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使这一心理得以维持,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地理学科。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动机 培养 探索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在课堂上,动机指学生的主观体验,特别是他们参与听讲和学习活动的意愿,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理由。高中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用来解释启动、指引、加强和保持行为,特别是目标指向性行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鼓励学生带着学习动机投入课堂活动。
二、高中地理学习动机培养策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兴趣的基础
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那么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听得没意思,自己讲得也累。仔细分析一下地理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这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实践证明,人们如果明确任务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有强大的动力,积极主动去完成任务。如果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意义,就会产生追求和向往的意向,地理教师要讲授在当今社会学好地理的重要性,激发其对地理的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欲望。同时老师教给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自主学习策略,以辅助其自主学习。
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创造性使用教材
个性化教学新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应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就是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应选择自己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内容,个性化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4.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中良好的气氛是激发动机的基础。民主、和谐的气氛会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常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调、严肃、呆板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抑制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此外,如果学生处于焦虑之中,课堂处于混乱中,则很难产生教师期望的有效的课堂动机。为此,需要教师热情、稳定地支持学生,如果学生感受到他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会产生归属感和对集体规范的认同,就容易产生有效动机。
5.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制造“不协调”必须设置疑问,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6.充分利用学习反馈信息激励动机教育目标是激励的基础,难易适当的教育目标是激发课堂动机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反馈,能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識解决问题的成效大小、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等,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许多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常常具有激励作用。而延迟反馈往往会降低激励的价值,表扬与批评的恰当运用可以实现对学生不同动机的有效强化。
参考文献
[1]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装英.在自然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3(2).
[4]廖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J].教育探索,2003(6).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动机 培养 探索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在课堂上,动机指学生的主观体验,特别是他们参与听讲和学习活动的意愿,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理由。高中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用来解释启动、指引、加强和保持行为,特别是目标指向性行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鼓励学生带着学习动机投入课堂活动。
二、高中地理学习动机培养策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兴趣的基础
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那么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听得没意思,自己讲得也累。仔细分析一下地理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这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实践证明,人们如果明确任务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有强大的动力,积极主动去完成任务。如果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意义,就会产生追求和向往的意向,地理教师要讲授在当今社会学好地理的重要性,激发其对地理的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欲望。同时老师教给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自主学习策略,以辅助其自主学习。
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创造性使用教材
个性化教学新教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应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就是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应选择自己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内容,个性化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4.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中良好的气氛是激发动机的基础。民主、和谐的气氛会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常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调、严肃、呆板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抑制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此外,如果学生处于焦虑之中,课堂处于混乱中,则很难产生教师期望的有效的课堂动机。为此,需要教师热情、稳定地支持学生,如果学生感受到他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会产生归属感和对集体规范的认同,就容易产生有效动机。
5.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制造“不协调”必须设置疑问,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6.充分利用学习反馈信息激励动机教育目标是激励的基础,难易适当的教育目标是激发课堂动机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反馈,能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識解决问题的成效大小、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等,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许多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常常具有激励作用。而延迟反馈往往会降低激励的价值,表扬与批评的恰当运用可以实现对学生不同动机的有效强化。
参考文献
[1]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装英.在自然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3(2).
[4]廖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J].教育探索,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