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100多个节日营销案例,我发现了这4个真相!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所谓,品牌营销如战场,节日营销就是这场战争中的高光时刻。遗憾的是,基于节点频繁导致仪式感减弱、消费者对营销玩法疲软无感、众多品牌扎堆内卷难被记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品牌经常陷入“不做不行,做又做不好”的节日营销尴尬。
  节日营销到底怎么做才能出圈?
  最近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研究了100多个节日营销案例,梳理关于节日营销的思考,得出了以下4个结论。

传递一个声音


  节日营销的本质在于“共同经历”,进而形成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一次经历不够,那就约定“一节一会”,从“新友见面”到“老友叙旧”,企业在各个节点将品牌价值观贯穿始终,传递一个声音,将品牌价值持续传递出去才是终极目标。
  比如,百事近年一直在做的“把乐带回家”系列影片。在这些影片中,明星们没有对产品的直白广告语,只有家人之间的对白、温馨的家庭团聚场景,看到这些,观众会将新年团圆就要买百事可乐关联在一起,从而让百事成为过年的“触点”。
  在“史上最具戏剧性”的2020年高考前夕,蒙牛推出了押题包装牛奶,将高考各科目的考题和知识点印在包装纸盒上,有简单易做、增加信心的基础题,也有高深莫测的“学霸专属”题,成功借势高考这一热点话题。到今年高考,蒙牛又推出了押题奶2.0版。蒙牛避开了正统严肃的正面鼓励,将营销重心放在高考最后阶段“押题”这一自带流量的热点上,做出了持续性的曝光和热度。将“蒙什么都牛,做什么都对”这个励志口号做成了蒙牛的经典符号。
  同样的道理,在品牌价值观的传递上,可口可乐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玩瓶策略”,从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到点赞瓶、密语瓶。2013年以来,可口可乐连续推出多款创意瓶身设计。2020年可口可乐推出了21款“城市罐”,包括北京范、上海潮、广州味、杭州媚、厦门风、洛阳韵、青岛浪、成都闲……将每个城市都用一个字定位,总结出对于城市的印象,并进行了拟人的表达,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人物形象作为瓶身图案,也传递出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对于可口可乐的粉丝来说,每逢重要节点围观可口可乐的包装设计,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节日营销也要遵循这一定律。公关之父伯内斯说过,如果说宣传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的话,那就是重复。当然,这句话你肯定听过戈培尔的版本——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反套路


  反套路,就是打破惯例、跳出思维定势。常规促销方式难以擦出火花,那就反着来试试。
  比如父亲节做营销的时候,不用一直把父亲塑造成一个父爱如山、沉默寡言的固定形象,他可以是唠叨的,也可以是看起来很怂的。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效果反而会更好。甚至,跳出一味的温情模式,重新探讨一下父亲的角色,也是个不错的思路。欧派曾经推出的《共享爸爸》广告,对丧偶式育儿这一社会现象提出了思考,就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在2020年儿童节广告中,百度正话反说推出的“六月一日,放过孩子吧!百度APP不想营业”的广告,与主流营销形成了强烈反差。
  父亲节,百度将同年轻层次用户群的热门问题进行提炼,最后落脚在“别问百度,回家问你爸”,这样活泼有趣的方式让受众与“父亲”交流。“别问百度”与百度品牌Slogan“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形成落差,激发了用户的好奇心,这种反向营销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



  喜茶曾经在白色情人节做了一个叫“单身抱”的活动。当别的品牌都在宣传甜蜜小情侣的时候,喜茶反其道而行之,将重点放在广大单身狗身上。因为活动设置独特,很快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大量事实表明,高明的营销往往都是反套路的。反套路意味着跳出经验束缚、摆脱路径依赖,凭借着新鲜感、愉悦感,迅速占据消费者心智。
  反套路营销的关键点在于:清晰的定位,提高品牌营销专属品质感。切忌盲目追节点,而是让节点为我所用。


仪式感


  节日营销天生具有仪式感的基因。
  《小王子》中狐狸的一段话对“仪式感”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一年中其实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时刻,让你颇有感受或者顿悟的时刻,如果用仪式感雕刻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是与众不同的。”



  据研究,仪式感已成为驱动女性节日消费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女性认为礼物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礼物所具备的情感价值远超使用价值,甚至与多数人的自我价值相连接。
  网红雪糕钟薛高从包装到雪糕都具备高品质标准,更重要的是,在门店购买时,店员会将包装撕开,双手递给客户。这和早期的DQ一样,都是在打造一种仪式感,是品牌的加分项。
  星巴克曾经在情人节做了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营销活动:你只要去全国任意一家星巴克门店,对店员说一句“来一杯情人节”,就可以获得一杯情人节特饮。
  为什么2020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在微信朋友圈、小红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刷屏?茶是仪式感的衍生物——下午茶,因此,喝奶茶本身具有满满的仪式感,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更是强化了奶茶的仪式感,很应景地满足人们对仪式感的追求。此外,“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能够激发用户的二次UGC产出,在朋友圈和社交网站进行分享,实现裂变式传播效果。
  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的年轻群体而言,节日就要有节日的氛围,不去消费似乎总少了点什么。仪式,就是帮助品牌转换状态的“触点”,是品牌征服用户的最有效武器。

拉长促销周期


  与只是图个热闹不同,有效的节日营销一定有一个较为充足的周期,包括预热、引爆、发酵、锁定。很多营销人误以为,节日当天才是节日营销的最好时间,这大错特错,难道你到了过年当天才开始办年货吗?
  根据巨量引擎与群邑联合发布的《2020节日营销洞察报告》显示,以情绪为基点,节日营销策略正在向长周期、多爆发发展,节日营销周期拉长、大促频次提升是明显趋势。比如,“双11”由最初的1天单次爆发延长至如今的1个月双次爆发;今年很多春节营销也已从跨年就开始启动,周期甚至长达2个月;今年的6·18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多家主流电商平台的预售站早在5月24日左右就已开启。
  节日营销的关键点就是一定要提前启动,充分利用人们期待过节的愉悦心情和冲动购物心理,将你打算在节日当天憋的大招儿提前几天放出来,你会发现效果至少好上一半儿。
  比如儿童食品的推广,则尽量赶在暑期来临前便在卖场持续堆头造势,在暑期便可以乘势进一步营造消费氛围和消费话题,而开学后学生群体中的圈子营销又会带来一轮圈粉,帮助品牌实现爆炸级的口碑效应。
  之所以会出现狂欢大促周期变长,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当前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化,也就是说消费者买东西都会进行一个长时间的思考和对比,如果节日营销还停留在一天,那么客户会有流失的现象,其成交量会大打折扣。
  另外,企业还要善于利用连环假日,这样也可以拉长促销的周期。比如,劳动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值得一提的是,节日营销还有两个特别要注意的点:
  第一,千万不要搞成自嗨。很多节日营销是运营人在自嗨。其实很多人做营销有这种心理,以为感动了自己,就能感动用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既然营销了,那就请走心。
  第二,一年有200多个节日和新闻节点,企业要学会取舍,根据自身定位选择适合的节日来营销才是正道。
其他文献
躺平还是三孩,正成为年轻父母中热议的话题,作为一个“70后”,我也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长期看三孩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矛盾,增加社會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新政策的实施,将会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利大于弊,喜大于忧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下降,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
期刊
我个人认为,除了少数行业如婴幼儿用品行业等之外,今后一二十年内,国民经济及各行业市场受三孩政策的总体影响很小,而且其微弱的红利要滞后15~20年才能享受。具体分析如下: 1.生育观念的影响力远大于生育政策  首先,生育率及人口增长受生育观念及养育成本的影响远大于生育政策影响。中国今后一二十年间的适龄生育人口,主要是“独生子女”政策(1980~2015年)及信息、观念无国界的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
期刊
随着近年产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关于“BC一体化运营”的讨论话题越来越热。我本人就职的江苏嘉数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苏嘉数”),自2017年起就服务于下沉市场的母婴门店,也一直是渠道数字化运营模式的探索者。今天分享一下江苏嘉数在BC一体化运营方面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传统渠道运营模式的主要方法就是压货,不管品牌商或者经销商承不承认,他们主要的思想就是“有人看到就有人买”,即
期刊
愛马仕在成都开健身馆了  爱马仕宣布在成都开了家健身馆,整个场馆遍布“爱马仕橙”品牌色和爱马仕配饰。消费者可以通过HermesFit小程序预约,在线下体验爱马仕创意时尚配饰,跟随线下教练完成方巾瑜伽、腰带拉伸、帽子平衡等趣味健身课程。日企推出“菠萝包口罩”  这款口罩佩戴时可以闻到面包的香气,口罩的主体——菠萝包在没有使用时还可以直接食用。此外,日本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公司对该口罩的性能进行了检测,
期刊
二孩政策放开,还没整出个动静,三孩又来了。而躺平主义又被大家吵得火热。所以,三孩政策似乎并不合乎时宜。响应者寡,是大概率事件。  网上声音炸锅,大多围绕一个核心:成本。一个娃,已让多数人家颇为吃力,几乎耗上小两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家之力了。二孩嘛,响应者有,大多数为了“一儿一女”凑个“好”。但寡。为啥,还不是费劲,生得容易养起难呀。三孩政策一来,声音几乎一边倒:怎么养?赤裸裸的焦虑:成本。  
期刊
笔者最近参与某个大型集团的到家零售项目,此项目筹备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如何用好集团资源,如何推进跨体系沟通协调,如何兼顾重要高管的主张建议,还要考虑如果项目最后没有成功,怎么设计和推进项目,才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此时,更应该保持初心。多问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做成项目,对于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妥协,推进过程有不同道路,但最关键的必须,一定不能改变。  
期刊
BC一体化运营,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在全链路体系F2B2b2C中,用户(C端)到底是谁的用户?  在电商体系,用户是品牌商的用戶;在新零售体系,用户是零售商的用户。用户运营只有一个主体。  BC一体化恰恰奉行“双私域”:用户既是零售店的用户,也是品牌商(经销商)的用户。没有零售店的运营,单个品牌的黏性不够;没有品牌商的运营,对品牌的认知不够。双私域就是双强化。  双私域运营为什么行得通?关键就是增
期刊
对于年轻人来说,便利店意味着什么?深夜食堂?灵魂避难所?还是解忧杂货铺?无论哪一种,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生活似乎离不开便利店了。  2021年,花样百出的便利店调酒再次把便利店推上了风口。在小红书上,相关话题的浏览量近1900万,抖音上的“便利店调酒”也有超过7500万播放量,绝对称得上名副其实的“顶流”。小红书还因此与全家便利店开设了一个快闪酒吧。  便利店在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演进,
期刊
1800万元  7月8日上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影院停业补贴项目正式公示。上海市电影局将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使用近1800万元,对全市345家影院予以支持。平均每家影院会获得约5万元的补贴金额。 800家  据Politico消息,全球800家公司从社交网络中撤出了数百万美元的广告,从可口可乐到福特再到联合利华(Unilever),多家品牌要求Facebook监控员更加积极地管理仇恨言
期刊
中国餐饮行业的四个时代  从1954年到2020年,中国的餐饮行业经历了四个时代,分别是国营饭店时代、大众家常时代、高端宴请时代和特色休闲时代。  1954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原有的餐饮企业都变成了公私合营的形式,被称为国营饭店。由于物资匮乏和供应条件有限,炒制的菜品相比过去有所退步;场景打造处于停滞状态,服务水平更是可以用清零来形容。  1980年,随着改革開放政策推行,市场允许私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