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政府或高校出台了各类资助政策,如发放奖学金及助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入学难、读书难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因金额、数量、岗位有限,能够享受到的贫困大学生只是少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通过对高校教育救助政策进行研究,进一步地分析教育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勤工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006-01
一、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现状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元混合”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进入学校后,学校会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国家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住宿费的问题,国家助学金主要解决生活费的问题,此外,国家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团体、各类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机制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加之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没有条件进行逐个实地的调查认定,仅仅依靠申请者所在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来认定其为贫困生以及判断其贫困程度,“贫困证明”出具真实性有待考察,可能会出现“虚假贫困”的现象。“虚假贫困”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救助的实效性进而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得不到帮助。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选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班导师组织全班同学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这种方法不仅看似公平、公正,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但是,这也容易伤害申请学生的自尊心,打击贫困生的申请积极性,让贫困生因“面子”而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同时,也可能出现学生之间靠拉关系而获得资助的不良现象,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对贫困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二)救助不均衡。
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家、省、学校、各生源地,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以及个人捐助,绝大多数的教育救助项目主要集中于高校贫困大学生中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优秀者。这就容易使各项教育救助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救助或救助程度偏低,更甚者直接被挡在教育救助门外。从而导致迫切需要帮助解决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或少得到教育救助,没能实质性地改善他们所处的困境。
(三)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层次不高。
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而且数量十分有限,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是重体力轻脑力的“劳务型”岗位,高校普遍采用的勤工助学方式主要为学校环境保洁、图书馆值班、食堂送餐等低层次劳务性岗位,与学生专业发展的知识型、智力型岗位非常缺乏,此外,从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来看,也只是初、高中家教、商场促销员、餐馆服务生等临时岗位,都缺乏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关注与提升,高校、社会给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缺乏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的贫困认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得教育救助的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做好所有教育救助工作的前提。为了尽量减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存在不合理的操作,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相对准确,可以增加对贫困大学生的贫困认定次数从而对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动态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使贫困认定的学生“有进有出”。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贫困生认定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生认定为主、当地民政部门和班导师认定为辅,学校最终认定的多元主体科学化的认定程序,避免因为单个主体认定的偏差而影响全局情况的出现。
(二)均衡分配教育救助资源,取消“基于优秀”的规定。
教育救助的均衡,不但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还要注意教育救助资金的均衡分配。我国法律明确的规定了教育公平性原则,这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所以应该取消获得教育救助机会与贫困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的隐形规定。教育社会救助只是一项教育保障,而非教育奖励。如果由于教育救助与学习成绩挂钩,导致真正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得不到这项教育救助政策,那么这样的行为就违背了教育救助的初衷,也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三)加强勤工助学项目的开发。
拓展勤工助学类型,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实现创新性勤工助学。高校拥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技术优势,应积极将勤工助学项目与教学、科研紧密的结合,提高勤工助学岗位的档次。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在岗位设置上可倾向于更高层次的学科研究、教学管理等助研助教类救助方式,努力开发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贫困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有关的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使自己在开拓视野、能力培养等方面获得提高,并积累一定社会经验,培养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塔娜·教勒德.发展型救助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研究—基于H 大学的考察[D].华南理工大学,2015.06
[2]张晓凯.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05
[3]傅艺娜.贫困大学生救助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文教资料[J].2009.07 239-240
[4]欧 芳.浅论贫困大学生的帮扶问题[J].2017.7 281-282
[5]汪千霞.皖西学院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及其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04
[6]颜培凤.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分析[J].科教论坛.2015.06 235-236
[7]高晓光.王泉清.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吉林日报.2015.04
[8]齐 影.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2.07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勤工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006-01
一、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现状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元混合”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进入学校后,学校会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国家助学贷款主要解决学费、住宿费的问题,国家助学金主要解决生活费的问题,此外,国家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团体、各类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机制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加之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没有条件进行逐个实地的调查认定,仅仅依靠申请者所在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来认定其为贫困生以及判断其贫困程度,“贫困证明”出具真实性有待考察,可能会出现“虚假贫困”的现象。“虚假贫困”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救助的实效性进而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得不到帮助。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选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班导师组织全班同学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这种方法不仅看似公平、公正,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但是,这也容易伤害申请学生的自尊心,打击贫困生的申请积极性,让贫困生因“面子”而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同时,也可能出现学生之间靠拉关系而获得资助的不良现象,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对贫困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二)救助不均衡。
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家、省、学校、各生源地,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以及个人捐助,绝大多数的教育救助项目主要集中于高校贫困大学生中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优秀者。这就容易使各项教育救助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救助或救助程度偏低,更甚者直接被挡在教育救助门外。从而导致迫切需要帮助解决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或少得到教育救助,没能实质性地改善他们所处的困境。
(三)勤工助学岗位不足、层次不高。
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而且数量十分有限,勤工助学的岗位大多是重体力轻脑力的“劳务型”岗位,高校普遍采用的勤工助学方式主要为学校环境保洁、图书馆值班、食堂送餐等低层次劳务性岗位,与学生专业发展的知识型、智力型岗位非常缺乏,此外,从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来看,也只是初、高中家教、商场促销员、餐馆服务生等临时岗位,都缺乏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关注与提升,高校、社会给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缺乏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的贫困认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获得教育救助的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做好所有教育救助工作的前提。为了尽量减少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存在不合理的操作,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相对准确,可以增加对贫困大学生的贫困认定次数从而对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动态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使贫困认定的学生“有进有出”。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贫困生认定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生认定为主、当地民政部门和班导师认定为辅,学校最终认定的多元主体科学化的认定程序,避免因为单个主体认定的偏差而影响全局情况的出现。
(二)均衡分配教育救助资源,取消“基于优秀”的规定。
教育救助的均衡,不但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还要注意教育救助资金的均衡分配。我国法律明确的规定了教育公平性原则,这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所以应该取消获得教育救助机会与贫困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的隐形规定。教育社会救助只是一项教育保障,而非教育奖励。如果由于教育救助与学习成绩挂钩,导致真正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得不到这项教育救助政策,那么这样的行为就违背了教育救助的初衷,也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三)加强勤工助学项目的开发。
拓展勤工助学类型,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实现创新性勤工助学。高校拥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技术优势,应积极将勤工助学项目与教学、科研紧密的结合,提高勤工助学岗位的档次。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在岗位设置上可倾向于更高层次的学科研究、教学管理等助研助教类救助方式,努力开发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贫困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有关的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使自己在开拓视野、能力培养等方面获得提高,并积累一定社会经验,培养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塔娜·教勒德.发展型救助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研究—基于H 大学的考察[D].华南理工大学,2015.06
[2]张晓凯.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探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05
[3]傅艺娜.贫困大学生救助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文教资料[J].2009.07 239-240
[4]欧 芳.浅论贫困大学生的帮扶问题[J].2017.7 281-282
[5]汪千霞.皖西学院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及其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04
[6]颜培凤.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分析[J].科教论坛.2015.06 235-236
[7]高晓光.王泉清.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吉林日报.2015.04
[8]齐 影.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