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斑癣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所致的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真菌感染病。多见于夏秋炎热季节,好发于汗腺丰富的部位。当皮肤多汗,卫生条件差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时尤易发生。花斑癣的治疗方法较多,分口服和外用给药,外用药效果较好,口服药在发挥疗效的同时有一定不良反应,一般以外用药为主,2010年3月~2011年12月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治疗花斑癣患者6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6~40岁,平均28.6岁;病程3周~4年,平均1.4年。
病例标准:临床有典型皮损,真菌镜检阳性,3个月内未服用过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抗真菌药,1个月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取得患者同意。排除標准:对烯丙类药物过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剔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不记疗效;未按治疗方案完成全程治疗者。
治疗方法:每天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均匀涂抹,适当揉搓。治疗前、治疗2周、3周、4周时分别测量皮疹面积,真菌直接镜检,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灼热、刺痛、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并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⑴临床疗效:①痊愈:皮损全部消退;②显效:皮损消退≥60%;③好转:皮损消退≥30%;④无效:皮损消退≤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⑵真菌学疗效:清除为真菌镜检阴性;为清除为真菌镜检阳性。
结果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2周、3周、4周时的临床疗效,见表1。
真菌清除疗效,见表2。
不良反应:68例中仅1例在用药第2天出现轻微的皮肤瘙痒,持续2天后,未经任何处理自然缓解,未影响治疗。
讨论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一种新型外用广谱抗真菌药,其主要成分为1%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致甲基戊酸堆积在膜内,使胞膜结构破坏,抑制真菌细胞生长,但作用机制不同。萘替芬抗菌机制为通过特异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造成角鲨烯积聚及麦角固醇缺乏。角鲨烯积聚可使真菌细胞内脂质沉积,导致细胞膜破裂,起到杀真菌的作用;麦角固醇缺乏,可使真菌细胞功能屏障,真菌生长受到抑制,起到抑真菌的作用。通过这种双重作用杀灭真菌,达到临床上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目的。酮康唑作用于羊毛固醇的C-14去甲基羊毛固醇的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对皮服癣菌、及花斑癣均有较好疗效1。
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分别在治疗2周、3周、4周后进行临床和真菌学评价,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第3周比第2周,第4周比第3周均有明显提高。2周后有效率35.29%,真菌清除率8.82%,4周后有效率98.53%,真菌清除率95.59%,说明萘替芬酮康唑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68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说明该药具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该药为乳剂基质的白色软膏,能迅速渗入皮肤角质层,并可长时间保留,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病人有较好依从性。
总之,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肯定,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一用药2。对酮康唑及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两药联用同样有效。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外用抗真菌药。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刘维达,何春涤.现代皮肤病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991-994.
2陈丽娜,陈江汉,徐红,等.临床分离皮肤癣菌289株体外药敏试验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3):337-338.
花斑癣是由糠秕马拉色菌所致的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真菌感染病。多见于夏秋炎热季节,好发于汗腺丰富的部位。当皮肤多汗,卫生条件差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时尤易发生。花斑癣的治疗方法较多,分口服和外用给药,外用药效果较好,口服药在发挥疗效的同时有一定不良反应,一般以外用药为主,2010年3月~2011年12月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治疗花斑癣患者6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6~40岁,平均28.6岁;病程3周~4年,平均1.4年。
病例标准:临床有典型皮损,真菌镜检阳性,3个月内未服用过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抗真菌药,1个月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取得患者同意。排除標准:对烯丙类药物过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剔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不记疗效;未按治疗方案完成全程治疗者。
治疗方法:每天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2次,均匀涂抹,适当揉搓。治疗前、治疗2周、3周、4周时分别测量皮疹面积,真菌直接镜检,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灼热、刺痛、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并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⑴临床疗效:①痊愈:皮损全部消退;②显效:皮损消退≥60%;③好转:皮损消退≥30%;④无效:皮损消退≤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⑵真菌学疗效:清除为真菌镜检阴性;为清除为真菌镜检阳性。
结果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2周、3周、4周时的临床疗效,见表1。
真菌清除疗效,见表2。
不良反应:68例中仅1例在用药第2天出现轻微的皮肤瘙痒,持续2天后,未经任何处理自然缓解,未影响治疗。
讨论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一种新型外用广谱抗真菌药,其主要成分为1%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致甲基戊酸堆积在膜内,使胞膜结构破坏,抑制真菌细胞生长,但作用机制不同。萘替芬抗菌机制为通过特异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造成角鲨烯积聚及麦角固醇缺乏。角鲨烯积聚可使真菌细胞内脂质沉积,导致细胞膜破裂,起到杀真菌的作用;麦角固醇缺乏,可使真菌细胞功能屏障,真菌生长受到抑制,起到抑真菌的作用。通过这种双重作用杀灭真菌,达到临床上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目的。酮康唑作用于羊毛固醇的C-14去甲基羊毛固醇的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对皮服癣菌、及花斑癣均有较好疗效1。
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分别在治疗2周、3周、4周后进行临床和真菌学评价,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第3周比第2周,第4周比第3周均有明显提高。2周后有效率35.29%,真菌清除率8.82%,4周后有效率98.53%,真菌清除率95.59%,说明萘替芬酮康唑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68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说明该药具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该药为乳剂基质的白色软膏,能迅速渗入皮肤角质层,并可长时间保留,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病人有较好依从性。
总之,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肯定,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优于单一用药2。对酮康唑及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两药联用同样有效。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外用抗真菌药。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刘维达,何春涤.现代皮肤病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991-994.
2陈丽娜,陈江汉,徐红,等.临床分离皮肤癣菌289株体外药敏试验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3):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