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大量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针对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重点介绍了林业种植改善矿山环境的几个措施原则。
[关键词]矿山环境;林业种植;治理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603-01
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1.1 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
一些矿区因采矿活动,长期挤占了大量的土地和农田,造成农田减产或绝收,部分矿区水土流失、沙化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压占大量土地,地表植被破坏和大量堆放的尾矿,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众多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不但缺乏资源的保护意识,而且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开采、洗选的方法、技术和装备落后,特别是一些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在开采过程中几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极为严重。
1.2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频现
据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处以上,塌陷坑1600个,塌陷面积1150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地面裂缝塌陷、山体蠕动滑移、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露天采矿场滑坡频繁发生,比如湖北襄樊市万山采石场1990年3月17日发生滑坡,造成11人死亡等。河南小秦岭西峪沟金矿,将数万立方米的矿渣堆放在沟底使河道严重受阻,1994年7月暴雨形成泥石流沿沟下泄,不仅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51人死亡。
1.3 采矿破坏了地貌景观
采矿破坏了地貌景观采矿,尤其是露天采矿破坏地貌景观非常严重,毁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在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到采矿留下的痕迹。这些伤痕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现代人为的,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从而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影响了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
2.林业种植治理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应根据其原始环境特点,在借鉴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如植物覆盖方式应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人工仿建植物群落,引导“群落”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2.2 遵循生态学理论原则
本项目是在人类大规模矿业开发彻底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人为恢复植被的生态工程,需要应用生态系统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而优化,设计造就促进分层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工程。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根据不同的生境自我设计得以恢复生态平衡能力,这就是演替。人工生态工程就是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为仿生态,设计出适合的植物谱系,适合的群落结构和营养链,加快和促进自然状态下漫长的自然设计构建过程。本项目的工程设计要对恢复地的原有各种有关的背景条件加以分析,使其与各生态因子条件相适应。
2.3 科学实施、科学养护、科学管理
科学实施项目工程,尊重自然规律。这些成果以及经验教训都为本工程的科学合理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实施完工后,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养护队伍,科学养护,科学管理。
3.治理措施
3.1 建立绿色生态休闲区
结合本区域气候环境等因素,为营造绿树成荫,依依垂柳,丁香花开,香飘四溢的环境,区内间隔栽种垂柳和丁香花,并在其间设计布置休闲大理石桌椅,靠近南端二道河一侧,修建凉亭,在凉亭上可向南远眺葱翠青山,也可近观绵绵流淌的二道河水,青山绿水尽收眼底。
垂柳为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冠倒广卵形。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契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喜光不耐荫,较耐盐碱,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抗寒性强,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初期生长快,根系发达,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可净化空气。垂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优美潇洒,植于河岸最为理想,柔条依依拂水,别有风致。此外,垂柳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很适合东北区域的绿化。
丁香花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丁香花植株高2~3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3.2 建立果树种植区
该区范围内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利于安排灌溉工程。同时根据该区域气候环境及土壤适宜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该区内规划种植梨树。本区域内梨树的成活率相对较高,并且每年春季四五月份梨花开放的时候,花香扑鼻,放眼望去满眼尽是争相怒放的梨花,或洁白,或粉嫩,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享受。借鉴当地果园栽培的成功经验,果树的树种选择梨树。梨为蔷薇科梨属。梨果实供鲜食,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木细致,软硬适度,是雕刻印章和高级家具的原料。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因此种植梨树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环境,改善植物群落的目的,并且可以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
3.3 改善植物立地条件
若要达到植物生长的最基本土壤条件要求,必须客土至一定厚度,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这是本项目的最主要工程内容之一。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它既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虽然含量比例较小,但所起作用却很大。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茎叶、枝干、根群及各种微生物、动物遗体,虽然来源不同,但其基本成份相同,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这些成份中包含有作物生长需要的碳、氢、氧、氮、硫和一些微量元素。当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质在土壤生物的参与下,经过矿质化和腐质化后,可以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时改良土壤性状。
本区除原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外,其它都是较深层“生土”,有机质含量较低。解决办法主要是在植物种植同时施加底肥,后期养护阶段加强人工施肥、培土等维护工作,并通过植物自身改良及天然改良,两至三年后客土的土壤结构,性状将得到很大改善。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客土方式采取全面客土。
4.结束语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情况,笔者提出了处理矿山环境的措施,希望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当地矿山环境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進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国华,刘建伟.中国矿山环境现状与管理模式设想[J].国土资源,2003,07:20-22.
[2] 魏风华,梁振杰,张樑.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02:25-27+35+47.
[3] 王上辅.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D].四川大学,2006.
[关键词]矿山环境;林业种植;治理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603-01
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1.1 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
一些矿区因采矿活动,长期挤占了大量的土地和农田,造成农田减产或绝收,部分矿区水土流失、沙化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压占大量土地,地表植被破坏和大量堆放的尾矿,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众多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不但缺乏资源的保护意识,而且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开采、洗选的方法、技术和装备落后,特别是一些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在开采过程中几乎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极为严重。
1.2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频现
据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处以上,塌陷坑1600个,塌陷面积1150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地面裂缝塌陷、山体蠕动滑移、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露天采矿场滑坡频繁发生,比如湖北襄樊市万山采石场1990年3月17日发生滑坡,造成11人死亡等。河南小秦岭西峪沟金矿,将数万立方米的矿渣堆放在沟底使河道严重受阻,1994年7月暴雨形成泥石流沿沟下泄,不仅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51人死亡。
1.3 采矿破坏了地貌景观
采矿破坏了地貌景观采矿,尤其是露天采矿破坏地貌景观非常严重,毁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在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到采矿留下的痕迹。这些伤痕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现代人为的,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从而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影响了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
2.林业种植治理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应根据其原始环境特点,在借鉴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如植物覆盖方式应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人工仿建植物群落,引导“群落”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2.2 遵循生态学理论原则
本项目是在人类大规模矿业开发彻底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人为恢复植被的生态工程,需要应用生态系统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而优化,设计造就促进分层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工程。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根据不同的生境自我设计得以恢复生态平衡能力,这就是演替。人工生态工程就是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为仿生态,设计出适合的植物谱系,适合的群落结构和营养链,加快和促进自然状态下漫长的自然设计构建过程。本项目的工程设计要对恢复地的原有各种有关的背景条件加以分析,使其与各生态因子条件相适应。
2.3 科学实施、科学养护、科学管理
科学实施项目工程,尊重自然规律。这些成果以及经验教训都为本工程的科学合理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实施完工后,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养护队伍,科学养护,科学管理。
3.治理措施
3.1 建立绿色生态休闲区
结合本区域气候环境等因素,为营造绿树成荫,依依垂柳,丁香花开,香飘四溢的环境,区内间隔栽种垂柳和丁香花,并在其间设计布置休闲大理石桌椅,靠近南端二道河一侧,修建凉亭,在凉亭上可向南远眺葱翠青山,也可近观绵绵流淌的二道河水,青山绿水尽收眼底。
垂柳为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冠倒广卵形。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契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喜光不耐荫,较耐盐碱,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抗寒性强,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初期生长快,根系发达,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可净化空气。垂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优美潇洒,植于河岸最为理想,柔条依依拂水,别有风致。此外,垂柳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很适合东北区域的绿化。
丁香花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丁香花植株高2~3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3.2 建立果树种植区
该区范围内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利于安排灌溉工程。同时根据该区域气候环境及土壤适宜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该区内规划种植梨树。本区域内梨树的成活率相对较高,并且每年春季四五月份梨花开放的时候,花香扑鼻,放眼望去满眼尽是争相怒放的梨花,或洁白,或粉嫩,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享受。借鉴当地果园栽培的成功经验,果树的树种选择梨树。梨为蔷薇科梨属。梨果实供鲜食,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木细致,软硬适度,是雕刻印章和高级家具的原料。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因此种植梨树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环境,改善植物群落的目的,并且可以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
3.3 改善植物立地条件
若要达到植物生长的最基本土壤条件要求,必须客土至一定厚度,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这是本项目的最主要工程内容之一。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它既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虽然含量比例较小,但所起作用却很大。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茎叶、枝干、根群及各种微生物、动物遗体,虽然来源不同,但其基本成份相同,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这些成份中包含有作物生长需要的碳、氢、氧、氮、硫和一些微量元素。当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质在土壤生物的参与下,经过矿质化和腐质化后,可以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时改良土壤性状。
本区除原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外,其它都是较深层“生土”,有机质含量较低。解决办法主要是在植物种植同时施加底肥,后期养护阶段加强人工施肥、培土等维护工作,并通过植物自身改良及天然改良,两至三年后客土的土壤结构,性状将得到很大改善。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客土方式采取全面客土。
4.结束语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情况,笔者提出了处理矿山环境的措施,希望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当地矿山环境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進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国华,刘建伟.中国矿山环境现状与管理模式设想[J].国土资源,2003,07:20-22.
[2] 魏风华,梁振杰,张樑.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02:25-27+35+47.
[3] 王上辅.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D].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