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苏州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苏云e线”数字化平台为例,先后介绍大学出版社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必要性,大学出版数字化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及怎样建设大学出版数字化平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苏州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苏云e线”数字化平台为例,先后介绍大学出版社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必要性,大学出版数字化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及怎样建设大学出版数字化平台.
其他文献
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确立的重大目标,公共图书馆治理现代化成为时代命题.在国家治理格局中,公共图书馆治理现代化有赖于政府、社会力量和公共图书馆的平等协商、多元合作.其中,政府以制度构建基本秩序,实施公平的政策,通过满足公共物品和服务需求履行主导者的责任;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合作建设、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实行共建,通过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加入理事会等途径实行共治,并以参与绩效评估和满意度评价、日常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实行监督;公共图书馆重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创新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学前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幼师人才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背景下,在放开三孩生育政策的今天,学前教育教材建设出版的新发展,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有力突破口.
网易云音乐通过个性化定制歌单、评论区的情感宣泄、构建群体身份认同,给予用户归属感.文章分析了网易云音乐成功背后的社会消费语境,以及传播特点和影响.
在期刊评价体系亟待改革、互联网技术空前发展、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多重背景下,以高校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业环境、业务压力、身份焦虑、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职业焦虑进行分析,对应提出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加强市场意识、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回归编辑出版初心等4个方面的更新观念建议,为高校期刊编辑更新自身工作观念,促进个人与期刊和谐发展提供建议和路径参考.
为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章以信息链为研究视角,探讨基于信息链层次的单元式效能提升和基于信息链整体的立体式效能提升内容与过程.单元式提升强调事实层的“通达沟通”,数据层的“有效判定”,信息层的“认知输出”,知识层的“习得转换”,智慧层的“场域建构”.立体式提升有“多向度结构”“精准性内容”和“组合化策略”等维度.
科技类图书编辑应当充分运用自身理工科背景和在某一科技专业领域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工作岗位提升策划能力,助力提高科技类图书品质,策划能力主要分为选题策划能力、编辑策划能力以及营销策划能力.科技类图书编辑应利用个人专业的学术背景、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全方位提升策划能力,努力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精品科技图书.
政府与同一家社会组织建立持续性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应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文章以四川省崇州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政社合作的逻辑架构,为探索政社合作的规律提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社会组织的优势和政府的职能是政社合作的开端,资源获取、项目成效、相关者收益、非正式关系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监管与考核是政社合作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因素;为保证公平竞争和项目质量,政府持续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行为应明确双方责任,加大财政支持
文章从惠农信息乡村传播信息寻租视角探讨如何提高惠农信息乡村传播的效能.依据理性经济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根据惠农信息乡村传播模式、信息寻租主体及目的,将信息寻租分为绩效考评式、街头官僚式、小世界自组织式、市场导向式和志愿失灵式五种类型,以及本体聚合、节点扩散和标的收益三种效能导向.解决惠农信息乡村寻租问题的路径,需从政务服务、信息素养、获取能力、利益诉求和社会帮扶等方面努力.
惠农信息乡村传播效能测度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信息先行”的体现,有助于了解惠农信息价值转换过程,为客观评价惠农政策和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文章首先从惠农信息传播效能的概念出发,分析信息传播效能的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而根据信息传播环节划分惠农信息传播效能测度的本体、中介和标的三个视角;接着分析测度内容与指标倾向,构建三维测度概念模型;最后设计测度的主要指标体系,并以改进的TOPSIS测度模型为参考,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测度路径和计量方法.
与政策研究和实践发展相比,公共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探讨公共文化概念是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化发展的基础.文章尝试从“文化”“公共文化”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公共文化研究内容及属性.公共文化中的文化概念不仅指文化资源,也指群体在文化实践中意义共享的过程.公共文化研究是以公共空间内文化资源的展示、传播和共享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交叉性强、跨学科门类多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含公共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管理和公共文化传播;公共文化研究亟需厘清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公共文化研究的学科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