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基本型活动,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和陶冶品格,让孩子们在“玩”中成长。教师要科学处理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把握准游戏的规律以及指导的路径,更好地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发挥对孩子成长的促进功能。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作用;分析研究
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与身体特点,将能力与素质培养渗透于各种游戏活动之中,在“玩”中提高与发展,促进幼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要抓好以下三个重点。
一、科学定位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较为灵活的机制与方式,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性格陶冶等方面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活动游戏化、学习活动趣味化的目标,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统一。首先要将游戏与教学的目标统一起来。无论是游戏还是教学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游戏活动在形式上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因此游戏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组织,着眼于教学活动中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等方面目标,将其作为游戏内容选择、形式确定的方向,以游戏这样一种更加贴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可以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的目标,效果更为理想。其次,要注重教学流程对游戏的引导与掌控作用。为幼儿搭建平台开展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游戏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提高。因此游戏活动并不是放任自流的娱乐活动,要以教师教学流程的引导和约束作为前提,教师应当始终掌控整个游戏活动的节奏、进度,以保证实际效果。最后,游戏与教学还要保持结果的殊途同归。无论是将培养要求渗透于游戏之中,还是以教学流程控制游戏的有效开展,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是要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角,从中培养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到知识和培养情操等,所有教育工作都应当围绕这样的终极任务来开展。
二、准确把握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应当把握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社会化原则。首先,要坚持教育性原则。无论游戏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其设计与组织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当在游戏教学中充分考虑对幼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效果,始终围绕这一总体方向进行。其次,要体现主体性原则。游戏活动的组织应当吸纳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尝试自己去处理各种关系,获得游戏活动的体验。再次,要体现差异性原则。因为幼儿自身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所以在游戏内容涉及组织过程,要充分体现差异性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同样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内容,组织不同的幼儿进行活动,也可以在游戏中对幼儿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不同的幼儿承担不同的任务,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后,还要体现社会性原则。游戏内容的设计应当体现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与幼儿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紧扣要点突破,提升游戏教学的促进功能
游戏教学工作一定要紧扣关键环节,把握要点实施突破,才能够提升游戏教学的促进功能。首先,教师在游戏设计环节要提高科学性程度,事先对游戏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其他场地要求等,全面考虑并结合现有条件,适当进行调整,包括对游戏时间的设定等,都要体现科学性原则。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应当细而又细,对游戏教学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考虑,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游戏的预期目标等,都要充分兼顾。其次,教师在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和把握游戏情况。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要适度完善和调整,根据游戏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以及幼儿的具体表现对游戏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游戏活动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吻合。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幼儿中的特殊对象,又要细致观察各个小组,全面掌握幼儿游戏活动成效,及时进行介入,帮助幼儿突破难点,从而更开心地进行游戏活动。再次,要发挥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暗示作用。例如,有些幼儿对某种游戏兴趣不足,影响了整体游戏进程时,教师可以在其旁边的小组,和其他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玩游戏,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发挥了教师行为的心理暗示作用。教师还可以直接接入幼儿的游戏,融入他们之中进行示范表演,以帮助幼儿准确把握游戏规则与要领,同时活跃了游戏的气氛,有助于孩子们参与性的提高。最后,教师还要重视游戏评价环节的作用。在幼儿完成游戏活动之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谈一谈成功的体验,寻找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总结与提高,对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重视幼儿游戏活动,并优化与调整,发挥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作用;分析研究
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与身体特点,将能力与素质培养渗透于各种游戏活动之中,在“玩”中提高与发展,促进幼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要抓好以下三个重点。
一、科学定位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较为灵活的机制与方式,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性格陶冶等方面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活动游戏化、学习活动趣味化的目标,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统一。首先要将游戏与教学的目标统一起来。无论是游戏还是教学活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游戏活动在形式上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因此游戏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组织,着眼于教学活动中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等方面目标,将其作为游戏内容选择、形式确定的方向,以游戏这样一种更加贴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可以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的目标,效果更为理想。其次,要注重教学流程对游戏的引导与掌控作用。为幼儿搭建平台开展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游戏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提高。因此游戏活动并不是放任自流的娱乐活动,要以教师教学流程的引导和约束作为前提,教师应当始终掌控整个游戏活动的节奏、进度,以保证实际效果。最后,游戏与教学还要保持结果的殊途同归。无论是将培养要求渗透于游戏之中,还是以教学流程控制游戏的有效开展,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是要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角,从中培养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到知识和培养情操等,所有教育工作都应当围绕这样的终极任务来开展。
二、准确把握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应当把握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社会化原则。首先,要坚持教育性原则。无论游戏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其设计与组织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当在游戏教学中充分考虑对幼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效果,始终围绕这一总体方向进行。其次,要体现主体性原则。游戏活动的组织应当吸纳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尝试自己去处理各种关系,获得游戏活动的体验。再次,要体现差异性原则。因为幼儿自身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所以在游戏内容涉及组织过程,要充分体现差异性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同样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内容,组织不同的幼儿进行活动,也可以在游戏中对幼儿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不同的幼儿承担不同的任务,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后,还要体现社会性原则。游戏内容的设计应当体现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与幼儿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紧扣要点突破,提升游戏教学的促进功能
游戏教学工作一定要紧扣关键环节,把握要点实施突破,才能够提升游戏教学的促进功能。首先,教师在游戏设计环节要提高科学性程度,事先对游戏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其他场地要求等,全面考虑并结合现有条件,适当进行调整,包括对游戏时间的设定等,都要体现科学性原则。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应当细而又细,对游戏教学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考虑,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游戏的预期目标等,都要充分兼顾。其次,教师在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和把握游戏情况。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要适度完善和调整,根据游戏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以及幼儿的具体表现对游戏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游戏活动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吻合。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幼儿中的特殊对象,又要细致观察各个小组,全面掌握幼儿游戏活动成效,及时进行介入,帮助幼儿突破难点,从而更开心地进行游戏活动。再次,要发挥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暗示作用。例如,有些幼儿对某种游戏兴趣不足,影响了整体游戏进程时,教师可以在其旁边的小组,和其他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玩游戏,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发挥了教师行为的心理暗示作用。教师还可以直接接入幼儿的游戏,融入他们之中进行示范表演,以帮助幼儿准确把握游戏规则与要领,同时活跃了游戏的气氛,有助于孩子们参与性的提高。最后,教师还要重视游戏评价环节的作用。在幼儿完成游戏活动之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谈一谈成功的体验,寻找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总结与提高,对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重视幼儿游戏活动,并优化与调整,发挥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