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思想,特别是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责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中国,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在内容、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必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将责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实践全过程.
【机 构】
: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 22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思想,特别是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责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中国,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在内容、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必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将责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实践全过程.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并举,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素养.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核心要义,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进步.
大学生作为网民主要群体,“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双面影响.对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利用“网红”文化优势,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建设性作用,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育校园“网红”队伍、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用好校园网络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育人新途径.
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科学的调查问卷设计,系统调研江苏省20多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想法和建议等,从而为教师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选择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决策依据.
心理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导向.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调研江苏省扬州市五所高校当前心理育人工作的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现存的问题,尝试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指引下探究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价值引领的多维路径选择,以期创新高校心理育人的育人模式,健全心理育人的体制机制,为高校今后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对策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与进程.在网络时代下,网络教育模式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平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指明方向.因此,在大学生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中,应推进大学生实践,从实践中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知晓实践的精神,从而凸显大学生教育的社会性特性与功能,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对此,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从思政网络教育特性层面、价值层面,提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旨在推助大学生网络思政良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