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良好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活动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块阵地,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渗透方法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等导致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怯懦、自卑、自负等。他们经不起挫折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走上绝路,那么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使他们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呢?摆在教师面前。
一、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要培养良好人格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1.教学中教师的态度要端正。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马斯洛说过:“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应对他人尊敬之上的。”因此,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满腔热忱,寄予殷切希望,使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充满自信。批评学生态度要真诚,不能挖苦,更不能辱骂学生,防止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学生的不尊重。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尊和尊重别人。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靠智慧、技术、战术,靠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通过公平竞争取胜。
2.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善待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教师自身应具有民主性、宽容性和开放性,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善待学生的质疑。另外,还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心理定式;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发挥体育社交功能,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另一标准,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
1.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师生双方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内驱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矛盾,促使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发展。
2.在各种体育运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交往。体育运动往往建立在共同参与竞赛的基础上。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协作意识、表现意识等。
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1.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中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不同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给学生创设困难、挫折甚至失败的情境培养坚韧、刚毅品质,提高他们应付困境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千方百计地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频繁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参与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又增强集体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本身观点和意识提高,才可能产生行动。另外,体育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知识特点,在掌握生理、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丰富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注重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做好示范,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使体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02.5.
[2]何振强.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中国学校体育.2002.5.
[3]林爱.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体育科技,2006(2).
[4]韩同颜,栾玉花.《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2.
[5]王俊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渗透方法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等导致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怯懦、自卑、自负等。他们经不起挫折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走上绝路,那么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使他们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呢?摆在教师面前。
一、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要培养良好人格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1.教学中教师的态度要端正。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马斯洛说过:“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应对他人尊敬之上的。”因此,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满腔热忱,寄予殷切希望,使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充满自信。批评学生态度要真诚,不能挖苦,更不能辱骂学生,防止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学生的不尊重。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尊和尊重别人。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靠智慧、技术、战术,靠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通过公平竞争取胜。
2.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善待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教师自身应具有民主性、宽容性和开放性,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善待学生的质疑。另外,还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心理定式;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发挥体育社交功能,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另一标准,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
1.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师生双方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内驱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矛盾,促使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发展。
2.在各种体育运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交往。体育运动往往建立在共同参与竞赛的基础上。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协作意识、表现意识等。
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1.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中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不同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给学生创设困难、挫折甚至失败的情境培养坚韧、刚毅品质,提高他们应付困境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千方百计地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频繁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参与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又增强集体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本身观点和意识提高,才可能产生行动。另外,体育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知识特点,在掌握生理、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丰富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注重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做好示范,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使体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02.5.
[2]何振强.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中国学校体育.2002.5.
[3]林爱.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体育科技,2006(2).
[4]韩同颜,栾玉花.《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2.
[5]王俊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