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几何画板;函数的图象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我也在函数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
一、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相结合
数学科学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
2、以数学教学为例,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函数的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函数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
3、信息技术与仿真实验相结合
在函数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为实验必须有自变量和应变量,通过实验探究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但是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做实验,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赋值和计算功能,可以开展数学实验,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十分方便。
4、信息技术与创新研究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独到之处。在课题研究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的研究,通过数学建设模选修课的设立,借助网络工具,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设计方案、市场调查、查阅资料、加工信息等过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正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2、注意教师的导演作用
为了实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同学之间的协作而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试验和验证,从而奠定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基础,最后再通过逻辑推理论证而获得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还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环境以及作图技术,引导学生探究函数思想,使学生学会使用符号操作工具解决代数问题。特别的,一定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和包含作函数图像与符号操作的代数系统(如几何画板等),以有效开展“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拓广”的教学。实际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中,探究和猜想可以成为几何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发现新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几何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力;函数的各种表示(解析式、表格、图像等)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明确展现,像二次函数的系数、指数等如何影响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与函数解析式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建立复杂的数学思想的直观基础,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的有效途径。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3、课堂中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平衡配合
教师应当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这里必须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的实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计算机完成那些繁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并利用技术的放大、跟踪、近似等各种功能,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程庭喜等《几何画板与课程整合创新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新世纪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培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齐建华主编《现代数学教育》大象出版社
(4)李平杰主编《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几何画板;函数的图象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我也在函数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
一、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相结合
数学科学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
2、以数学教学为例,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函数的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函数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
3、信息技术与仿真实验相结合
在函数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为实验必须有自变量和应变量,通过实验探究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但是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做实验,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赋值和计算功能,可以开展数学实验,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十分方便。
4、信息技术与创新研究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独到之处。在课题研究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的研究,通过数学建设模选修课的设立,借助网络工具,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设计方案、市场调查、查阅资料、加工信息等过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正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2、注意教师的导演作用
为了实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同学之间的协作而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试验和验证,从而奠定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基础,最后再通过逻辑推理论证而获得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还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环境以及作图技术,引导学生探究函数思想,使学生学会使用符号操作工具解决代数问题。特别的,一定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和包含作函数图像与符号操作的代数系统(如几何画板等),以有效开展“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拓广”的教学。实际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中,探究和猜想可以成为几何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发现新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几何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力;函数的各种表示(解析式、表格、图像等)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明确展现,像二次函数的系数、指数等如何影响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与函数解析式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建立复杂的数学思想的直观基础,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的有效途径。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3、课堂中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平衡配合
教师应当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这里必须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的实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计算机完成那些繁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并利用技术的放大、跟踪、近似等各种功能,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程庭喜等《几何画板与课程整合创新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新世纪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培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齐建华主编《现代数学教育》大象出版社
(4)李平杰主编《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