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行为一直是一线教师热切关注的话题。
“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角色的变化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这就迫使我们教师不得不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人道的。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创设出一种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只有在这种氛围和秩序中,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议、敢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在谈办学指导原则时说:“民主第一……”我们的教学也需要民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课堂教学
要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今天,我们应摒除那种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师生“师承关系”,而应努力推行认知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主体,教师只是一种辅导者、帮助者的教学模式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由出力不讨好、苦口婆心的“牧羊人”变为发现知识、引导学习的“指路人”。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已成为教师固定的观念,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地位”,注重的是“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但这种传统观念是与新课程体系下的理念极不相适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共同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真正伙伴。遇到问题了,可以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面红耳赤地争论,用真正民主平等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不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恐惧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再不能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然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们通过鼓励、引导加指导,也可以让他们慢慢成长为课堂的主人。在这种课堂组织活动中,我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推上讲台,自主地学习,而自己只处在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其实,只要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好,真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把讲台整个地让给学生又有何妨呢?“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这是我对新课堂体会最深的一点。
二、尊重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尊重”放在最高层次,可见,“尊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学生当然也一样。《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的确,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只有尊重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唤醒学生久藏心底的自主意识,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成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教学“科学计数法”这一内容时,我上课时只按课本内容对a× 中a的条件定为 ,可这时马上有同学举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果原数字是负数呢?此时我马上意识到了这是学生思考的火花,于是我马上加以鼓励并引导:“很好,敢于怀疑老师讲的结论,甚至提出相反意见。请记住:怀疑精神往往能成就一位伟大的学者。这位同学太棒了!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见我非但不批评他,反而大力表扬他,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科学计数法不科学,有的说要分类写,有的说利用绝对值……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流争论,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是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计数的内容,理解也更深刻了。而且,经过这些争论,学生也清楚老师非常尊重他们的心灵,尤其尊重他们富有挑战性的独特见解,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总之,在课堂上若发生不同意见,要允许师生互相讨论,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活动,教师一定要少指责,少下武断的结论,要让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自由飞翔,这样学生才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提高自主意识。
三、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赫尔巴特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课堂上,如果我们不及时对学生加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的思维也将偃旗息鼓,进入休眠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吝啬微笑,更不能吝啬表扬。对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想火花,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只要我们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开放的、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采用一些激励性评价,就能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才能,充分展示他们有思想的学识风采,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相信第斯多惠的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会成为永远的至理名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每堂课都把我们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和蔼的话语送给学生,用我们的热情和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赢得学生的真心信任和全心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共同走进新课堂,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角色的变化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这就迫使我们教师不得不努力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人道的。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创设出一种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只有在这种氛围和秩序中,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议、敢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在谈办学指导原则时说:“民主第一……”我们的教学也需要民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课堂教学
要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今天,我们应摒除那种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师生“师承关系”,而应努力推行认知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主体,教师只是一种辅导者、帮助者的教学模式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由出力不讨好、苦口婆心的“牧羊人”变为发现知识、引导学习的“指路人”。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已成为教师固定的观念,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地位”,注重的是“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但这种传统观念是与新课程体系下的理念极不相适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共同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真正伙伴。遇到问题了,可以与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面红耳赤地争论,用真正民主平等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不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恐惧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再不能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然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们通过鼓励、引导加指导,也可以让他们慢慢成长为课堂的主人。在这种课堂组织活动中,我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推上讲台,自主地学习,而自己只处在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其实,只要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好,真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把讲台整个地让给学生又有何妨呢?“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这是我对新课堂体会最深的一点。
二、尊重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尊重”放在最高层次,可见,“尊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学生当然也一样。《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的确,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只有尊重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唤醒学生久藏心底的自主意识,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成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教学“科学计数法”这一内容时,我上课时只按课本内容对a× 中a的条件定为 ,可这时马上有同学举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果原数字是负数呢?此时我马上意识到了这是学生思考的火花,于是我马上加以鼓励并引导:“很好,敢于怀疑老师讲的结论,甚至提出相反意见。请记住:怀疑精神往往能成就一位伟大的学者。这位同学太棒了!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见我非但不批评他,反而大力表扬他,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科学计数法不科学,有的说要分类写,有的说利用绝对值……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流争论,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是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计数的内容,理解也更深刻了。而且,经过这些争论,学生也清楚老师非常尊重他们的心灵,尤其尊重他们富有挑战性的独特见解,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总之,在课堂上若发生不同意见,要允许师生互相讨论,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活动,教师一定要少指责,少下武断的结论,要让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自由飞翔,这样学生才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提高自主意识。
三、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赫尔巴特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课堂上,如果我们不及时对学生加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的思维也将偃旗息鼓,进入休眠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吝啬微笑,更不能吝啬表扬。对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想火花,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只要我们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开放的、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采用一些激励性评价,就能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才能,充分展示他们有思想的学识风采,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相信第斯多惠的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会成为永远的至理名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每堂课都把我们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和蔼的话语送给学生,用我们的热情和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赢得学生的真心信任和全心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共同走进新课堂,获得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