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金节: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长期专注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場的研究。现供职于奥神传媒集团,兼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上海证券报》和《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近日,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制造业PMI数据为50.1%,环比继续下跌,创出8个月的新低。这意味着当前的经济下行趋势仍未结束,上半年以“降息、降准”为核心的“稳增长”政策,并未起到实质性效果。在二季度GDP增速降至7.6%之后,如果PMI继续下行,三季度GDP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下半年“稳增长”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由此,对照近五个月的PMI数据的持续低位,应该应该渐渐明了,“稳增长”思路不应该过度依赖财政货币政策的继续扩张,而应该从提升经济效率的角度入手,大幅度减税、激活民间资本才是让中国经济重回佳境的正确路径。
今年初以来,随着增长压力加大、CPI也出现回落,政府确实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政策,前几个月新增贷款都也维持在相对高位。但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再也难以像2009年那般立竿见影,这次以扩张经济杠杆、提振投资的效力大打折扣。探究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是货币政策渐渐出现 “流动性陷阱”的特征,也就是低利率状态下,无论货币环境怎么宽松,也难以激发企业的投资活动和个人的消费欲望。由于前几年的天量信贷扩张,国进民退浪潮加剧,使得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不少领域陷入产能过剩的境地,以公共部门主导的投资扩张,也面临瓶颈突破的问题。而民间投资更是因为成本飙升、资产泡沫而进入实体经济的意愿十分低下。
二是政策刺激着力点过于依赖财政货币的数量扩张,而制度变革、市场化疏导工作进步迟缓。比如金融改革虽然在温州开始试点,但是并未有何实质性进展。再比如“新36条”颁布两年多了,至今依然只是停留在纸面,民间资本显然还没有看到重回实体经济的大好机会降临。
哪怕是一直被各界寄以厚望的减税政策,也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财政收入、税收依然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规模。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4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2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倍之多。可见,减税步伐有待进一步提速。
是的,世易时移,中国经济眼下所面临麻烦,远不同于之前了,经济增长的各种禀赋特征生变。之前,我们完全可以依赖丰满的人口红利、充沛的自然资源、较低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规模,以粗放式的投资、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
而如今,新生一代不可能再维持低工资水平,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时常警醒着经济转型大计,而货币存量M2与GDP之比已经接近200%,城市化经过这么多的高速成长,现在也到了认真总结教训的时刻。
这些因素的制约,都预示着中国经济不大可能重回过往的老路上,走向以创新带动效率,消费旺盛、民间活力四射的新路子上,才是保证经济迎来新一轮崭新增长周期的好办法。这一切,都要求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各项政策变革。而当务之急的,就是从大力度减税、有诚意地落实“新36条”开始。
近日,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制造业PMI数据为50.1%,环比继续下跌,创出8个月的新低。这意味着当前的经济下行趋势仍未结束,上半年以“降息、降准”为核心的“稳增长”政策,并未起到实质性效果。在二季度GDP增速降至7.6%之后,如果PMI继续下行,三季度GDP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下半年“稳增长”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由此,对照近五个月的PMI数据的持续低位,应该应该渐渐明了,“稳增长”思路不应该过度依赖财政货币政策的继续扩张,而应该从提升经济效率的角度入手,大幅度减税、激活民间资本才是让中国经济重回佳境的正确路径。
今年初以来,随着增长压力加大、CPI也出现回落,政府确实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政策,前几个月新增贷款都也维持在相对高位。但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再也难以像2009年那般立竿见影,这次以扩张经济杠杆、提振投资的效力大打折扣。探究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是货币政策渐渐出现 “流动性陷阱”的特征,也就是低利率状态下,无论货币环境怎么宽松,也难以激发企业的投资活动和个人的消费欲望。由于前几年的天量信贷扩张,国进民退浪潮加剧,使得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不少领域陷入产能过剩的境地,以公共部门主导的投资扩张,也面临瓶颈突破的问题。而民间投资更是因为成本飙升、资产泡沫而进入实体经济的意愿十分低下。
二是政策刺激着力点过于依赖财政货币的数量扩张,而制度变革、市场化疏导工作进步迟缓。比如金融改革虽然在温州开始试点,但是并未有何实质性进展。再比如“新36条”颁布两年多了,至今依然只是停留在纸面,民间资本显然还没有看到重回实体经济的大好机会降临。
哪怕是一直被各界寄以厚望的减税政策,也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财政收入、税收依然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规模。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4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2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倍之多。可见,减税步伐有待进一步提速。
是的,世易时移,中国经济眼下所面临麻烦,远不同于之前了,经济增长的各种禀赋特征生变。之前,我们完全可以依赖丰满的人口红利、充沛的自然资源、较低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规模,以粗放式的投资、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
而如今,新生一代不可能再维持低工资水平,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时常警醒着经济转型大计,而货币存量M2与GDP之比已经接近200%,城市化经过这么多的高速成长,现在也到了认真总结教训的时刻。
这些因素的制约,都预示着中国经济不大可能重回过往的老路上,走向以创新带动效率,消费旺盛、民间活力四射的新路子上,才是保证经济迎来新一轮崭新增长周期的好办法。这一切,都要求加快推进经济领域的各项政策变革。而当务之急的,就是从大力度减税、有诚意地落实“新36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