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顶靠谱的作家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徐皓峰约长篇,他笑眯眯地答应了。但他拍电影的瘾头更大,只好等。按捺住急迫的心情,隔一段时间问问他电影的进度,知道他已顺利开机,拍摄地点不远,就在怀柔,那去探探班吧,给他鼓鼓劲,目的是希望他顺顺利利快点拍完,好给咱们写长篇啊。
  于是拣了一个上午,买了一堆水果,和同事开车去了怀柔。那时已是北方的十二月份,天寒地冻的,还差三十多分钟车程时忽然起了大雾,能见度不到五米,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如蜗牛一般缓缓前行。十分奇特,这团浓雾就集中在这五六公里的地界上,走出来又见到了清冷的天空上高高的艳阳。影视城规模庞大,静悄悄的不知道里面各处正在上演哪几出好戏。过了门卫,有剧组的车来接,七转八拐,路上是一片片融化的雪痕,到了一座簇新的有几进的仿古院落,院子里居然有棵老槐树,三五成群的人员在外候着,我一眼就认出了男主演宋洋,工作人员在给他扮装,而屋里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跨过院子一地的电线,进了导演工作的厢房,监视器前站起来一个大高个,徐皓峰似乎比原来胖了一圈。我们怕影响拍摄,免去寒暄,连忙各找各地,在布满了器材的窄窄的导演室里安顿好自己,静静地看《箭士柳白猿》的拍摄。时间不太久,我觉得寒气渐渐从脚下往上逼,虽然屋里有几个暖风机吹着,但房子是不装门的,外面零下十来度,真是周身寒彻,有点顶不住了,拍电影真是个苦差事。我暗自琢磨,这么冷,每天要赶进度,还要管理这么大个剧组,他这么个文明人,不像会发脾气和口出粗言的,导演的权威怎么建立呢?而且水果买得也不对,这么冷的天怎么吃啊!应该买增加热量的食品才行……正在拍的是一个双方一触即发的群殴场面,拍了一遍又一遍徐导演才“过”,恰好助理过来说“开饭了”,我们趁机告辞,但导演用他一贯温和的不紧不慢的语气说出不可置疑的话:你们来了我很感动啊,一定要请你们吃饭。他把我们带到影视基地的饭店里,点了一大桌菜,自己没有吃几口就被剧组请回去接着拍戏了。
  隔年五月份,有一天接到徐导演电话,他在做后期了,正在磨音乐,虽然没空写长篇,但写了个短篇。短篇?好吧好吧,虽然没法出书,但快发给我看。这就是《师父》,写得棒极了!隆重推荐给《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朋友,他们很快决定发头条,后来给这篇小说颁发了年度短篇金奖。获奖词是这样的:
  凭借武侠小说的叙事形式,以电影剪辑式的明快节奏,完成了对1933年中国社会片段的文学想象。小说通过人物生存困境叩问中国文化,涵纳丰盈的社会历史质素,展现了作者出色的文学建构能力,也赋予了武侠叙事复杂的现代精神向度和良好的文学品质。
  作为一个导演,徐皓峰的小说有电影的画面感,且文字功夫诚属一流,味道十足。描写武术技击,刀光剑影生死一线,既热闹好看又让内行可窥门道;情节上常有神来之笔,转折处出人意表,市井俚俗百味人生、男女情事纠缠怨结,是正宗的中国文人小说韵味。
  这会儿徐皓峰已经开始写他的新长篇《武士会》了,而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在拍摄了四年之后,在不断公布映期又不断取消的情形下,那时已到了最后期限,不得不紧锣密鼓地完成拍摄。作为王导演的编剧,徐皓峰彼时同时在做几件事:自己电影的后期、长篇写作,还为《一代宗师》编剧。我只关心自己的事,过一阵就问他:“《武士会》写着呢吗?快写完了吗?”他照例温文尔雅,哦,这两天在给章子怡写台词。我忍不住钉着他问:那《武士会》今年能完稿吗?能啊!他笑呵呵的。事实证明,他完全靠谱。长篇小说《武士会》以民国初年天津武士会掌门人李存义为原型,描写清末明初民间结构、满汉权变及佛教隐情。而《一代宗师》里章子怡扮演的宫二小姐正是武士会掌门人、北方形意拳的第三代传人,某种意义上,相互映照来看,《武士会》可以说是《一代宗师》宏阔而结实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基础。很多观众热捧《一代宗师》的台词,例如:“刀为什么有鞘,不是为了杀,而是为了藏。”“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等等。许多徐皓峰的拥趸更是一眼就从电影里确认出徐皓峰的文学痕迹和特色。
  叫人服气的是,几乎在长篇《武士会》完稿的同时,他又交出了一个短篇——《国士》,我们几个编辑看了,都觉得比《师父》还好,这回发表在我们社自己主办的《当代》杂志上了。三个月后,他写好了第三个短篇:《刀背藏身》。编辑都想遇到这样创作力惊人的作家,好,加上由他自己改编拍摄成两部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的他以前创作的三个短篇,可以出版一本徐皓峰的武侠短篇集了,就以“刀背藏身”命名。这本书是他十年来创作短篇武侠小说的轨迹和变化的一个记录。
  徐皓峰潜心整理和研究中国民间武术资料十数年,出版了以《逝去的武林》为代表的数部民间武术大师的口述实录,将传说中的江湖——因为特殊原因隐藏的世界一一显影;他从事中国武术题材方面的文学创作也已达十数年,将司马迁以来、经唐宋传奇至近代平江不肖生等人到金庸、古龙的中国独有的武侠文学传统,加入了实证和史传等新元素,既承续其固有的传奇性,又以丰富的细节、真实的历史背景呈现了武人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位作家兼导演未来的作品值得我们期待。
其他文献
严格来说,由我来回忆也斯先生并不合适。我们并无师徒之谊,也非忘年至交,不过我在将也斯作品引荐入大陆市场的过程中也算做了一点工作,且也斯先生又确实为我所敬重。或许更重要的是,也斯所生所长且笔下无尽眷恋的香江,无愧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璀璨明珠。香港的电影与音乐,对一代中国人曾产生过难以磨灭的影响。而香港的文学实践,虽然不若流行文化般普泽大众,却因地处中西之界,更有一番别样的风情,而其实践与创新之处,
期刊
张大春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邦暴力团》,是以武侠小说的形式来书写的一部民国秘辛。小说以漕帮老大离奇遭杀为引线,讲述1937年万砚方领八千子弟参加抗战,最后流落台湾,他的重要帮众在台湾隐匿;张大春(小说主角)意外获得竹林七闲留下的七部著作,透过这七部书,张大春拼凑起清代民间传说中的江湖会党的内部争斗史,但他也因此卷入此段痛苦的历史中;战乱年代,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互相勾结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籍
期刊
随着近年来内地和香港之间文化交往的密切,香港作家的作品在内地频频出版,几乎成为一股风潮。然而,“过度开垦”的结果往往是泥沙俱下,加上内地出版界盲目和势利,难免会出现遗珠之憾,这当中就有也斯。  遗憾的是,对于很多内地读者来说,也斯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事实上,1948年出生的也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写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为数不多的
期刊
中国的“侠客”文化由来已久,且不说先秦诸子、史记汉书以及志怪、唐宋传奇、话本、民俗、戏曲等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各类侠义之士,单看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实则就是一部记录各路侠士的传奇故事。从明清开始,尤其是从清代到近现代,侠义文学更是不胜枚举。  而将武侠文学推向顶峰的,无疑当属“港台新武侠”,代表人物为众所周知的“金古黄粱温”,其中更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最。许多70后、80后的学生
期刊
张大春的这部《城邦暴力团》,是我2010年接手的最大最重头的一部书稿,因为这是公司2011年初的重点书,跟2011年底的《2666》,一中一外,遥相呼应。  《城邦暴力团》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写作生涯中最长篇的一次创作,皇皇五十余万字,台湾版曾经分为四册发行,后来在2009年又曾发行过两册的十周年纪念版。怎样将这么一部包罗万象,兼写庙堂与江湖,更在亦真亦假之间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敷衍成书的小说推广给大陆
期刊
《剑桥倚天屠龙史》奇书一本,新垣平也算得上是鬼才。  自然有人觉得这本书无非是对《倚天屠龙记》的恶搞,但以“恶搞”概之,未免显得低俗平庸,新垣平实则是以“剑桥体”的学术写作方式来介入金庸的这一本小说。因为金庸的绝大部分小说都在真实的历史框架中,所以新垣平首先承认这些故事和人物是真实的,然后再作历史考,自圆其说时的那股严肃正经、旁征博引的腔调中,一种冷幽默常常在学术文气中窜动,点到笑穴。  譬如描写
期刊
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金融高材生,在金融危机导致的萧条背景下,得以有难得的闲暇,遂在网络上码几段自己写的小说,不料受到网友疯狂的点击和关注,这便是《量子江湖》这部奇书诞生的最初。  在网络上连载的文章结集成书之后,书的宣传语写着这是一本“爱因斯坦唯一能看懂的武侠小说”。虽然其中难免有出版社作宣传噱头的成分,但从中也足以让人一眼窥见这部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能与世界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扯上关系的武侠小说
期刊
儒家的对立面——法家的创始人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说得很明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一语道破了“武侠”与“儒家”同出一源的事实。  “武侠”作为一种伦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一种基于道德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民族情结。武侠世界构筑了传统道德上的乌托邦。作为中国人的道德乐园,武侠文化保持了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入世”和“出世”思
期刊
在去年《人民文学》杂志的年度评选中,徐皓峰的作品《师父》荣获“短篇小说金奖”。坚持用纯文学的手法写作,是徐皓峰的一大特色,所以这篇《师父》在展示侠义精神的同时,也兼具行云流水般熟练的文学功底,受到文学类杂志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绝大多数喜欢和关注武侠文学的人一样,徐皓峰最早接触的也是金庸、古龙那一批港台武侠大家的作品,但真正给他最深触动的,却是民国作家宫白羽的小说《太极杨舍命偷拳》。作者对
期刊
岁末年初又一年,冬去春来,四季的轮回如此精准,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各类新书粉墨登场的良辰吉时。近期,作为市场主力的文学版块因为有不少著名作家携带新作回归,而给冬眠之后的书市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但是较以往有所不同,这些新作大多为作家的转型或非主流之作,因而更具吸引力和话题性,我们不妨来回味一番。  《第七日》之后,余华又恢复了大家熟悉的蛰伏状态,不过这次的冬眠没有让喜爱他的读者等待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