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实施价值干预的必要性和注意点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否应该进行价值干预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活动课中,进行价值干预是有必要的。它更好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好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目的,更好适应我国心理健康活动课课程数量安排的实际。而在进行价值干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着重于功能干预,避免过多的内容干预,而且要不否定活动在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价值干预;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必要性;注意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人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者来说,价值干预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实施价值干预是不是必要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有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教育的关键。
  一、价值干预与心理健康活动课
  1.价值干预有益还是有害一直是心理学家争论的问题。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主张“价值中立”。他们强调人的自我价值,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与之相反的是,汤恩认为如果没有一些必要的心理援助、指导和教育,有时仅依靠收教育者本身,无法求得问题的解决,主张在教育中实施价值干预。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可见,心理健康活动课主要要解决的内容是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價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它要求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工作。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道德感处于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等特点也需要我们重视指导的重要作用。因此,与罗杰斯的“价值中立”相比,汤恩主张的实施价值干预的观点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顺利开展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施价值干预的必要性
  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进行价值干预是必要的。它对活动课的顺利有效地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的必要行主要体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实施价值干预,更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活动,对有效开展活动课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其抽象逻辑思维仍处于萌芽阶段。而其道德感正处于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道德感特点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6~12岁)的儿童其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评价自己时比较模糊,同时开始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但对老师和成人的依赖使其价值判断受家长、教师、媒体宣传等影响较大,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可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利于他们完全通过活动课中的活动去全面正确的获得正确的观念。这大大的降低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对小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反,根据其价值判断受教师影响较大的特点,心理健康老师通过价值干预,以适当的方式,将正确的观念交给学生。这可以更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
  2.实施价值干预,更好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和学会创造”。根据活动课这一目的,在帮助学生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将会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使得“价值中立”理念施行的现实可能性比较差。相反,在活动中,老师进行相应的价值干预,进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将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实施价值干预,更好适应我国心理健康活动课课程数量安排的实际。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心理活动课每学期数量大约是4节到8节。利用这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么多问题,这显然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提高教学效率对心理健康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感悟和体会,这将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率,不符合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师可以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干预,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解决生活和学习难题。这种做法比较符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课程数量安排的实际,更好促进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施价值干预的注意点
  可见,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施行价值干预是必要,可以更好帮助小学生成长。而为了更好发挥价值干预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实施价值干预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于功能干预,而避免过多的内容干预。“从干预的角度来划分,价值干预有功能干预和内容干预。”所谓功能干预,是在涉及价值问题时,以对价值进行功能分析为重要话题影响收教育者。所谓内容干预,是对受教育者原有的价值观进行影响与改变。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进行价值干预,应该侧重于功能干预,引导学生在个人需要与个人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教师过分的进行内容干预,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则严重违反“助人自助”的原则。这样做非但不能帮助学生成长,反而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2.我们强调价值干预的作用,并不否定活动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价值干预确实对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略活动在活动课中的作用。如果这是一味的道德说教,不但没办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大大减弱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重视价值干预的作用的同时,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去感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1.
  [2]吴薇莉,杨渝川,张丽丽.关于中小学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问题的讨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
  [3]田丽.心理健康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探究[J].中国教育学科,2005,2.
  [4]曹中保,高汉雄.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
其他文献
基于活性污泥仿真基准(BSMI),提出了通过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仿真模型,并建立了仿真界面,为活性污泥法污水仿真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通过对BSMI中污水
目的:观察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滴注
低温接收前端是深空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空测控距离遥远,需要挖掘一切潜力提高地面设备的接收能力。接收前端工作在低温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接收系统的噪声温度,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在对高职财会专业税务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 要:现如今,教学改革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进一步落实有效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的相关策略,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多媒体技术,也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有效整合,以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