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在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各方面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围绕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将罗列出一些当代最新的对两者关系主要的研究结论,希望对后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一、引言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应计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运用以掩盖其真实经营业绩的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改变经营和投融资的时间或业务安排以影响会计利润的行为;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否有现金流量(真实盈余管理有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而应计没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本文将针对这一关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中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存在负相关的文献比较多,从真实活动操控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余管理得到验证: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可以相互替代,并发现企业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时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成本,结果还发现了和国内研究相同的结论:当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或者不真实的盈余管理时,能够引起更高的税收费用,所以当所得税率提高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真实的盈余管理,反之亦然,以及在操纵利润时,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Amy Y.Zang,2007)国内在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上围绕税率的上升或下降对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这里得出了两者的运用适用于不同的条件,是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可以选择的两种手段(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2011)通过对两者和运用的手段以及限制的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AEM)受企业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大,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REM)则会对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即两者对企业的影响项目不同(蔡春,朱荣,谢柳芳,2011)还有从刚达到盈利基准(Earnings Benchmarks)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证明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表现更有利(KATHERING A. GUNNY,2010)。
但是从一些文献中也发现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一些研究就认为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具有同高同低相互联动的正相关关系。大所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但是,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同高同低的相互联动关系,由大所审计的公司并没有寻求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是采用了同低的真实盈余管理。并且,市场投资者只对应计盈余管理作出负面反应,没有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效反应。大所只能帮助投资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 做有效区分,而不能有效帮助投资者区分真实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王良成,曹强,杨志锋,2012)以及从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并得出了两者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林芳,冯丽丽,2012)国外则发现为了股票增发(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只是所用两者的幅度不同(Cohen, D. A. and Zarowin, P. (2010))
三、未来研究展望
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分清国内外的环境,因为在中国有其特殊的背景,所以可能会和国外得到一些不同的意见也存在不同的结论,但是这里所呈现的结果可能是适合于特殊的条件,两者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在研究真实盈余管理时,大多数论文往往涉及到现金流量,过度地进行生产以及减少可操控性费用这三个方面研究,还有一些不正常的这些方面。
另外国外在研究盈余管理时,还得出了盈余管理可以分为除了应计和真实之外,还有一个称为fraudulent accounting(欺诈性会计),文献中介绍了欺诈性会计涉及违反会计准则的选择,也介绍了应计盈余管理是应计项目管理涉及在会计准则中选择试图“掩盖”或“伪饰”真正的经济绩效,注意欺诈性会计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不同(Katherine Gunny,2005)这点我认为对以后盈余管理的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
[2]Lin, S., Radhakrishnan, S., and Su, L.X.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for Meeting or Beating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D]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一、引言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应计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对会计准则的运用以掩盖其真实经营业绩的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改变经营和投融资的时间或业务安排以影响会计利润的行为;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否有现金流量(真实盈余管理有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而应计没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本文将针对这一关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中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存在负相关的文献比较多,从真实活动操控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余管理得到验证: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可以相互替代,并发现企业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时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成本,结果还发现了和国内研究相同的结论:当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或者不真实的盈余管理时,能够引起更高的税收费用,所以当所得税率提高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真实的盈余管理,反之亦然,以及在操纵利润时,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Amy Y.Zang,2007)国内在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上围绕税率的上升或下降对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这里得出了两者的运用适用于不同的条件,是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可以选择的两种手段(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2011)通过对两者和运用的手段以及限制的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AEM)受企业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大,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REM)则会对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即两者对企业的影响项目不同(蔡春,朱荣,谢柳芳,2011)还有从刚达到盈利基准(Earnings Benchmarks)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证明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表现更有利(KATHERING A. GUNNY,2010)。
但是从一些文献中也发现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一些研究就认为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具有同高同低相互联动的正相关关系。大所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但是,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具有同高同低的相互联动关系,由大所审计的公司并没有寻求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而是采用了同低的真实盈余管理。并且,市场投资者只对应计盈余管理作出负面反应,没有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效反应。大所只能帮助投资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 做有效区分,而不能有效帮助投资者区分真实盈余管理的信息含量(王良成,曹强,杨志锋,2012)以及从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并得出了两者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林芳,冯丽丽,2012)国外则发现为了股票增发(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只是所用两者的幅度不同(Cohen, D. A. and Zarowin, P. (2010))
三、未来研究展望
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该分清国内外的环境,因为在中国有其特殊的背景,所以可能会和国外得到一些不同的意见也存在不同的结论,但是这里所呈现的结果可能是适合于特殊的条件,两者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在研究真实盈余管理时,大多数论文往往涉及到现金流量,过度地进行生产以及减少可操控性费用这三个方面研究,还有一些不正常的这些方面。
另外国外在研究盈余管理时,还得出了盈余管理可以分为除了应计和真实之外,还有一个称为fraudulent accounting(欺诈性会计),文献中介绍了欺诈性会计涉及违反会计准则的选择,也介绍了应计盈余管理是应计项目管理涉及在会计准则中选择试图“掩盖”或“伪饰”真正的经济绩效,注意欺诈性会计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不同(Katherine Gunny,2005)这点我认为对以后盈余管理的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
[2]Lin, S., Radhakrishnan, S., and Su, L.X.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for Meeting or Beating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