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鹿会霞,1990.01,女,甘肃礼县,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 硕士研究生,西方政治思想史方向。
摘要: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同时处于发展期的社会组织也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困境。为了求得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必须寻求合适的路径突破困境。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社会组织;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296-02
澳大利亚学者欧文·休斯认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先进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发生了变化。曾经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正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中国深受这种变化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亦在进行着,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带来的契机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也是政府放权,将管不了或管不好的部分交给社会组织去管的过程,而为了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它必然的会培养能够接替国家下放权力或填补权力真空的组织团体,这样一来,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熊得山认为“封建国家的政事,不外所谓‘兵刑钱谷’等項,大概在武备方面,是准备开疆拓土或保国卫民;在内政方面,是要维持等级的秩序,驯服人民,使‘出栗米麻丝以事其上'”。王朝模式下统治型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是等级秩序的维护,疏于对社会管理的关注,同时压抑社会上其他共同体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繁荣也要求政府职能转移以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下放以调和与地方的关系、政府职能整合以调节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加强以协调宏观调控和微观运行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简政放权、经济发展带来的权力真空领域都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自身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
政府自身要顺利的完成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就不得不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因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缩小政府管理范围,发挥公民的自主性,使其行动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社会生活的主角是公民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将自己的权力下放,也要社会组织有能力抓住这一权利并好好的使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有利于政府将其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处理,这有助于政府减轻负担,提高社会公信力。社会组织的存在也有利于在公民与国家之间确立一个缓冲地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国家政治的稳定。
政府自身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放宽部分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条件;第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政治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经济上提供资金帮助以摆脱资金匮乏状态,文化上加强有关社会组织正面形象的教育和宣传;第三,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有助于其发挥积极主动的特性及时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三)公民自主意识的提高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心理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直接影响到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没有产生公民意识,只有在封建等级制度下衍生出的“臣民意识”,这种“臣民意识”普遍的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臣民的主体意识泯灭,人民缺乏基本的权利意识。“忠君义务”,和“尽人皆奴仆”的政治思想普遍存在。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旨在培养一种拥有自主能力,能够积极的从事社会公共事务,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这样一种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公民。公民的培养有利于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对于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的出现,人民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排斥它的存在。另一方面,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储备了相应的人才,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相当数量的在特定范围内有突出才能的人足以促进社会组织想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思想上的革新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他提前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并产生了一批新型的人才。
(四)公共服务社会化与主体多元化为社会组织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公共服务社会化成为当今世界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原因。在“从摇篮到坟墓、从治安到环保、从教育到就业、从保险到救济、从感冒到爱滋,方方面面都要求有政府的协助与管理”的情况下,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使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政府垄断造成公共服务质量下降,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公民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各国之间的往来更加的频繁,这促使公共服务向国际舞台上发展。
无论是公共管理学家欧文﹒休斯把公共企业提供的服务概括为:“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农产品市场”四大类,还是在世界银行眼中有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弱势群体保护、基本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服务、环境保护”五大类,都说明了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逐步退出,使得社会组织有机会接管这一空地,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社会组织在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方面有着全面性、多样性、时效性、创新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社会组织自产生以来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得到国民的普遍认可并迅速的发展起来,社会组织在种类和人员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一些未被发现的公共服务区域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社会所发掘,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正如现在由起初的一般性事务到渐渐的向事关环境保护、医疗、经济发展等社会组织的建立,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前景。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尤其是法律法规方面。旧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废除或进行调整,对于新出现的事物要立法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我国的社会组织属于一个新事物,对于它的各方面都在探索中,尤其是立法方面由于之前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经验,所以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社会组织内动力不足。
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伴随着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的行政手段,这必然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分割,如果这些行政手段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那么带来的利益纠葛必然引起大范围内的动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政府在进行简政裁员的过程中,通常将裁下来的政府官员安排到社会组织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样一来社会组织的人员配置和运行方式都是按照政府模式进行的,社会组织的各方面都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本身沦为政府利益的代表。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建设不完善也是社会组织内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
(三)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困境。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没有西方那样的文化基础的,尤其是早期,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采取压制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适应时代的要求,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大多数社会组织都是由政府建立并受其领导的。每一个团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的占有,社会组织也是一样的,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必须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国家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依赖政府获取社会资源不失为社会组织存续的好办法,但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便受到政府的牵制失去了主体性。
(四)社会组织公信力缺失。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自身占有絕大多数社会资源,社会组织为了自身发展依赖于政府。社会组织依赖政府获取资源的同时受到政府的控制,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官僚化,与政府关系暧昧不清,在部分民主严重成为社会组织的附属物,其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再是少数特定人群的利益诉求。社会组织自我认识不明确,办事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组织混乱等缺点使得原本对社会组织抱有高度关注和希望的个人和社会群体都倍感失落,认同度随之下降。一些社会组织缺乏自律和监督,在注册登记后从事非法事务给社会造成损害而致使社会组织整体受到负面形象的影响。
(五)社会组织管理的体制局限。
社会组织的存在、发展都受到登记机关和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在引导社会组织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出现两个机构,不可避免的这两个机构会在不同利益上出现分歧,这在一定程导致了“利益分割”和“责任推卸”,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内部的官僚作风以及由之带来的“衙门式”或“半衙门式”运作方式,都严重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六)对于社会组织的错误认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有先天文化基因缺失的不足,其后天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第一种认识误区,轻视社会组织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社会组织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政府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于社会的治理,社会组织的存在是多余的,不必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进行管理;第二种认识误区,将社会组织和国家看成是对立的两面,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会与国家形成对抗的局面,进而分享国家权力,这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是极为不利的;第三种认识误区,出于维护特定利益要求的需要限制社会组织的发展,认为社会组织的过度发展会使其脱离政府的控制范围,不受政府的引导。
(七)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政府扶持等方面均有益处,其发展必然快速,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明显逊于前者,落后是必然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内部社会组织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虽然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更多的资源,但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导致发展进度的参差不齐,尤其是乡村与城市比较的话更是如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部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资源虽是相对短缺,但由于配置的不同仍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速度,整体上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形成垄断,这不利于社会组织之间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得社会组织发展内动力不足,这都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长山.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J]. 法学研究,2005(4).
[2]王建芹. 论结社自由及其实现——弱势群体结社权与中国市民社会培育[J].人文杂志,2006.
[3]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6).
[4]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
[5]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2005(2).
[6]王斌,陈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盈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J].行政论坛,2015(2).
[7]齐久恒.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育的深层困境——基于文化视角的洞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8]石国亮.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9]张静,王溪,连林慧.十八大视域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1).
[10]蒋传光.公民身份与公民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要素——以社会组织培育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4(6).
[11]何海兵.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需要健全法治[J].学习时报,2014(4).
[12]姚玫玫.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3]杨凤春.论政府的服务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
[14]杨凤春.论中国政府的服务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1).
[15]汤红娜,申彩虹,张革臣.保定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5(5).
[16]汪丹.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1).
[17]高海虹,王彩云.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发展契机及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3(7).
摘要: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同时处于发展期的社会组织也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困境。为了求得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必须寻求合适的路径突破困境。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社会组织;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296-02
澳大利亚学者欧文·休斯认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先进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发生了变化。曾经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正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中国深受这种变化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亦在进行着,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带来的契机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也是政府放权,将管不了或管不好的部分交给社会组织去管的过程,而为了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它必然的会培养能够接替国家下放权力或填补权力真空的组织团体,这样一来,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熊得山认为“封建国家的政事,不外所谓‘兵刑钱谷’等項,大概在武备方面,是准备开疆拓土或保国卫民;在内政方面,是要维持等级的秩序,驯服人民,使‘出栗米麻丝以事其上'”。王朝模式下统治型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是等级秩序的维护,疏于对社会管理的关注,同时压抑社会上其他共同体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繁荣也要求政府职能转移以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下放以调和与地方的关系、政府职能整合以调节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加强以协调宏观调控和微观运行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简政放权、经济发展带来的权力真空领域都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自身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
政府自身要顺利的完成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就不得不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因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主要表现为缩小政府管理范围,发挥公民的自主性,使其行动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社会生活的主角是公民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将自己的权力下放,也要社会组织有能力抓住这一权利并好好的使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有利于政府将其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处理,这有助于政府减轻负担,提高社会公信力。社会组织的存在也有利于在公民与国家之间确立一个缓冲地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国家政治的稳定。
政府自身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放宽部分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条件;第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政治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经济上提供资金帮助以摆脱资金匮乏状态,文化上加强有关社会组织正面形象的教育和宣传;第三,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有助于其发挥积极主动的特性及时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三)公民自主意识的提高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心理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直接影响到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没有产生公民意识,只有在封建等级制度下衍生出的“臣民意识”,这种“臣民意识”普遍的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臣民的主体意识泯灭,人民缺乏基本的权利意识。“忠君义务”,和“尽人皆奴仆”的政治思想普遍存在。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旨在培养一种拥有自主能力,能够积极的从事社会公共事务,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这样一种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公民。公民的培养有利于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对于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的出现,人民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排斥它的存在。另一方面,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储备了相应的人才,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相当数量的在特定范围内有突出才能的人足以促进社会组织想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思想上的革新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他提前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并产生了一批新型的人才。
(四)公共服务社会化与主体多元化为社会组织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公共服务社会化成为当今世界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原因。在“从摇篮到坟墓、从治安到环保、从教育到就业、从保险到救济、从感冒到爱滋,方方面面都要求有政府的协助与管理”的情况下,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使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政府垄断造成公共服务质量下降,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公民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各国之间的往来更加的频繁,这促使公共服务向国际舞台上发展。
无论是公共管理学家欧文﹒休斯把公共企业提供的服务概括为:“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农产品市场”四大类,还是在世界银行眼中有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弱势群体保护、基本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服务、环境保护”五大类,都说明了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逐步退出,使得社会组织有机会接管这一空地,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社会组织在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方面有着全面性、多样性、时效性、创新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社会组织自产生以来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得到国民的普遍认可并迅速的发展起来,社会组织在种类和人员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一些未被发现的公共服务区域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社会所发掘,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正如现在由起初的一般性事务到渐渐的向事关环境保护、医疗、经济发展等社会组织的建立,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前景。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尤其是法律法规方面。旧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废除或进行调整,对于新出现的事物要立法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我国的社会组织属于一个新事物,对于它的各方面都在探索中,尤其是立法方面由于之前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经验,所以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社会组织内动力不足。
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伴随着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的行政手段,这必然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利益分割,如果这些行政手段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那么带来的利益纠葛必然引起大范围内的动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政府在进行简政裁员的过程中,通常将裁下来的政府官员安排到社会组织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样一来社会组织的人员配置和运行方式都是按照政府模式进行的,社会组织的各方面都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本身沦为政府利益的代表。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建设不完善也是社会组织内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
(三)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困境。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没有西方那样的文化基础的,尤其是早期,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采取压制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适应时代的要求,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大多数社会组织都是由政府建立并受其领导的。每一个团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的占有,社会组织也是一样的,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必须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国家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依赖政府获取社会资源不失为社会组织存续的好办法,但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便受到政府的牵制失去了主体性。
(四)社会组织公信力缺失。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自身占有絕大多数社会资源,社会组织为了自身发展依赖于政府。社会组织依赖政府获取资源的同时受到政府的控制,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官僚化,与政府关系暧昧不清,在部分民主严重成为社会组织的附属物,其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再是少数特定人群的利益诉求。社会组织自我认识不明确,办事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组织混乱等缺点使得原本对社会组织抱有高度关注和希望的个人和社会群体都倍感失落,认同度随之下降。一些社会组织缺乏自律和监督,在注册登记后从事非法事务给社会造成损害而致使社会组织整体受到负面形象的影响。
(五)社会组织管理的体制局限。
社会组织的存在、发展都受到登记机关和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在引导社会组织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出现两个机构,不可避免的这两个机构会在不同利益上出现分歧,这在一定程导致了“利益分割”和“责任推卸”,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内部的官僚作风以及由之带来的“衙门式”或“半衙门式”运作方式,都严重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六)对于社会组织的错误认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有先天文化基因缺失的不足,其后天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第一种认识误区,轻视社会组织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社会组织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政府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于社会的治理,社会组织的存在是多余的,不必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进行管理;第二种认识误区,将社会组织和国家看成是对立的两面,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会与国家形成对抗的局面,进而分享国家权力,这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是极为不利的;第三种认识误区,出于维护特定利益要求的需要限制社会组织的发展,认为社会组织的过度发展会使其脱离政府的控制范围,不受政府的引导。
(七)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政府扶持等方面均有益处,其发展必然快速,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明显逊于前者,落后是必然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内部社会组织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虽然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更多的资源,但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导致发展进度的参差不齐,尤其是乡村与城市比较的话更是如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部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资源虽是相对短缺,但由于配置的不同仍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速度,整体上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形成垄断,这不利于社会组织之间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得社会组织发展内动力不足,这都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长山.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J]. 法学研究,2005(4).
[2]王建芹. 论结社自由及其实现——弱势群体结社权与中国市民社会培育[J].人文杂志,2006.
[3]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6).
[4]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
[5]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2005(2).
[6]王斌,陈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盈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J].行政论坛,2015(2).
[7]齐久恒.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育的深层困境——基于文化视角的洞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8]石国亮.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9]张静,王溪,连林慧.十八大视域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1).
[10]蒋传光.公民身份与公民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要素——以社会组织培育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4(6).
[11]何海兵.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需要健全法治[J].学习时报,2014(4).
[12]姚玫玫.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3]杨凤春.论政府的服务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
[14]杨凤春.论中国政府的服务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1).
[15]汤红娜,申彩虹,张革臣.保定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5(5).
[16]汪丹.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1).
[17]高海虹,王彩云.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发展契机及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