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2月,山东临朐县工商、质监、食药监 “三合一”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并将食安办职能划转,仅半个月就完成了“三定”方案、机构设置、人员调整和办公场所整合,改革蹄疾步稳,队伍化学融合。整合后,临朐县食安办、县市场监管局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完善与临朐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安全监管新模式,巩固提高全县群众“舌尖安全”保障水平,倾力打造“食美药安”幸福临朐,让全县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
“三个倾斜”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监管政策倾斜。局、所加挂食药机构牌子同时,设立食药监局正科级专职副局长,通过竞争上岗提拔 12名所长级专职副所长,县局内设食药监管、稽查、协调机构12个,占到全部业务内设机构一半。整合后3年时间,统一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41名,今年又新安排8名公务员,占到全县县直同期编制使用50%,新招录专业人员80%充实到基层食药岗位,目前基层监管所人员均在10人以上,最多的22人,用房面积均在450m2以上。二是监管手段倾斜。县政府在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把食药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创城以及抽样检测等经费在500万元以上。10个监管所均按照“十个一”标准配齐事前监测、事中取证和事后查处、应急处置执法监管装备,配备快检室及快检设备,统一标识文化和科普宣传,营造食美药安监管氛围。三是监管精力倾斜。依托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成立40人应急常备分队,通过县委人武部完成5万元装备配置和队伍集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创建 “食安山东”品牌33件。在城乡实现350个社区 “双四”宣教全覆盖。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近两年先后举办“打开舌尖上的问号”和“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3·15特别节目大型文艺汇演,并下乡巡回演出,寓教于乐。系统上下70%的工作人员精力始终放在食药安全监管上。
“三化建设”提升监管境界
一是监管网格化。将全县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全部按照所在乡镇、监管业态类别划分为28个监管网格,分别建立行政相对人纸质、电子档案,统一制作张挂监管网格图和地理信息图。结合全县“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开展,实行食品安全监管“警务助理一人兼”,分两期对350名警务助理进行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县镇两级财政分别落实基础、绩效补贴。二是考核体系化。制定出台食品安全综合考评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考核内容项目、计分办法和结果运用,日常考核与专项考核、年终考评奖惩相结合,规定动作与创新动作同步推进,考核结果提高权重并纳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近三年未出现食品安全较大事故。三是目标责任化。召开系列食安创城动员、推进会议,协调调度食安委成员单位、镇街园区,分解落实食品监管和创城攻坚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下发操作手册,细化任务目标,责任到岗到人,明确时限步骤,严格落实奖惩问责倒逼机制。
“三小规范”消除安全盲点
深入贯彻山东省“三小”管理条例,规范提升 “三小”业态,制定《食品摊点备案管理办法》,将食品摊贩备案工作列入镇街科学发展考核,集中备案登记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点612户,办理健康证明2126人,发放信息公示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牌6800份,新办营业执照2520户、食品经营许可证1549户,切实解决“三小”单位无证无照经营、卫生环境不佳、露天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
“三安联动”彰显执法权威
制定出台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意见,县食安办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理顺工作职责分工,加强食品农产品监管职能衔接,建立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体系。公安、市场监管、检验检测部门单位及时将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检测结果向其他部门通报,并通过智慧临朐平台、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实现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强化行刑衔接、检打结合、舆情处置,实行联合执法,形成打击合力,2017年以来,全县共查办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76起,其中移交公安部门5起。
“三大监管”构筑长效机制。一是准入监管。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建成5家快检室,由第三方托管到位并正常运转,抽样监测结果每日张贴公布。推进学校食堂快检准入完成35家,年底前在全县所有学校食堂建成快检室或配备快检设备。实施“快检赶集”工程,推动镇街配备流动检测车,现场抽样、现场檢测、现场公示结果。投资320万元升级改造张家亭子农贸市场,实行分区划市、肉禽封闭运营,入市经营业户落实亮诺、亮证、亮牌经营,现正争创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在县内改造设置农贸市场、摊贩疏导点9处。二是信用监管。全县156家获证食品企业实现赋码追溯全覆盖,落实了分级分类监管。697家持证餐饮单位全部进行量化分级评定,其中117家学校食堂、132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均在良好以上。将食品监管列入 “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事项,抽查结果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到业户名下,实现联合惩戒和“一处受罚,处处受限”信用约束机制。三是专项整治监管。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抽检检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多种渠道,研判把握县域食品安全风险导向,针对重点区域、节点、品种,部署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先后部署开展“守护舌尖安全”、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百日会战”等较大规模专项整治32次,保持打假治劣持续高压态势,有效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个倾斜”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监管政策倾斜。局、所加挂食药机构牌子同时,设立食药监局正科级专职副局长,通过竞争上岗提拔 12名所长级专职副所长,县局内设食药监管、稽查、协调机构12个,占到全部业务内设机构一半。整合后3年时间,统一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41名,今年又新安排8名公务员,占到全县县直同期编制使用50%,新招录专业人员80%充实到基层食药岗位,目前基层监管所人员均在10人以上,最多的22人,用房面积均在450m2以上。二是监管手段倾斜。县政府在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把食药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创城以及抽样检测等经费在500万元以上。10个监管所均按照“十个一”标准配齐事前监测、事中取证和事后查处、应急处置执法监管装备,配备快检室及快检设备,统一标识文化和科普宣传,营造食美药安监管氛围。三是监管精力倾斜。依托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成立40人应急常备分队,通过县委人武部完成5万元装备配置和队伍集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创建 “食安山东”品牌33件。在城乡实现350个社区 “双四”宣教全覆盖。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近两年先后举办“打开舌尖上的问号”和“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3·15特别节目大型文艺汇演,并下乡巡回演出,寓教于乐。系统上下70%的工作人员精力始终放在食药安全监管上。
“三化建设”提升监管境界
一是监管网格化。将全县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全部按照所在乡镇、监管业态类别划分为28个监管网格,分别建立行政相对人纸质、电子档案,统一制作张挂监管网格图和地理信息图。结合全县“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开展,实行食品安全监管“警务助理一人兼”,分两期对350名警务助理进行食品安全业务培训,县镇两级财政分别落实基础、绩效补贴。二是考核体系化。制定出台食品安全综合考评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考核内容项目、计分办法和结果运用,日常考核与专项考核、年终考评奖惩相结合,规定动作与创新动作同步推进,考核结果提高权重并纳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近三年未出现食品安全较大事故。三是目标责任化。召开系列食安创城动员、推进会议,协调调度食安委成员单位、镇街园区,分解落实食品监管和创城攻坚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下发操作手册,细化任务目标,责任到岗到人,明确时限步骤,严格落实奖惩问责倒逼机制。
“三小规范”消除安全盲点
深入贯彻山东省“三小”管理条例,规范提升 “三小”业态,制定《食品摊点备案管理办法》,将食品摊贩备案工作列入镇街科学发展考核,集中备案登记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点612户,办理健康证明2126人,发放信息公示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牌6800份,新办营业执照2520户、食品经营许可证1549户,切实解决“三小”单位无证无照经营、卫生环境不佳、露天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
“三安联动”彰显执法权威
制定出台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意见,县食安办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理顺工作职责分工,加强食品农产品监管职能衔接,建立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体系。公安、市场监管、检验检测部门单位及时将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检测结果向其他部门通报,并通过智慧临朐平台、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实现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强化行刑衔接、检打结合、舆情处置,实行联合执法,形成打击合力,2017年以来,全县共查办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76起,其中移交公安部门5起。
“三大监管”构筑长效机制。一是准入监管。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建成5家快检室,由第三方托管到位并正常运转,抽样监测结果每日张贴公布。推进学校食堂快检准入完成35家,年底前在全县所有学校食堂建成快检室或配备快检设备。实施“快检赶集”工程,推动镇街配备流动检测车,现场抽样、现场檢测、现场公示结果。投资320万元升级改造张家亭子农贸市场,实行分区划市、肉禽封闭运营,入市经营业户落实亮诺、亮证、亮牌经营,现正争创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在县内改造设置农贸市场、摊贩疏导点9处。二是信用监管。全县156家获证食品企业实现赋码追溯全覆盖,落实了分级分类监管。697家持证餐饮单位全部进行量化分级评定,其中117家学校食堂、132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均在良好以上。将食品监管列入 “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事项,抽查结果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到业户名下,实现联合惩戒和“一处受罚,处处受限”信用约束机制。三是专项整治监管。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抽检检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多种渠道,研判把握县域食品安全风险导向,针对重点区域、节点、品种,部署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先后部署开展“守护舌尖安全”、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百日会战”等较大规模专项整治32次,保持打假治劣持续高压态势,有效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