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语言真切质朴、行文流畅,虽字数不多,却寓意深远。本文特选取翻译名家的三种英译本,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理论基础,从词汇选择、句法运用和修辞翻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提出好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需求,尽量克服文化障碍,力求帮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以实现交流文化和传递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 《落花生》 奈达读者反映论 对比赏析 三个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1893-1941)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一个生活片段,文中父亲借小小的花生,讲述人生道理,深入浅出,寓意深远。全篇不过五百多字,语言朴实真切,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深得读者喜爱。《落花生》的英译本很多,本文选取了翻译名家刘士聪,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三种译本。这三种译本普受好评,都较好的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但基于奈达“读者反应论”,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出发,对比赏析这三篇译文,又各自呈现不同特点。
1 奈达的读者反映理论
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的“读者反映论”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我国翻译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与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认为一个译文的效用,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是否可以接受或理解译文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是要看目的语读者能否产生和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阅读反应。
2 《落花生》三种英译文对比赏析
笔者以目的语读者,即英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为出发点,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基础,就刘士聪(以下简称“刘译”),张培基(以下简称“张译”)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以下简称“杨译”)的三种译文分别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和修辞的翻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2.1 词汇的选择
词汇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对译文的生成都是建立在对词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译者选词要考虑到,是否易于目的语读者在其本身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所以翻译中,对词汇选择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
例1.原文: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
刘译:Mother cooked the peanuts in a variety of styles
张译:Mother made quite a few varieties of goodies out of the peanuts
杨译:Mother made a variety of dishes using our peanuts
“食品”一词,刘译没有直接译出。张译采用“goodies”一词,而杨译选择了“dishes”。“goodies”一词在英美文化中多指甜食,而原文中并没有专指甜食,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容易让读者误解。相比较,刘译和杨译比较贴合原文。
例2.原文:花生可以制油
刘译: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
张译: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
杨译:They can be made into oil
原文“花生可以制油”中的油,刘译和杨译都译成“oil”,这个词在英语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常用来表示各种性质的油,如汽油,食用油,香精油。张译则译成“edible oil”(食用油),虽然张译更加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油的性质,但是太过于书面化,反而显得生硬。这句话是孩子对父亲提问的回答,是口语化的句子,直接用“oil”即可。
2.2 句法的运用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句法结构的零乱与松散。而英语则很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适当调整句法结构,使之更易为英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原文:这小小的豆子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他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对客人把他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他才能知道。
刘译:Unlike apples, peaches and pomegranates that display their fruits up in the air, attracting you with their beautiful colors, peanut buries its fruit in the earth. It does not show itself until you dig it out when it is ripe and, unless you dig it out, you can’t tell it bears fruit or not just by its frail stem quivering above ground.
张译:Unlike nice-looking apples, peaches, and pomegranates, which hang their fruit on branches and win people’s admiration with their brilliant colours, tiny little peanuts bury themselves underground and remain unearthed until they’re ripe. When you come upon a peanut plant lying curled up on the ground, 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bears any nuts until you touch them. 杨译:it’s not like the apple, peach or pomegranate, flaunting their bright, beautiful fruits on their branches for all to see and admire. The peanut lies buried in the soil, waiting until it is ripe before letting people dig it up. If ever you come across a shy peanut plant you cannot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y nuts. You have to find them to be certain.
原文是十分地道的汉语表达,句与句之间几乎没有连接词。三种译本均使用了英语连接词和关系代词,使原本松散的句子,变得严谨和富有逻辑性,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此外,刘译和张译均采用了合译的方法,仅用两句就把原文三句长句译出。在句法上,都使用了较长的定语从句,使文章过于正式和书面化。而原文中这段话是父亲讲道理时说的,听众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如果采用正式和书面化的语言,会显得晦涩难懂,让人觉得父亲有卖弄学问之嫌,这与作者的原意背道而驰。而朱译把原文这段的三句话译成四句,使句法相对前两种译文更加简洁,通俗易懂,既符合作者的原意,又能让英文读者更加流畅自然地阅读译文。
2.3 修辞的翻译
在写作上,中国人喜欢用排比或平行结构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英语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翻译中,往往也不需要把所有的排比都一一对等的翻译出来。许地山在《落花生》中也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如何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和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式来达到原文中排比的修辞效果,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是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原文: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刘译:And then some went to buy seeds, some began to dig up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 and…
张译:…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杨译:Some of us bought seeds, some dug up the plot and others watered it.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句典型的排比句,用词简练,展现了孩子们说干就干,急切而忙碌的情景,语言节奏较快。张译采用了“v+ing”的形式,生动的传达了孩子们那种盼望花生早日成熟而积极行动的热火朝天的情景,节奏明快,非常有现场感。而刘译和杨译使用的是一般过去式,虽然形式对等,但是语势的传达效果上,略逊一筹。特别是刘译在语言上最为拖沓。原文中表动作的词“买种”、“动土”、“灌园”仅有两字,而刘译平均在4词左右,造成译文节奏缓慢,不能很好地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原作中排比的语势和强调的效果。
3 结语
翻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将信息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给读者提供了解异域文化的机会。据奈达“读者反应理论”,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应和需求,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无限接近于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以实现传达和交流信息的目的。本文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和修辞的翻译三个方面对进行对刘士聪,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翻译《落花生》进行对比赏析发现,尽管三个译本在这三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从奈达“读者反应理论”来看,三者都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需求,有效地帮助了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较好的实现了交流文化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均为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肖宇.中国翻译界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
[3] 贾慧.读者反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09.
关键词 《落花生》 奈达读者反映论 对比赏析 三个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1893-1941)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一个生活片段,文中父亲借小小的花生,讲述人生道理,深入浅出,寓意深远。全篇不过五百多字,语言朴实真切,流畅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深得读者喜爱。《落花生》的英译本很多,本文选取了翻译名家刘士聪,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三种译本。这三种译本普受好评,都较好的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自然流畅。但基于奈达“读者反应论”,从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与理解的角度出发,对比赏析这三篇译文,又各自呈现不同特点。
1 奈达的读者反映理论
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的“读者反映论”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我国翻译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与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他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主张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衡量译文的质量。认为一个译文的效用,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是否可以接受或理解译文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是要看目的语读者能否产生和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阅读反应。
2 《落花生》三种英译文对比赏析
笔者以目的语读者,即英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为出发点,以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为基础,就刘士聪(以下简称“刘译”),张培基(以下简称“张译”)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以下简称“杨译”)的三种译文分别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和修辞的翻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2.1 词汇的选择
词汇是组成文本的基础,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对译文的生成都是建立在对词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译者选词要考虑到,是否易于目的语读者在其本身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所以翻译中,对词汇选择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
例1.原文: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
刘译:Mother cooked the peanuts in a variety of styles
张译:Mother made quite a few varieties of goodies out of the peanuts
杨译:Mother made a variety of dishes using our peanuts
“食品”一词,刘译没有直接译出。张译采用“goodies”一词,而杨译选择了“dishes”。“goodies”一词在英美文化中多指甜食,而原文中并没有专指甜食,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容易让读者误解。相比较,刘译和杨译比较贴合原文。
例2.原文:花生可以制油
刘译:It is good for making oil
张译:Peanuts produce edible oil
杨译:They can be made into oil
原文“花生可以制油”中的油,刘译和杨译都译成“oil”,这个词在英语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常用来表示各种性质的油,如汽油,食用油,香精油。张译则译成“edible oil”(食用油),虽然张译更加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油的性质,但是太过于书面化,反而显得生硬。这句话是孩子对父亲提问的回答,是口语化的句子,直接用“oil”即可。
2.2 句法的运用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一特点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句法结构的零乱与松散。而英语则很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相应的翻译方法适当调整句法结构,使之更易为英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原文:这小小的豆子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他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对客人把他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他才能知道。
刘译:Unlike apples, peaches and pomegranates that display their fruits up in the air, attracting you with their beautiful colors, peanut buries its fruit in the earth. It does not show itself until you dig it out when it is ripe and, unless you dig it out, you can’t tell it bears fruit or not just by its frail stem quivering above ground.
张译:Unlike nice-looking apples, peaches, and pomegranates, which hang their fruit on branches and win people’s admiration with their brilliant colours, tiny little peanuts bury themselves underground and remain unearthed until they’re ripe. When you come upon a peanut plant lying curled up on the ground, 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bears any nuts until you touch them. 杨译:it’s not like the apple, peach or pomegranate, flaunting their bright, beautiful fruits on their branches for all to see and admire. The peanut lies buried in the soil, waiting until it is ripe before letting people dig it up. If ever you come across a shy peanut plant you cannot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y nuts. You have to find them to be certain.
原文是十分地道的汉语表达,句与句之间几乎没有连接词。三种译本均使用了英语连接词和关系代词,使原本松散的句子,变得严谨和富有逻辑性,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此外,刘译和张译均采用了合译的方法,仅用两句就把原文三句长句译出。在句法上,都使用了较长的定语从句,使文章过于正式和书面化。而原文中这段话是父亲讲道理时说的,听众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如果采用正式和书面化的语言,会显得晦涩难懂,让人觉得父亲有卖弄学问之嫌,这与作者的原意背道而驰。而朱译把原文这段的三句话译成四句,使句法相对前两种译文更加简洁,通俗易懂,既符合作者的原意,又能让英文读者更加流畅自然地阅读译文。
2.3 修辞的翻译
在写作上,中国人喜欢用排比或平行结构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英语中这种结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翻译中,往往也不需要把所有的排比都一一对等的翻译出来。许地山在《落花生》中也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如何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和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式来达到原文中排比的修辞效果,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是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原文: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刘译:And then some went to buy seeds, some began to dig up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 and…
张译:…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杨译:Some of us bought seeds, some dug up the plot and others watered it.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句典型的排比句,用词简练,展现了孩子们说干就干,急切而忙碌的情景,语言节奏较快。张译采用了“v+ing”的形式,生动的传达了孩子们那种盼望花生早日成熟而积极行动的热火朝天的情景,节奏明快,非常有现场感。而刘译和杨译使用的是一般过去式,虽然形式对等,但是语势的传达效果上,略逊一筹。特别是刘译在语言上最为拖沓。原文中表动作的词“买种”、“动土”、“灌园”仅有两字,而刘译平均在4词左右,造成译文节奏缓慢,不能很好地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原作中排比的语势和强调的效果。
3 结语
翻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将信息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给读者提供了解异域文化的机会。据奈达“读者反应理论”,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应和需求,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无限接近于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以实现传达和交流信息的目的。本文从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和修辞的翻译三个方面对进行对刘士聪,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翻译《落花生》进行对比赏析发现,尽管三个译本在这三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从奈达“读者反应理论”来看,三者都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需求,有效地帮助了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较好的实现了交流文化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均为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肖宇.中国翻译界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
[3] 贾慧.读者反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