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荣:一针一线卫国护家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有这样一个她,巾帼不让须眉,以缝纫针为“武器”,肯吃苦,能钻研,在高质量生产军警制服的路上,书写出女性坚韧、慧雅的匠心故事。她就是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公司服装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

零起点的“首席技师”


  二十年前,谢秀荣是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的改变得益于公司以人为本的好环境。公司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形式,实施合同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同保险同福利、同培养同使用、同经济待遇同政治待遇。这一切让我们这些走进城里的农村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当家作主的尊严。”
  来到公司后,为了满足岗位需要,谢秀荣如同海绵吸水般学习掌握各种技能。以前工休时,谢秀荣喜欢和大家聊天拉家常。而后,她习惯到职工书屋读书“充电”,参加文化课程和清华大学班组长远程教育,学习服装专业知识、了解服装行业新工艺。多年的坚持,让她的文化修养和技能素质有了质的提高,从写张请假条都困难到几千字的论文和脱稿演讲都不在话下,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集团公司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专家。
  2008年,公司引进智能吊挂线,谢秀荣总结出一套朗朗上口、简便易懂的操作口诀,令工效提高了20%。此后,她又通过技能大赛获得了服装制作技师的等级证书,成为新兴际华集团首席技师。2014年以来,谢秀荣解决了公司服装生产中的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在生产武警新式警官冬服时,自制定位尺固定容袖位置的办法,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同行业的生产难题,效率提高了一倍。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使谢秀荣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缝纫工,一名合格的班组长、车间主任,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知识型职工、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文明职工”“首席技师”、江苏省“劳动模范”。2020年11月24日,谢秀荣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带领姐妹们奔跑


  在担任车间班组长时,谢秀荣就要求自己必须带领班组姐妹创先争优,让更多的姐妹成为叫得响、拉得出的先进分子。班组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先进班组”,以及全国“五一巾帼奖状”“五一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和“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四项全国性荣誉。
  2018年3月,公司将两个服装车间整合为一,把车间主任的重担又交给了谢秀荣。原缝制一车间是个人员难管理、各项管理水平低下的落后车间,换了几任车间主任都没有太大起色,面对整合后200多人的队伍,面对更多责任,谢秀荣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公司的決定。她恶补管理知识,细化分解指标、加强考核等方法,在减少了近40人的情况下仍完成了原定的生产指标任务,效率提高了16%,车间员工收入增长了12%。
  “用制度管人不如用心管人”,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者,谢秀荣在工作中更展现出女性的细致和温柔。自担任车间主任以来,她跑遍了所有员工的家,对谁家几口人、谁家老人在生病、谁家有婆媳矛盾、谁家孩子考大学、谁家儿女要结婚都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谢秀荣通过组织竞选将群众信得过、有技术、敢管理的一帮人安排到关键岗位,建立了一支以班组长、入党积极分子、生产技术骨干为班底的骨干队伍,从而使车间政令畅通、执行有力。针对各人情况的因人施教效果非常明显,如今,200多人的团队真正做到精、气、神拧在了一起。

以手中针线卫国护家


  谢秀荣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即使只是一个平凡的缝纫女工,也能为守护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和2019年两次大阅兵服的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谢秀荣带领缝制车间员工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确保阅兵服生产任务的完成。
  2008年汶川大地震,谢秀荣急灾区所急,带领班组姐妹连续作战36个小时,成为集团14家企业中第一个出产品并且在后续生产中工效最高的车间。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谢秀荣听闻公司要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的消息,立即主动联系车间骨干,向公司党委、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抗疫生产,同时抓紧时间了解防护材料的性能、制作工艺标准和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谢秀荣每天加班加点,冲锋在前,带领一群制衣人,用手中针线,为医护工作者们织就生命安全的最强防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们生产出35万套件医用防护服,其中绝大部分都发往疫情最重的武汉地区。“他们守护着祖国和人民,而我们的防护服保护着他们。”每每与前线的援鄂医疗队视频连线,看着写在防护服上的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名字,谢秀荣总是备受鼓舞。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集团军副政委李剑锋得知谢秀荣的故事后特别关心,经常和她交流心得。2020年春节,95岁高龄的李老还特意给谢秀荣写了一副春联,上联:优秀品质传天下,下联:光荣业绩永流芳,横批:荣光普照。嵌进了“秀荣”二字,寓意是因优秀而光荣,鼓励谢秀荣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谢秀荣用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微小如一根缝纫针、一缕丝线,只要有忠诚坚韧的初心,凭借一股钻劲拼劲,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徐州博物馆外观  踏进徐州博物馆,那些庄严的陌生、温柔的亲昵,一并徐徐而至。金戈铁马  坐落在云龙山北麓的徐州博物馆自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往后经历了数次改建。  地处江淮平原的徐州,因山川环绕的优良位置为历代兵家所争:它曾是西楚霸王项羽号令天下的建都地,亦是西汉初年美丽富庶的经济重心,还是明清时期军事驻防的“屹然重镇”……纵览几个展厅,各种兵器果然不凡。  以杀伤力大、穿透力强的石镞取代木、竹等
期刊
落基山  位于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省,壮美的落基山贯穿全境,山峦叠翠、树茂水丰,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到该省梅迪辛哈特市看望定居当地的朋友,朋友告诉我:“到了此地,如果没登硫磺山,没观露易斯湖,就好似到了北京没登八达岭长城,没参观颐和园一样,会令人遗憾。”朋友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兴趣。赏奇峰美景露易斯湖风光  第二天吃過早饭,朋友驱车带我直奔硫磺山。硫磺山的名字,源于在这座山上发现硫磺温泉而得。来到山下,
期刊
南京作家黎戈的書我买过两本,一本是《时间的果》,另一本是她的新书《平淡之喜》。  之所以开始读黎戈,是因为她的文字能使人安宁,看得出她把内心的一亩三分田耕耘得自给自足,字里行间平和有力,亦有淡淡喜悦。  黎戈对自己定位清晰:“‘作家’‘文学家’这类词,我素来觉得和我没啥关系,我在精神内核上的定位,更接近那个专注河流和水鸟的女人。”“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有几人还能悠然专注于河流和水鸟?黎戈
期刊
許多人在学习中时常会学到一半,就被一些疑难问题阻挡在知识的大门之外,使整个学习活动由此变得缓慢而艰难。而如何打破这种瓶颈,就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上的改进,更是一种思维上的变革。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在学用相长中,引入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力求以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提升我们的学习功效。  费曼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纳米技术之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不仅
期刊
夜晚天台上传来邻家小孩的琅琅读书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儿的嗓音脆得像敲鼓,背起二十四节气歌,格外动听。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表面上,节气歌里唱的是春夏秋冬,实则还隐藏着说不完的七彩斑斓。  节气与色彩有什么关系?郭浩与李健明合著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带我揭开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色的神秘面纱。  郭浩在该书
期刊
农家小院  迎着和煦的春风来到苏州,来到明月湾。千年古樟树  明月湾是一古村名,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面朝湖水,背依青山,站在山巅俯瞰,地形似一弯明月,此为画意。相传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至唐宋时期,随着人口增加,村域逐渐扩展,街巷纵横,形成了状如棋盘的山村格局。明月桥  走进古村,河渠曲折环绕,驳岸的青石板水迹斑斑。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灯笼、小桥
期刊
诗人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最近,我就读了这样一本好书——《人间至味醉湘西》。作者彭梁心用优美流畅的文笔,向我们娓娓讲述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神秘湘西大地上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乡土美食,同时还解读了独特的湘西饮食文化里的典故、历史以及民俗风情。本书共收录了80篇美食随笔,辑分为野蔌山蔬次第尝、山野肉珍馐外香、小梅风韵最妖娆、吊脚楼内味犹爽、千娇百媚浓家常……将地域文化与特色食材
期刊
团圆意为团聚、圆满,一直是“中国感情”的一个标签、一种幸福,春节仿佛就是为此量身定做的。这不仅是中国式感情,也是东方智慧:家好,世界就好。  中国人关于幸福的主语,通常是“我们”,就是族群、亲人,是大团圆。这种幸福更有温度与广度,为此,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因为我们重情,月亮成了中国人的诗篇;因为我们重情,发明了万家团圆的春节。那些安稳的岁月,那些代代相托的感情,那些围起来的美好,那些愈久弥香
期刊
2020年秋天,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青稞又迎来了丰收,但选育高产青稞的尼玛扎西却再也看不到了。9月5日,尼玛扎西在西藏阿里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终年55岁的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农牧民,献给了他钟爱的青稞事业。放弃高薪回家种青稞  1966年4月25日,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扎唐镇杂玉村一个农牧民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他从小放羊,每次放羊都把羊群赶到很远的山对面,因为那里有所学校。7岁的小
期刊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再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的《抗战家书》,丁进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土生土长于南京的他,即使在成年之后,每每路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中仍有梗塞压抑之感。  时至今日,在南京保卫战遗址调查保护这条路上,丁进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缘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