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爱古装剧的朋友,一定会对剧中人物身上的各色玉饰品印象深刻,其实古人佩戴这些宝贝,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这么简单。
玉佩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深深喜爱的一种玉制饰品,有非常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一只精雕细琢的玉佩,不但能让佩戴者容光焕发,更能作为最昂贵的礼物赠予他人。此外,对古人而言,玉佩除了具备装饰的作用,还承载着中华礼仪之美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它在碰撞时所发出的悦耳之音。
《礼记》中提到“行走则有环佩之声”。这说的是古人喜欢通过“发声”的方式,来向他人传递并炫耀自己在“行走”的信息。而这种声音,便是玉佩跟随穿戴者走路时的节奏碰撞而出的,颇有韵律。可见,玉佩对于古人而言,并非仅仅用来欣赏,更是用来听的。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玉佩这种浪漫的饰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最早还是正襟的礼制产物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上至帝王、下至士人的穿戴“标配”。
《礼记》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孺玟而緼组绶。”组绶是用来系玉的丝带,佩玉和丝带的颜色不同,也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不同。
用组绶将小玉佩串联起来,就可成为一个“玉佩组”,学术上称“组玉佩”或“杂佩”。玉跟玉之间的碰撞,能自然而然发出“叮当叮当”的悦耳声音。当然,玉佩发声,并不单纯是营造“听觉美学”。作为贵族和士人,时刻都要保持形象,一定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走也不能有失仪态,而组玉佩的玉振之声,正好可以帮助佩玉者以听觉规范自己的步态,即“听己佩鸣,使玉声与步行相中适”。
佩戴玉饰,从西周开始,就作为一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由于组玉佩十分烦琐,所以魏晋以后,佩戴组玉佩的男子就逐渐减少,仅仅保留于礼制活动中,即只有在重要活动才必须佩玉。但女子佩玉之风依然盛行,叮当作响的女子环佩之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悦耳音符、诗文中的美好向往,如“佳人环佩玉瓓珊”“鸣环佩玉生光辉”等。因而《礼记》中规范士大夫步伐的“环佩”,也逐渐成了女性的代称之一。
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思想开放,玉佩的严肃礼仪性也逐渐消减,装饰意味却越发凸显。富有创意的玉佩不断被开发,如双鹤、双鱼、鸳鸯、凤凰、孔雀、花朵等造型的玉佩深受人们青睐,但佩玉的级别也相应提高。
在手工业和工商業空前发展的宋代,民间用玉异军突起,佩玉行走又再度成为时尚。曾巩的“进退佩玉何玲玲”、陆游的“缨冠佩玉朝紫微”、袁甫的“佩玉锵鸣谨进趋”等均表达了此意。
明代玉佩的器型和雕饰手法虽得以进一步创新发展,玉佩从材质上已不局限于玉,开始采用金属和宝石,但玉佩这一称呼却变得压抑——“禁步”,顾名思义,就是“限制步伐”。为何要这样?参照“言多必失”理解,“禁步”就是怕走多步乱进而影响风度。
明清时期则又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民间盛行佩戴各种玉佩饰。有钱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皆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戴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玉彻底成了大众装饰品。
作为全民热爱的时尚饰品,玉佩往往被雕琢为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幅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吉祥如意类、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安宁平和类、事业腾达类和辟邪消灾类等,其中以吉祥如意类图案为多。
行走用玉佩“发声”,也源于古人赋予玉的很多人性品格,弘扬孔子倡导的“玉德”,即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