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促朗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app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复做相同的一件事,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读书也一样,反复读同一篇文章,学生会逐渐失去读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初次读课文的热情高涨,读的兴趣很浓。随着读的遍数增多,朗读的兴趣逐渐淡薄。我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这个特点,在课堂上尝试千变万化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给学生读书热情进行保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用近义词更换进行比较朗读
  针对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更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蜘蛛》一文中有两节分别描写蜘蛛捉飞蛾和蜘蛛被细腰蜂捉住的内容,其中有两个动词用得令人叫绝:“一个飞蛾投到网里了。”在理解此句“投”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投”换成“落”“掉”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了这个“投”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飞蛾是无意中自投罗网的。还有一句话:“有一回,一只细腰蜂悄悄地飞来,振动着翅膀向网上撞。”这个“撞”字与“投”的含义则大相径庭,它生动贴切地写出了细腰蜂可不是无意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活捉蜘蛛故意设下的妙计。为了让学生能落理解到这层意思,我便让他们把“撞”换成“投”“碰”等词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兴趣盎然,并很快在比较中理解到了细腰蜂重撞蜘蛛网的良苦用心,改成其他词效果会差一大截。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二、变换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只要第三层》中建筑师说:“不造下面的两层,怎么造第三层呢?”我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不先造好下面的两层,不能造第三层。”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从建筑师反问的话语里感悟出前一句更能衬托出富翁的愚蠢。这一方法,可以说一举两得。既训练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各种句型之间的转换能力。
  三、借助图像,图文结合朗读课文
  低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秋天》,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在田野里耕地的黄牛,活泼可爱的小鹿,并把这些动物制成动画,然后让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想象这三种小动物此时的心情,再指导学生朗读,效果很好。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经验,读小鸟的话时用又尖又细的声音,而小牛说话时声音粗中带沙,读小鹿说的话时,把小鹿那种蹦蹦跳跳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进行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语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大海》一文时,课前我就先录下了海水拍打礁岸的海浪声,海欧在海面上的叫声,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浩瀚无边的海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朗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这句话时读得又轻又慢,就像小宝宝在摇篮里恬静地入睡了,而读“大海,大海,多大多宽!”这一句话时,把大海那种磅礴的气势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出来。
  五、抓住文中的角色特点,选择适合角色特点的语气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在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進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六、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想象朗读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七、身临其境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我布置了相关场景,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狮子大王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小猴子都参加了“万兽之王的”竞争,但是,猫头鹰、袋鼠要求大家按它们的生活习惯去生活,森林里的动物们叫苦连天。只有小猴子尊重大家,让所有的动物每天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森林的动物推选小猴子当了“万兽之王”。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表演中又掺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讀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边读边演,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学生们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千变万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读书兴趣,给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行保鲜,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朗读的快乐和收获。
其他文献
翼课网是专业的智能化英语同步教学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不受课堂限制地进行学习与探索。平台上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多个角度,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和电脑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做作业,家长也可以接收作业,查看孩子作业详情,时时了解孩子的学情。此外,翼课网智能教学平台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布置、批阅及反馈学生所完成的任务。  一、改变
期刊
〔摘 要〕“詩眼”是诗词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诗词的主旨和内涵。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诗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着眼于整理、探究几点“诗眼”的特征,以便能更好地扣住主题赏析诗词。  〔关键词〕诗眼 炼字 表情达意  “诗眼”一词,最初见于北宋,苏轼有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此句原是用来阐释诗人的观察力和鉴赏力,后人引申到了古典诗歌的鉴赏中。具体来说,“诗眼”即诗的眼目,是
期刊
当前在有很多的家长都是反对学生使用电脑,玩游戏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往往认为玩游戏打电脑对小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而实际上在合理的引导下适当的打电脑玩游戏对小孩子的智力开发,打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可以让孩子高高兴兴的达到学习目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达成了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目的。  小学阶段的孩子,兴趣是他们获取新的
期刊
案例一:造型表现课·《校园里的木棉花》  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木棉花,被赞为英雄花。世间之树,人间之花.其树姿雄奇,花瓣艳丽。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扶,而木棉花却是先叶而放,叶长花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现,独领风骚,菱角突出、造型美观,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植物。在校园里几乎都栽种有,是本地极有代表性的树种。它有利于学生对树形的造型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表现。生长在校园里的
期刊
一、培养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们的情形: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那么必定会对该教师所任教的科目花更多的时间,相对来说其效果也将会越好。相反,如果学生与某一教师的关系比较的紧张,那么在该科目相信学生的效果是最差的。因此说来,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一定能创造出“奇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也极强,当然性格上也比较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也是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关键发展点。但是,如何让学生实现从写句、段到篇的顺利过渡,却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觉得仿写是一种很好方式,对于解决这个难题有很大的裨益。《教育心理学》中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迁移。’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
期刊
在我们学校,我共带6届学生,我很荣幸将学生完整地从初一带到初三的有4届,几轮下来,我觉得初一初二初三的班主任角色扮演是不同的。各位老师,现在我们各个班可能都差不多,优生少,差生多,问题学生特别突出,危险学生总有那么几个,经常违反校纪班规。 针对这些情况,我确定了各个时段的工作重点。  初一,是班集体的建设和小升初的过渡上;我首先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班规校纪,采取抓后头带其他的战术;  初二
期刊
基本不等式:a>0、b>0, ≥ ,當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该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用于求函数的最值及证明不等式,也可以求实际问题的解。应用时有的是直接运用,有的是以间接运用,还有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才能运用。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一、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  对于形如f(x)=x+ ,(x>0,k为正常数)的函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然要说话,要写作,就离不开成语,不仅因为语文考试时写作文多用成语能加分,也不仅仅是因为用成语显得自己有文化,而是因为成语确确实实是一种精炼的表达方式,不管多么复杂的含义,你几乎都可以用成语来表达。  然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人经常会犯一些在成语使用上的唯心错误,不考虑使用环境,使用背景,使用时机,不恰当甚至混用、滥用这些成语,不仅对教学、传播造成了很多误
期刊
一、我国英语教育基础阶段对词汇的要求  根据1996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指出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第二级目标的词汇要求为掌握1200个(含一级目标词汇l100个)左右的常用词,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并要求能在口笔头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740个(含一级目标词汇500个)左右单纯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段和语篇中理解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