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如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经费渠道不稳定、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发育滞后,不仅影响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而且难以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本文结合晋北基层实际,对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农技推广机构设置过多过散,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经费渠道不稳定,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发育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而且也难以满足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
1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农技推广上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主要原因一是人力不足;二是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非技术推广的乡镇中心工作多;六是技术培训少,综合素质不高。此外,推广理念落后,推广的技术主要来自上级政府、农业部门的决定,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因此,农民采纳技术的积极性较低,推广的难度加大。推广人员素质与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农业推广人员专业结构未能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二是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分布与农民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大量高学历、高技术职务人员集中于市、县两级,而乡镇农技人员中的专业学历教育不高。现在农民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要产中指导,也要产前和产后的指导:不仅需要种植方面的指导,而且需要市场的指导;不仅要面对国内还要面对国外。
2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的建议
近几年,山西省多个地方包括原平、五台、宁武等邻县在改革农技推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各地经验和工作实际、个人感悟,对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2.1 实施目标管理 一是对乡镇政府的年度考评中明确对农业发展规划、资金、人员、设备的探障、农业发展指标等内容实现量化考评,并在整个考评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权重,从而有效的确保各级领导对农业工作的重视与投入。二是明确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责任,量化其工作任务,年终进行考评,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推广工作中。
2.2 创新推广理念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要通过农民来实现。因此,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以效益为目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仅要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也要为农户经营管理、组织化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提供帮助。
2.3 强化技术培训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十分重视开展技术培训,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技术推广之中,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探索能有效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工作方法,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可分不同情况进行:(l)参与式农业推广模式,组织农民参与推广过程;(2)培训与访问相结合模式,即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员访问(服务)农民;(3)费用共担模式,即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分摊推广经费;(4)农作系统开发模式,即以农户为综合整体,开发系统技术,使农户取得综合效益;(5)项目带动推广模式,即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将信贷、水利、农业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户开展系列化推广服务。
2.4 增加资金投入 基层农业服务中心的推广经费缺乏,推广设备和设施手段落后,农技人员的知识老化、素质不高,很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l)按照现行财政负担体制,县、乡镇政府均应加大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事业经费和项目经费投入。(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站房和科技示范场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3)增加基层农技人员的福利待遇。(4)增加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延长项目实施期,以充分发挥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2.5 加强学习培训 应制定在职农业推广人员再教育学习激励机制,争取财政在支农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考虑到县乡财政困难,对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经费,建议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建立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选送部分技术骨干进修。
3 总结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重要载体。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从而确保“三农”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鹏.山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浅析[J].山西农经. 2010(04)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农技推广机构设置过多过散,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经费渠道不稳定,多元化的农技服务组织发育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而且也难以满足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
1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农技推广上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主要原因一是人力不足;二是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非技术推广的乡镇中心工作多;六是技术培训少,综合素质不高。此外,推广理念落后,推广的技术主要来自上级政府、农业部门的决定,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因此,农民采纳技术的积极性较低,推广的难度加大。推广人员素质与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农业推广人员专业结构未能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二是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分布与农民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大量高学历、高技术职务人员集中于市、县两级,而乡镇农技人员中的专业学历教育不高。现在农民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要产中指导,也要产前和产后的指导:不仅需要种植方面的指导,而且需要市场的指导;不仅要面对国内还要面对国外。
2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的建议
近几年,山西省多个地方包括原平、五台、宁武等邻县在改革农技推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各地经验和工作实际、个人感悟,对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2.1 实施目标管理 一是对乡镇政府的年度考评中明确对农业发展规划、资金、人员、设备的探障、农业发展指标等内容实现量化考评,并在整个考评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权重,从而有效的确保各级领导对农业工作的重视与投入。二是明确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责任,量化其工作任务,年终进行考评,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推广工作中。
2.2 创新推广理念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要通过农民来实现。因此,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以效益为目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仅要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也要为农户经营管理、组织化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提供帮助。
2.3 强化技术培训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十分重视开展技术培训,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技术推广之中,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探索能有效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工作方法,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可分不同情况进行:(l)参与式农业推广模式,组织农民参与推广过程;(2)培训与访问相结合模式,即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员访问(服务)农民;(3)费用共担模式,即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分摊推广经费;(4)农作系统开发模式,即以农户为综合整体,开发系统技术,使农户取得综合效益;(5)项目带动推广模式,即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将信贷、水利、农业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户开展系列化推广服务。
2.4 增加资金投入 基层农业服务中心的推广经费缺乏,推广设备和设施手段落后,农技人员的知识老化、素质不高,很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l)按照现行财政负担体制,县、乡镇政府均应加大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事业经费和项目经费投入。(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站房和科技示范场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3)增加基层农技人员的福利待遇。(4)增加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延长项目实施期,以充分发挥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2.5 加强学习培训 应制定在职农业推广人员再教育学习激励机制,争取财政在支农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考虑到县乡财政困难,对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经费,建议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建立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选送部分技术骨干进修。
3 总结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重要载体。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从而确保“三农”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鹏.山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浅析[J].山西农经.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