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渠道,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做作业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生成和体现过程。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效率
新课标下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备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成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具备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
二、课堂生成,关注学生参与过程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要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我们的老师习惯于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一定要有结论,有时为了得出一定的结论、观点,教师还会生硬地取代学生的参与……殊不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成长历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交往就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每节课后设置难易程度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地理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要让课堂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主流,避免学生的参与与老师的教的流程脱节。在这方面,教师要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师在准备教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参与渗透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复习。
三、精心设计,精选精练
拓展课后作业的来源,尝试自行设计地理课后作业。比如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教师适当编题,让学生强化练习。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地理课后作业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理性思维,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例如,为学生提供对某个地区发展问题的不同观点;为某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保留开放式结果,不给出唯一答案;设计一些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有一定深度的地理问题等。课后作业精选精练,防止机械重复、陷入“题海”,力求取得较高的效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学生希望作业精选精练、同一类型不重复。针对学生发展需要精心地编制练习题。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练习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要整体规划,分步实现,逐步提高。练习题要具有典型性、思考性、开放性和趣味性,联系实际,层次齐全,难度适当,数量适宜,要努力减少重复练习,注意维护、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现实,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地理的实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作业转变成学生自己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7月8日9点多,一位女士凭着一张10000美元的彩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银行要求兑现,遭到拒绝。因为领奖日期是7月7日,这位女士懊悔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说:“这张票2000元卖给我吧”。女士心想,反正这票也没有用,就同意了。中年人马上乘飞机飞往檀香山,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7日11时。中年人以2000元买的彩票一下飞机就到当地银行领取了10000美元。死票又复活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时光可以逆转?在这节课结束时我布置几道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题目,学生的练习热情非常的高涨,有的还专门到办公室里和老师进行探讨呢。这样的作业布置其效果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善于联系现实,多布置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地理课后作业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面向终结性评价——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坚持传统做法,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继续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面向形成性评价——坚持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理念。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要以學生必须具备地理知识为根本,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必须引导他们关注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比如环境、资源、人口和区域发展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学生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地理作业的讲评应坚持集中点评和个别点评相结合。地理课后作业要根据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布置,相应地,地理课后作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也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地理作业的练习目的对应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方式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地理作业的点评也应坚持集中点评和个别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作业评价的针对性,使作业讲评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总之,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地理教学效果、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地理作业,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維、创新能力的媒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提高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章庆美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效率
新课标下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备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成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具备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
二、课堂生成,关注学生参与过程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要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我们的老师习惯于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一定要有结论,有时为了得出一定的结论、观点,教师还会生硬地取代学生的参与……殊不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成长历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交往就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每节课后设置难易程度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地理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要让课堂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主流,避免学生的参与与老师的教的流程脱节。在这方面,教师要进行科学的预设,教师在准备教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参与渗透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复习。
三、精心设计,精选精练
拓展课后作业的来源,尝试自行设计地理课后作业。比如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教师适当编题,让学生强化练习。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地理课后作业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理性思维,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例如,为学生提供对某个地区发展问题的不同观点;为某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保留开放式结果,不给出唯一答案;设计一些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有一定深度的地理问题等。课后作业精选精练,防止机械重复、陷入“题海”,力求取得较高的效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学生希望作业精选精练、同一类型不重复。针对学生发展需要精心地编制练习题。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练习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要整体规划,分步实现,逐步提高。练习题要具有典型性、思考性、开放性和趣味性,联系实际,层次齐全,难度适当,数量适宜,要努力减少重复练习,注意维护、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联系现实,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地理的实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作业转变成学生自己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7月8日9点多,一位女士凭着一张10000美元的彩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银行要求兑现,遭到拒绝。因为领奖日期是7月7日,这位女士懊悔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说:“这张票2000元卖给我吧”。女士心想,反正这票也没有用,就同意了。中年人马上乘飞机飞往檀香山,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7日11时。中年人以2000元买的彩票一下飞机就到当地银行领取了10000美元。死票又复活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时光可以逆转?在这节课结束时我布置几道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题目,学生的练习热情非常的高涨,有的还专门到办公室里和老师进行探讨呢。这样的作业布置其效果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善于联系现实,多布置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地理课后作业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面向终结性评价——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坚持传统做法,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继续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面向形成性评价——坚持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理念。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要以學生必须具备地理知识为根本,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必须引导他们关注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比如环境、资源、人口和区域发展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学生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地理作业的讲评应坚持集中点评和个别点评相结合。地理课后作业要根据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布置,相应地,地理课后作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也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地理作业的练习目的对应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方式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地理作业的点评也应坚持集中点评和个别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作业评价的针对性,使作业讲评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总之,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地理教学效果、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地理作业,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維、创新能力的媒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提高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章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