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应用实质重于性质原则,可以有效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就必须加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本文就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形式也呈现出了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所经营的经济业务也随之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背景下,会计核算中各项工作在形式上也体现出经济实质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以此来保证企业经营情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实质重于形式理论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开展各项会计工作,而不是仅仅按照法律法规作为会计核算的唯一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不是说只遵循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工作,而是要在兼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保证经济实质和现实。就实质重于形式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关系而言,其就在于互相补充互相修正,通过相辅相成使得会计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就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作用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部分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从而容易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不够客观、不够真实等问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会计信息不客观、不真实问题,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核算内容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客观的反应。第二,促进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要补充和完善,其可以促进会计核算體系更加完善全面,进而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对于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实质性,进而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更加科学、正确、全面的进行决策,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可以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还可以促进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全面完善。基于此,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就必须加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下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资产、负债确认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 ,资产核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正确核算企业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资产确认方面应用并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在资产核算确认过程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基本准则方面。在企业中过往交易以及其他事项所构成的、由企业所控制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所有相关资源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企业实际拥有或者控制就是资产最突出的一大特点。其中所说的实际应用或者控制,就是指企业对资产具有对应的所有权和掌控权以及决策权。负债确认是会计核算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负债的确认就是指企业在过往的交易过程中,形成或者预期会给企业经济利益造成流失的现时义务。根据企业负债的概念属性,企业产品的售后应当属于企业不能在销售过程中确定的负债事项。
1、资产确认
就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确认工作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就在于,资产的承租方必须将融资租赁资产确定为企业的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并且该资产还要考虑预期收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体现法律形式的所有权。这样就可以使得资产确认与核算工作更加全面客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
2、负债确认
就比如说企业对售出的产品提供一年内的免费维修售后服务,而这项免费维修售后服务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对应的费用,但是这在法律层面上已经算建立起了企业向客户所承担的一笔债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多生产企业所销售出的产品都会产生一部分返修、维修的产品,而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就需要承担返修、维修等所对应的经济责任,这也属于企业的负债事项。因此,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企业需要确认该项负债,并且该项负债并不是或有或无的负债,而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负债。通过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负债的确认能够更加科学、全面,进而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二)在收入确认和审计业务方面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中,企业销售产品以及确认收入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法律形式上产品的所有权问题,而应该对于产品的风险和报酬转移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只有将重点放在产品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中,才能够促使收入确认更加科学准确。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审计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将会对整体的会计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管理者应该采用系统规范的审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收入确认
就比如企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已经从企业方转移向了购贷方,但是在此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收到产品销售的对应款项,在形式上企业也没有取得收入,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企业已经具备了收取款项的权利,并已经控制了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因此,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应该基于产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完全转移的基础上,只有风险和报酬完全转移才能确认收入。另外,在收入计量方面,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人员不应该将售后回购取得的资金作为当期的收入,而应该将其归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这样,会计核算的收入确认和计量能够更加准确、科学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收入情况,从而为会计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2、审计业务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有保证了审计业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要坚持实施求实,以业务的实质为核心内容,开展业务的审计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察,以此来体现审计业务的高效管理职能。
四、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目前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也得到了企业、政府的高度认可。但是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則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就外部问题而言,包括在会计教育过程中没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相关部门对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1、会计教育体制改革不深入
想要促进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加强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首先就应该加强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方面的会计教育。而就目前来看,在高校中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仍然还是注重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因此,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会计新知识心理念都没有充分掌握,这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良好应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应该建立在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如果缺乏相关监管制度以及法律法规,那么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也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这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合理有效应用容易产生影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和管理,所以在一些企业中存在滥用、错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问题。
(二)内部问题
现如今在企业会计实务实践过程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其应用也十分普遍和广泛,这都是由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保证会计工作真实性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有效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等。
五、解决对策
(一)深化会计教育体制改革
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比如可以增加教学案例和实验环节,以此来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对于在职会计从业人员要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提升教育,这样可以有助于其及时更新知识机构,进而有效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完善监督制度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只有合理的利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是可靠,如果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过分强调,那么就容易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此就需要相关会计部门加强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监管制度。这样就可以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判断标准。
(三)加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内涵,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及职业道德,促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六、结束语
在会计实务实践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其在保证会计工作真实性可靠性,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交易和事项的会计确认核算中,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重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实质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组织的管理职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形式也呈现出了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所经营的经济业务也随之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背景下,会计核算中各项工作在形式上也体现出经济实质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以此来保证企业经营情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实质重于形式理论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开展各项会计工作,而不是仅仅按照法律法规作为会计核算的唯一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不是说只遵循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工作,而是要在兼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保证经济实质和现实。就实质重于形式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关系而言,其就在于互相补充互相修正,通过相辅相成使得会计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就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作用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部分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从而容易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不够客观、不够真实等问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会计信息不客观、不真实问题,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核算内容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客观的反应。第二,促进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要补充和完善,其可以促进会计核算體系更加完善全面,进而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对于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实质性,进而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更加科学、正确、全面的进行决策,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的利益诉求,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可以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还可以促进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全面完善。基于此,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就必须加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下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资产、负债确认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 ,资产核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正确核算企业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资产确认方面应用并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在资产核算确认过程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基本准则方面。在企业中过往交易以及其他事项所构成的、由企业所控制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所有相关资源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企业实际拥有或者控制就是资产最突出的一大特点。其中所说的实际应用或者控制,就是指企业对资产具有对应的所有权和掌控权以及决策权。负债确认是会计核算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负债的确认就是指企业在过往的交易过程中,形成或者预期会给企业经济利益造成流失的现时义务。根据企业负债的概念属性,企业产品的售后应当属于企业不能在销售过程中确定的负债事项。
1、资产确认
就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确认工作来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就在于,资产的承租方必须将融资租赁资产确定为企业的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并且该资产还要考虑预期收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体现法律形式的所有权。这样就可以使得资产确认与核算工作更加全面客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
2、负债确认
就比如说企业对售出的产品提供一年内的免费维修售后服务,而这项免费维修售后服务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对应的费用,但是这在法律层面上已经算建立起了企业向客户所承担的一笔债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多生产企业所销售出的产品都会产生一部分返修、维修的产品,而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就需要承担返修、维修等所对应的经济责任,这也属于企业的负债事项。因此,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企业需要确认该项负债,并且该项负债并不是或有或无的负债,而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负债。通过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负债的确认能够更加科学、全面,进而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二)在收入确认和审计业务方面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中,企业销售产品以及确认收入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法律形式上产品的所有权问题,而应该对于产品的风险和报酬转移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只有将重点放在产品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中,才能够促使收入确认更加科学准确。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审计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将会对整体的会计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管理者应该采用系统规范的审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收入确认
就比如企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已经从企业方转移向了购贷方,但是在此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收到产品销售的对应款项,在形式上企业也没有取得收入,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企业已经具备了收取款项的权利,并已经控制了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因此,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应该基于产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完全转移的基础上,只有风险和报酬完全转移才能确认收入。另外,在收入计量方面,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人员不应该将售后回购取得的资金作为当期的收入,而应该将其归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这样,会计核算的收入确认和计量能够更加准确、科学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收入情况,从而为会计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2、审计业务
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有保证了审计业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要坚持实施求实,以业务的实质为核心内容,开展业务的审计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察,以此来体现审计业务的高效管理职能。
四、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目前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也得到了企业、政府的高度认可。但是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則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就外部问题而言,包括在会计教育过程中没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相关部门对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1、会计教育体制改革不深入
想要促进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加强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首先就应该加强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方面的会计教育。而就目前来看,在高校中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仍然还是注重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加强教育体制的改革。因此,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会计新知识心理念都没有充分掌握,这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良好应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应该建立在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如果缺乏相关监管制度以及法律法规,那么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也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这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合理有效应用容易产生影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和管理,所以在一些企业中存在滥用、错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问题。
(二)内部问题
现如今在企业会计实务实践过程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其应用也十分普遍和广泛,这都是由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保证会计工作真实性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有效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等。
五、解决对策
(一)深化会计教育体制改革
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比如可以增加教学案例和实验环节,以此来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对于在职会计从业人员要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提升教育,这样可以有助于其及时更新知识机构,进而有效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完善监督制度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只有合理的利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是可靠,如果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过分强调,那么就容易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此就需要相关会计部门加强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监管制度。这样就可以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判断标准。
(三)加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内涵,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及职业道德,促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六、结束语
在会计实务实践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其在保证会计工作真实性可靠性,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交易和事项的会计确认核算中,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重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实质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组织的管理职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