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是制浆造纸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较高。而中职学生大多数化学基础薄弱。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学;化学;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
《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是制浆造纸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较高。而中职学生大多数化学基础薄弱。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
一、正视教与学的难度
(1)课程本身的难度。《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涵盖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原料、半成品(纸浆)、成品(纸张)的化验分析,化工原料、水煤气、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化验与分析。其涉及的面很广,包括了制浆造纸完整的生产过程,如备料、蒸煮、漂白、打浆、施胶、加填、抄纸、废水处理,以及原料、纸浆、纸张的化验检测等等。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制浆造纸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还必须具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2)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尤其化学基础知识较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常用化学元素符号、名称、原子量,不知道什么是分子式。由此可知要使这门课程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较大的难度的。但作为教师,我们不可以放弃对学生的教学。笔者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1)做 “四心”老师。老师要教好课,必须让学生接受自己。学生接受老师后,才愿意听老师在讲什么。因此,老师应具有“四心”:对学生要有“爱心”、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改作业时要有“细心”、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有“信心”、教学时必须有“耐心”。
(2)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激励学生,每当发现他们一点点进步时,及时加以表扬;提高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充分利用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做小老师的骄傲,不仅激发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帮带作用,同时激发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1)合理的课程安排。由于《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涵盖制浆造纸完整的生产过程,且其教学大纲的总学时只有其核心专业课程的一半。因此该课程最好安排在核心课程之后,滞后一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有了专业知识基础,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编制适合的教案。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因材施教。将教材中不合理的排序进行重整,增加必要的知识点,编制适合的教案,使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对知识由浅至深加以理解。比如,第一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是该课程中最难的难点,其中第二节第三大点的标题是“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四点的标题是“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可是在此之前的教材中尚未出现“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物质的量,不懂得什么是摩尔质量等等。因此,笔者将教材重新排序,把第三节的内容“滴定分析”提在文中两部分之前讲解,并补充了以下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最基本的概念,并以此为重点推广介绍,
着重解释:什么是“物质的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区别;什么是“摩尔质量”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出“物质的量浓度” “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概念;进一步引出“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从而,使学生由浅至深真正明白该章节讲授的内容,使学生有信心学下去。
(3)灵活的教学方法。板书时,尽量使用图示,比如容量瓶、锥形瓶、滴定管,以及对应加入的药品、实验步骤,使板书生动起来。同时,尽可能用表格的形式,用比较法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快速掌握不同物质相同成分的化验方法。比如:原料,纸浆(又分为干浆板、不同浓度的浆料、脱水后的浆料等)及纸张的水分,浓度,干度的测定方法、原理、计算公式等。又如:烧碱法,硫酸盐法蒸煮液中总碱及活性碱,黑液残碱的化验分析原理化验、方法、计算。再如:纸浆的硬度、水的硬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硬度”的概念等。要勤练不要纸上谈兵。在学生听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讲理论、多做实验。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熟悉教材,尽量安排多一些的实验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加对理论知识的回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并且,通过实验过程中物质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兴趣,所谓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对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进行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效果与不足。对操作规范的学生及时表扬,并请他们做示范。小组人员尽量少,督促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并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
总之,要教好《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这门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配合。更依靠教师本人全面的制浆造纸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充分熟悉度、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职业责任感,教师还应该是拥有“四心”的人。
关键词:中职;教学;化学;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
《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是制浆造纸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较高。而中职学生大多数化学基础薄弱。如何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
一、正视教与学的难度
(1)课程本身的难度。《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涵盖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原料、半成品(纸浆)、成品(纸张)的化验分析,化工原料、水煤气、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化验与分析。其涉及的面很广,包括了制浆造纸完整的生产过程,如备料、蒸煮、漂白、打浆、施胶、加填、抄纸、废水处理,以及原料、纸浆、纸张的化验检测等等。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制浆造纸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还必须具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2)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尤其化学基础知识较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常用化学元素符号、名称、原子量,不知道什么是分子式。由此可知要使这门课程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较大的难度的。但作为教师,我们不可以放弃对学生的教学。笔者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1)做 “四心”老师。老师要教好课,必须让学生接受自己。学生接受老师后,才愿意听老师在讲什么。因此,老师应具有“四心”:对学生要有“爱心”、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改作业时要有“细心”、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有“信心”、教学时必须有“耐心”。
(2)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激励学生,每当发现他们一点点进步时,及时加以表扬;提高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充分利用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做小老师的骄傲,不仅激发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帮带作用,同时激发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1)合理的课程安排。由于《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涵盖制浆造纸完整的生产过程,且其教学大纲的总学时只有其核心专业课程的一半。因此该课程最好安排在核心课程之后,滞后一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有了专业知识基础,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编制适合的教案。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因材施教。将教材中不合理的排序进行重整,增加必要的知识点,编制适合的教案,使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对知识由浅至深加以理解。比如,第一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是该课程中最难的难点,其中第二节第三大点的标题是“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四点的标题是“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可是在此之前的教材中尚未出现“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物质的量,不懂得什么是摩尔质量等等。因此,笔者将教材重新排序,把第三节的内容“滴定分析”提在文中两部分之前讲解,并补充了以下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最基本的概念,并以此为重点推广介绍,
着重解释:什么是“物质的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区别;什么是“摩尔质量”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出“物质的量浓度” “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概念;进一步引出“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从而,使学生由浅至深真正明白该章节讲授的内容,使学生有信心学下去。
(3)灵活的教学方法。板书时,尽量使用图示,比如容量瓶、锥形瓶、滴定管,以及对应加入的药品、实验步骤,使板书生动起来。同时,尽可能用表格的形式,用比较法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快速掌握不同物质相同成分的化验方法。比如:原料,纸浆(又分为干浆板、不同浓度的浆料、脱水后的浆料等)及纸张的水分,浓度,干度的测定方法、原理、计算公式等。又如:烧碱法,硫酸盐法蒸煮液中总碱及活性碱,黑液残碱的化验分析原理化验、方法、计算。再如:纸浆的硬度、水的硬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硬度”的概念等。要勤练不要纸上谈兵。在学生听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讲理论、多做实验。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熟悉教材,尽量安排多一些的实验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加对理论知识的回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并且,通过实验过程中物质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兴趣,所谓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对学生不正确的操作进行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效果与不足。对操作规范的学生及时表扬,并请他们做示范。小组人员尽量少,督促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并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
总之,要教好《制浆造纸化验与物检》这门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配合。更依靠教师本人全面的制浆造纸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充分熟悉度、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职业责任感,教师还应该是拥有“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