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乳房炎多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导致,是产妇较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的病损及炎症导致的全身体征。急性乳房炎包括乳头炎、乳晕炎及乳腺炎。多因喂养方式及个人卫生导致,本病严重者可发展为乳腺脓肿,对产妇及婴幼儿造成严重影响。本病的病理表现包括乳汁淤积期、非感染炎症期、感染性炎症期三期。实验室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急性乳房炎的主要细菌,其他的还包括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诊治对产妇及婴幼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乳头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早期表现为乳头皲裂,多为放射状小裂口,裂口深时可有出血,婴儿吸吮乳头时可出现刀割样疼痛,然后乳头出现渗血或渗液,干燥后结痂。如未及时纠正哺乳方法,在哺乳后结痂脱落,裂口增大,然后再渗血渗液及再结痂,如此反复发生,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或表现轻微。
乳腺炎:乳头炎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急性乳腺炎。且当炎症侵入到乳晕深层时可引起蜂窝织炎。乳腺炎主要以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为主,当炎症严重时,全身可表现为急性炎症的体征,如发热、畏寒等。早期乳腺炎的局部表现为患侧乳房疼痛。查体司见乳房表面皮肤发红。浅表静脉扩张,出现肿块,触痛明显,全身症状有高热、畏寒等症状。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乳腺蜂窝织炎,表现为乳房表面皮肤红肿、发热,伴有静脉曲张。肿块明显且有压痛,查体见腋下有肿大且压痛的淋巴结。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多有畏寒、寒战、高热。若蜂窝组织继续进展,可发展为深部的脓肿,此时患者乳房疼痛加剧,体温高达38.5~39℃,甚至达40℃。一般根据脓肿发生的深度及部位,其预后不同。极少数者可形成脓瘘或乳瘘,经久不愈。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急性乳房炎的诊断一般不难。本病是孕产妇多发病。特别产妇,乳汁较多,供大于求,常使乳汁淤积在乳腺小叶中,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或者反复乳头皲裂,疼痛影响母亲哺乳;此外,乳头发育不良使乳汁更易淤积。为减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应重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以使炎症在早期即得到控制,不至于发生脓肿。辅助检查可帮助确定细菌的种类,以帮助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乳房内淤奶块:常发生于产后第3~4天,主要发病原因为产妇早期泌乳不通畅或婴儿吸吮不净,导致奶水在乳房内淤积成块。本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的充血肿胀,但常发热不明显,若及时行奶水吸取及乳房按摩挤出乳汁后,数小时后恢复正常,乳房变软。乳房肿块及红、肿、热、痛等表现消失。
产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主要是产妇围生期间,上述感染导致的发热症状相鉴别。但急性乳房炎多局部症状较严重,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而产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乳腺炎等多全身癥状较多。如产褥感染多伴有腹痛、恶露臭及宫底压痛。上呼吸道感染有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症状。泌尿道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因此,临床诊治时,应注意产妇整体表现,以免漏诊误诊。
治疗
乳腺炎一经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物理疗法:乳汁淤积期间可继续哺乳,局部用冷敷,以减少乳汁分泌。蜂窝织炎患者应暂停哺乳并采取措施使乳汁排出,局部用湿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局限化。在脓肿形成前进行理疗,多数患者的炎症可自行消失。
手术治疗:适用于乳腺脓肿形成患者。乳腺脓肿切开引流的方法主要根据脓肿的部位而定。切口选择波动感和压痛最明显处,以乳头为中心做辐射状切口,避免切开乳晕。同时注意切口有足够长度,以保证引流通畅。
抗生素治疗:对所有急性乳腺炎患者应选用抗生素治疗,选择本地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一般治疗应持续10天左右。无并发症的乳腺炎口服头孢拉定500mg,4次/日;或红霉素500mg,4次/日;若有乳腺脓肿给予头孢唑啉钠1~2g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3次/日,还可加用甲硝唑250ml静滴,2次/日,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克林霉素900mg静滴,2次/日。
抑制泌乳:由于停止哺乳可能加重乳汁淤积,故不列为乳腺炎处理常规,仅用于感染严重或乳腺脓肿引流形成乳瘘者。可口服乙烯雌酚5mg,3次/日,共5~7天,维生素B6口服,3次/日,共5~7天;芒硝500g外敷。
诊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关键是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头清洁及避免损伤。一旦发现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健康指导
妊娠后期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每次哺乳应使乳汁吸尽,防止乳汁淤积;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防止乳头皲裂。
参考文献
1王立平,于海祥.哺乳期急性乳房炎83例诊治体会.承德医学院学报,1993,3:243.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房炎44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1984,5.
3王会頲,王保贤.鹿角粉治疗急性乳房炎[J].中国社区医师,1990,11.
急性乳房炎多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导致,是产妇较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的病损及炎症导致的全身体征。急性乳房炎包括乳头炎、乳晕炎及乳腺炎。多因喂养方式及个人卫生导致,本病严重者可发展为乳腺脓肿,对产妇及婴幼儿造成严重影响。本病的病理表现包括乳汁淤积期、非感染炎症期、感染性炎症期三期。实验室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急性乳房炎的主要细菌,其他的还包括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诊治对产妇及婴幼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乳头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早期表现为乳头皲裂,多为放射状小裂口,裂口深时可有出血,婴儿吸吮乳头时可出现刀割样疼痛,然后乳头出现渗血或渗液,干燥后结痂。如未及时纠正哺乳方法,在哺乳后结痂脱落,裂口增大,然后再渗血渗液及再结痂,如此反复发生,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或表现轻微。
乳腺炎:乳头炎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急性乳腺炎。且当炎症侵入到乳晕深层时可引起蜂窝织炎。乳腺炎主要以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为主,当炎症严重时,全身可表现为急性炎症的体征,如发热、畏寒等。早期乳腺炎的局部表现为患侧乳房疼痛。查体司见乳房表面皮肤发红。浅表静脉扩张,出现肿块,触痛明显,全身症状有高热、畏寒等症状。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乳腺蜂窝织炎,表现为乳房表面皮肤红肿、发热,伴有静脉曲张。肿块明显且有压痛,查体见腋下有肿大且压痛的淋巴结。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多有畏寒、寒战、高热。若蜂窝组织继续进展,可发展为深部的脓肿,此时患者乳房疼痛加剧,体温高达38.5~39℃,甚至达40℃。一般根据脓肿发生的深度及部位,其预后不同。极少数者可形成脓瘘或乳瘘,经久不愈。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急性乳房炎的诊断一般不难。本病是孕产妇多发病。特别产妇,乳汁较多,供大于求,常使乳汁淤积在乳腺小叶中,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或者反复乳头皲裂,疼痛影响母亲哺乳;此外,乳头发育不良使乳汁更易淤积。为减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应重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以使炎症在早期即得到控制,不至于发生脓肿。辅助检查可帮助确定细菌的种类,以帮助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乳房内淤奶块:常发生于产后第3~4天,主要发病原因为产妇早期泌乳不通畅或婴儿吸吮不净,导致奶水在乳房内淤积成块。本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的充血肿胀,但常发热不明显,若及时行奶水吸取及乳房按摩挤出乳汁后,数小时后恢复正常,乳房变软。乳房肿块及红、肿、热、痛等表现消失。
产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主要是产妇围生期间,上述感染导致的发热症状相鉴别。但急性乳房炎多局部症状较严重,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而产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乳腺炎等多全身癥状较多。如产褥感染多伴有腹痛、恶露臭及宫底压痛。上呼吸道感染有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症状。泌尿道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因此,临床诊治时,应注意产妇整体表现,以免漏诊误诊。
治疗
乳腺炎一经发现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破坏更多的小叶组织,使病程延长。
物理疗法:乳汁淤积期间可继续哺乳,局部用冷敷,以减少乳汁分泌。蜂窝织炎患者应暂停哺乳并采取措施使乳汁排出,局部用湿热敷或理疗,促使炎症局限化。在脓肿形成前进行理疗,多数患者的炎症可自行消失。
手术治疗:适用于乳腺脓肿形成患者。乳腺脓肿切开引流的方法主要根据脓肿的部位而定。切口选择波动感和压痛最明显处,以乳头为中心做辐射状切口,避免切开乳晕。同时注意切口有足够长度,以保证引流通畅。
抗生素治疗:对所有急性乳腺炎患者应选用抗生素治疗,选择本地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一般治疗应持续10天左右。无并发症的乳腺炎口服头孢拉定500mg,4次/日;或红霉素500mg,4次/日;若有乳腺脓肿给予头孢唑啉钠1~2g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3次/日,还可加用甲硝唑250ml静滴,2次/日,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克林霉素900mg静滴,2次/日。
抑制泌乳:由于停止哺乳可能加重乳汁淤积,故不列为乳腺炎处理常规,仅用于感染严重或乳腺脓肿引流形成乳瘘者。可口服乙烯雌酚5mg,3次/日,共5~7天,维生素B6口服,3次/日,共5~7天;芒硝500g外敷。
诊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关键是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头清洁及避免损伤。一旦发现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健康指导
妊娠后期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每次哺乳应使乳汁吸尽,防止乳汁淤积;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防止乳头皲裂。
参考文献
1王立平,于海祥.哺乳期急性乳房炎83例诊治体会.承德医学院学报,1993,3:243.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房炎44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1984,5.
3王会頲,王保贤.鹿角粉治疗急性乳房炎[J].中国社区医师,19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