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囚绿记》是陆蠢散文中的名作之一,自从被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选入之后,对这篇散文主题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分析为:“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愿望,含蓄地揭示了华北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第26页)有人认为是抒发了对绿色所象征的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喜爱和渴望,以及对生命所具有的执著精神的赞美。有人认为表现了一种自我孤独、寂寞的生存状态,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印痕的真实回忆。也有人认为是陆蠡先生以“绿色”为友,在对其感情的变化轨迹中,用“囚绿”向我们诠释了爱……
而笔者认为,此文更多的是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反省,深沉的忏悔,是作者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精神的再现。
首先,我们来细致研读文本:
开头一句,“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独立成一段。表面上看,是交代事件的时间,结合核心内容和文章结尾“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指代的是标题中的“囚绿”,其行为主体应该是“我”,是作者对自己“囚绿”,扼杀其生命力,念念不忘一年整的心灵情感表现,也是对自己过去“囚绿”反省思考忏悔的一种暗示。
“邂逅绿”(2—4段),一个小小的房间(“高广不到一丈”),还潮湿和炎热,明显不适宜居住,“我”仅仅因为圆窗外边常春藤在光线照射下透进的绿影,因为“瞥见这绿影,便感觉到一种喜悦”而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而且还“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作者对绿的喜爱可见一斑。
“欣赏绿”(5—7段),一开始作者直抒胸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赞美之深,喜爱之至,喷涌而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此时,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是平等的,感情上是敬重,热爱,发自内心的赞美。对于绿的爱恋使得“我”天天观望常春藤的生长,“看她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至以“拔苗助长的心情”期盼它的飞速茂绿。而正是有了这种对绿的喜爱之情,才为后文的忏悔埋下了伏笔。
“囚绿”(8—12段),作者明确指出自己“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目的是“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要它“装饰房间,装饰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并进而“要它为我做无声的歌唱”。此时,作者已经由喜爱而产生并走上了索取、占有的心路历程。 囚进房间的绿枝“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三个“依旧”不仅仅写的是绿枝的正常生长,还隐含着对自己囚绿行为的一种释然。囚绿并未造成伤害,“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植物生长能力的事实,在占有式“爱”的名义下,作者竟然萌生出了有悖情理的价值认识,此刻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和感情,已由原来的平等、热爱、赞美转向了人性中丑陋的欲望张扬。
被囚禁的“绿”拼命挣扎,试图寻到光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但爱绿的“我”依旧怀着自私的心想束缚“绿”,占有“绿”,因而抱怨道:“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此时的“我”有的只是爱绿的心朝着扭曲的爱的轨道越走越远,“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这样执著地保持自私的心,这样义无反顾地囚禁着绿,仍旧不放走它。
但是,作者慢慢在日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的常春藤身上看到自己内心的丑恶,他说“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开始有了内心的反思与反省,这就为后来的“开释”的情感转折留下暗示。
但是作者却继续写到:“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此时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实质上已经化为一种“主宰者与囚徒”的关系了。
畸形的爱,很多时候便是以“爱”的招牌掩盖了它的恶行;喜欢而占有,“爱”为满足欲望,即是“谋杀”。这在今天的社會里,不是四处都有无数的正版事实么?
“囚绿”部分,作者让“绿”成为“囚徒”的情感变化,心理过程,不难体会到作者为何一年后会担心再见之时,常春藤与自己“面生”的缘由。
即使“色变”“形瘦”“纤弱”了,仍旧按计划,“计算着‘绿囚’出牢的日子”。这时,作者内心依然继续着“魔念”的执着,“恼怒”仍旧盘踞在心里。如果没有“卢沟桥事件的发生”,没有“朋友的电催我赶速南归”,不得不“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作者不会“提前”释放那囚徒!“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大有“为我所用到尽头,方才有你的自由”的专横,很有些斩钉截铁的意味。
“释放绿”(13段),前面的蛮横固执的“囚绿”,专横霸道,现在却“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为什么对“囚人”的感情,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除了前文作者埋下的伏笔暗示外,“卢沟桥事件”的发生;朋友的担心与催促;眼前“火车已经断了数天”的现实,“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这一切,足以让作者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人唯有自己身临其境,方才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心体验,同病相怜的感受,换位思考的觉悟。焦虑的等待,无奈的担忧,眼前的“囚徒”——常春藤的惨象,让作者自己的心情和处境状态与被囚的常春藤联系起来,既身临其境又设身处地,有了内心沉痛的的反省,深深的自责,因而才有了看似突如其来的“珍重开释”。 从上面对文章的解读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以事后的清醒来记录爱绿的自己怎样沿着自私的轨道而越走越远的。文章不但真实地记录了“我”爱绿、赞绿的心,记录了“我”囚绿的行,更记录了囚绿之后“我”日渐遭受的心灵折磨以及内心的不安宁和伴随而来的自责和忏悔,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与自责,充满了深刻的忏悔。
其次,我们来看看作者陆蠡。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押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被巴金盛赞为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一个崇高的灵魂”的陆蠡死了,他的死是因为他说了真话。
郁达夫在谈到我国现代散文的创作时,曾指出“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并且强调比之小说,现代散文“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所谓自叙传色彩“就是文学里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这可以说明散文文本是作家个性的彰显,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栖息地。敢于说真话,即使是面临死亡也不畏惧是陆蠡身上最为突出的个性,这种鲜明的个性不可能不在他的文章中体现。
在散文集《囚绿记》序言中陆蠡曾说:“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内心的呼声,都是一九三八年秋至一九四○年春季间写的。在这时期内敢于把它编成集子问世,是基于对读者的宽容的信赖的……写这序的,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以《囚绿记》作为散文集的名字,可见此文正是他对自己的反省,是他心灵的呼声,是心灵的忏悔录。
巴金在痛苦的煎熬中完成的《随想录》告诫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人必须敢于说真话,真实地活着。在《随想录》的《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忏悔了自己为了自保而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室的事。他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鲁迅也是勇于解剖自我的,他曾写过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忏悔“我”对车夫的态度。而陆蠡也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他的《囚綠记》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尊敬尊重,是一种平等。充满占有欲望的爱,是一种偏执而畸形的爱,是一种为满足个人欲望的爱。这种爱,是对所爱生命的伤害与摧残。这种潜藏的思想情感,即是对自己“热爱生命”的方式的自我反省,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一种灵魂深处的忏悔。
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但是,纵观历史,剖析自我,反省自我,拯救自我灵魂,常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任务与自我心灵的需求。
能够勇于批判自己的“自私”,揭露自己的“魔念”,需要勇气,非灵魂自我清洁者,自我升华者,杜绝邪恶者,不能有此“自剖”。
《囚绿记》是陆蠢散文中的名作之一,自从被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选入之后,对这篇散文主题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分析为:“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愿望,含蓄地揭示了华北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第26页)有人认为是抒发了对绿色所象征的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喜爱和渴望,以及对生命所具有的执著精神的赞美。有人认为表现了一种自我孤独、寂寞的生存状态,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印痕的真实回忆。也有人认为是陆蠡先生以“绿色”为友,在对其感情的变化轨迹中,用“囚绿”向我们诠释了爱……
而笔者认为,此文更多的是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反省,深沉的忏悔,是作者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精神的再现。
首先,我们来细致研读文本:
开头一句,“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独立成一段。表面上看,是交代事件的时间,结合核心内容和文章结尾“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指代的是标题中的“囚绿”,其行为主体应该是“我”,是作者对自己“囚绿”,扼杀其生命力,念念不忘一年整的心灵情感表现,也是对自己过去“囚绿”反省思考忏悔的一种暗示。
“邂逅绿”(2—4段),一个小小的房间(“高广不到一丈”),还潮湿和炎热,明显不适宜居住,“我”仅仅因为圆窗外边常春藤在光线照射下透进的绿影,因为“瞥见这绿影,便感觉到一种喜悦”而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而且还“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作者对绿的喜爱可见一斑。
“欣赏绿”(5—7段),一开始作者直抒胸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赞美之深,喜爱之至,喷涌而出。“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此时,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是平等的,感情上是敬重,热爱,发自内心的赞美。对于绿的爱恋使得“我”天天观望常春藤的生长,“看她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至以“拔苗助长的心情”期盼它的飞速茂绿。而正是有了这种对绿的喜爱之情,才为后文的忏悔埋下了伏笔。
“囚绿”(8—12段),作者明确指出自己“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目的是“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要它“装饰房间,装饰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并进而“要它为我做无声的歌唱”。此时,作者已经由喜爱而产生并走上了索取、占有的心路历程。 囚进房间的绿枝“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三个“依旧”不仅仅写的是绿枝的正常生长,还隐含着对自己囚绿行为的一种释然。囚绿并未造成伤害,“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植物生长能力的事实,在占有式“爱”的名义下,作者竟然萌生出了有悖情理的价值认识,此刻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和感情,已由原来的平等、热爱、赞美转向了人性中丑陋的欲望张扬。
被囚禁的“绿”拼命挣扎,试图寻到光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但爱绿的“我”依旧怀着自私的心想束缚“绿”,占有“绿”,因而抱怨道:“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此时的“我”有的只是爱绿的心朝着扭曲的爱的轨道越走越远,“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这样执著地保持自私的心,这样义无反顾地囚禁着绿,仍旧不放走它。
但是,作者慢慢在日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的常春藤身上看到自己内心的丑恶,他说“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开始有了内心的反思与反省,这就为后来的“开释”的情感转折留下暗示。
但是作者却继续写到:“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此时作者与常春藤的关系,实质上已经化为一种“主宰者与囚徒”的关系了。
畸形的爱,很多时候便是以“爱”的招牌掩盖了它的恶行;喜欢而占有,“爱”为满足欲望,即是“谋杀”。这在今天的社會里,不是四处都有无数的正版事实么?
“囚绿”部分,作者让“绿”成为“囚徒”的情感变化,心理过程,不难体会到作者为何一年后会担心再见之时,常春藤与自己“面生”的缘由。
即使“色变”“形瘦”“纤弱”了,仍旧按计划,“计算着‘绿囚’出牢的日子”。这时,作者内心依然继续着“魔念”的执着,“恼怒”仍旧盘踞在心里。如果没有“卢沟桥事件的发生”,没有“朋友的电催我赶速南归”,不得不“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作者不会“提前”释放那囚徒!“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大有“为我所用到尽头,方才有你的自由”的专横,很有些斩钉截铁的意味。
“释放绿”(13段),前面的蛮横固执的“囚绿”,专横霸道,现在却“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为什么对“囚人”的感情,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除了前文作者埋下的伏笔暗示外,“卢沟桥事件”的发生;朋友的担心与催促;眼前“火车已经断了数天”的现实,“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这一切,足以让作者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人唯有自己身临其境,方才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心体验,同病相怜的感受,换位思考的觉悟。焦虑的等待,无奈的担忧,眼前的“囚徒”——常春藤的惨象,让作者自己的心情和处境状态与被囚的常春藤联系起来,既身临其境又设身处地,有了内心沉痛的的反省,深深的自责,因而才有了看似突如其来的“珍重开释”。 从上面对文章的解读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以事后的清醒来记录爱绿的自己怎样沿着自私的轨道而越走越远的。文章不但真实地记录了“我”爱绿、赞绿的心,记录了“我”囚绿的行,更记录了囚绿之后“我”日渐遭受的心灵折磨以及内心的不安宁和伴随而来的自责和忏悔,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过去的反思与自责,充满了深刻的忏悔。
其次,我们来看看作者陆蠡。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押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被巴金盛赞为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一个崇高的灵魂”的陆蠡死了,他的死是因为他说了真话。
郁达夫在谈到我国现代散文的创作时,曾指出“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并且强调比之小说,现代散文“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所谓自叙传色彩“就是文学里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这可以说明散文文本是作家个性的彰显,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栖息地。敢于说真话,即使是面临死亡也不畏惧是陆蠡身上最为突出的个性,这种鲜明的个性不可能不在他的文章中体现。
在散文集《囚绿记》序言中陆蠡曾说:“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内心的呼声,都是一九三八年秋至一九四○年春季间写的。在这时期内敢于把它编成集子问世,是基于对读者的宽容的信赖的……写这序的,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以《囚绿记》作为散文集的名字,可见此文正是他对自己的反省,是他心灵的呼声,是心灵的忏悔录。
巴金在痛苦的煎熬中完成的《随想录》告诫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人必须敢于说真话,真实地活着。在《随想录》的《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忏悔了自己为了自保而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室的事。他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鲁迅也是勇于解剖自我的,他曾写过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忏悔“我”对车夫的态度。而陆蠡也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他的《囚綠记》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尊敬尊重,是一种平等。充满占有欲望的爱,是一种偏执而畸形的爱,是一种为满足个人欲望的爱。这种爱,是对所爱生命的伤害与摧残。这种潜藏的思想情感,即是对自己“热爱生命”的方式的自我反省,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一种灵魂深处的忏悔。
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但是,纵观历史,剖析自我,反省自我,拯救自我灵魂,常常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觉任务与自我心灵的需求。
能够勇于批判自己的“自私”,揭露自己的“魔念”,需要勇气,非灵魂自我清洁者,自我升华者,杜绝邪恶者,不能有此“自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