个完全不是她自己以为的人。  如今她终于鼓起勇气要把这个故事从头说起。她怕如果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