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因其与教学活动分离而被高校教育和管理者所忽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系统中最小、最稳固单元的宿舍,其育人功能慢慢凸显,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 内涵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29-02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体系和功能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文化现象,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界定,依据英国的泰勒、美国的克罗伯的文化概念理解,笔者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依附于大学生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它是由校园师生价值观、校园舆论、群体心态、制度文化等方面组成,它主要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以学生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为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追求健康、美好、温馨生活的重要表现和景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和根基;是学生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创新开拓、集体荣誉等的集大成者。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体系构架
大学生宿舍文化最基本的承载群体是教育管理者和被教育管理者,即学生政治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和大学生,他们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体系。大学生宿舍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次,大学宿舍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统一体,只有正确的把握和处理四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全面理解宿舍文化的内涵。首先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周围的环境以及宿舍内部的设施,它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外在的显形的文化状态。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成的核心,它包括被宿舍成员认同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思想意识等群体意识,其集中体现就是一个宿舍集体的整体风貌,它是宿舍文化的灵魂,是一种隐性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成的保障,它使宿舍文化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实践和体现,它主要包括以宿舍生活为中心的各种行为方式。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本功能
大学宿舍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教化和引导功能,教化和引导区别与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宿舍文化的教化和引导体现在宿舍文化是一种背景文化,学生生活在其中,无形的就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时间一长就会内化形成习惯与风格,因此,在学校形成的习惯与风格大多都会有宿舍文化的“影子”。二是凝聚和激励功能,如果宿舍文化能够被大家所认同,就会产生一种团结意识,形成向心力,就像粘合剂,产生凝聚力,也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约束和辐射功能。宿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发挥“软约束”的功效,除了对宿舍或者学校内部产生影响外,还会对社会有辐射作用,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典故表明了外在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提到环境创造人,进一步表明环境对于人格的形成的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者研究发现,环境在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行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人的个性是环境的影响、磨砺和熏陶形成的。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课堂讲授三观的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上升为实践,就依赖于校园生活和宿舍生活了。校园生活与宿舍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而言,宿舍环境对他们情感、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毕业后的日常行为方式,为人处事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很大程度受到了在大学期刊宿舍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学宿舍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学生的思想行为。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窗口”,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晴雨表”。为充分发挥其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特殊功能,当前,高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使宿舍文化由自发的盲目的活动向自觉的有组织的理性方向转变。
(一)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意思是做事情要学会“造势”与“布局”。建设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就是构建高品位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造势”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公寓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学生宿舍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在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而有效的工作。有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楼里配备了电视、报刊阅览室,开办了信息窗、服务窗等,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环境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宣传媒体的建设
媒体宣传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较大,因此要优化其正面宣传和繁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向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一些高校的学生宿舍主管部门创办了以学生宿舍管理和学生宿舍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中,以期建立起广大同学、宿舍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信息平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已在高校普及并为学生所喜爱,学生在网上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进公寓已是大势所趋,学生宿舍网络文化必将成为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现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通过校园网扩大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对住宿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网络育人、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 (三)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政治辅导员的师德在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成长的导师,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位政治辅导员都要用“美其言、慎其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
宿舍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开辟了学生交往的广阔天地,也会为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不同的层次,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提高的平台。
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学生遵章守纪,以健康的宿舍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了学生情操,从而营造出高雅的文化氛围,发挥了宿舍育人阵地的作用。
学生工作部门和公寓主管部门可以结合重大事件、纪念日,围绕特定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实施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援助失学儿童、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周末举办深受学生欢迎的跳绳比赛、足球赛、演讲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既活跃了学生的宿舍生活,又增强了宿舍内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对增加宿舍文化的活力,形成健康文明的宿舍风气,陶冶个人情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突出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作为宿舍的主人,是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宿舍是大学生的宿舍,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宿舍文化服务于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宿舍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都都与宿舍和校园生活密不可分。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需要靠每个人的智慧和美德去创造,团结友爱的宿舍文化需要靠每个人的真心去培育,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需要每个人用勤劳的双手去呵护。我们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宿舍成员的主体性,通过他们自觉的努力,自觉的建设,才能使宿舍文化建设走向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和属性,深刻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全面掌握指导宿舍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积极探索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围绕育人宗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 宿舍文化 内涵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29-02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体系和功能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文化现象,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界定,依据英国的泰勒、美国的克罗伯的文化概念理解,笔者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依附于大学生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它是由校园师生价值观、校园舆论、群体心态、制度文化等方面组成,它主要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以学生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为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追求健康、美好、温馨生活的重要表现和景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和根基;是学生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创新开拓、集体荣誉等的集大成者。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体系构架
大学生宿舍文化最基本的承载群体是教育管理者和被教育管理者,即学生政治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和大学生,他们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体系。大学生宿舍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次,大学宿舍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统一体,只有正确的把握和处理四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全面理解宿舍文化的内涵。首先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周围的环境以及宿舍内部的设施,它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外在的显形的文化状态。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成的核心,它包括被宿舍成员认同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思想意识等群体意识,其集中体现就是一个宿舍集体的整体风貌,它是宿舍文化的灵魂,是一种隐性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成的保障,它使宿舍文化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实践和体现,它主要包括以宿舍生活为中心的各种行为方式。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本功能
大学宿舍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教化和引导功能,教化和引导区别与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宿舍文化的教化和引导体现在宿舍文化是一种背景文化,学生生活在其中,无形的就会受到感染和熏陶,时间一长就会内化形成习惯与风格,因此,在学校形成的习惯与风格大多都会有宿舍文化的“影子”。二是凝聚和激励功能,如果宿舍文化能够被大家所认同,就会产生一种团结意识,形成向心力,就像粘合剂,产生凝聚力,也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约束和辐射功能。宿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发挥“软约束”的功效,除了对宿舍或者学校内部产生影响外,还会对社会有辐射作用,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典故表明了外在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提到环境创造人,进一步表明环境对于人格的形成的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者研究发现,环境在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行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人的个性是环境的影响、磨砺和熏陶形成的。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课堂讲授三观的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上升为实践,就依赖于校园生活和宿舍生活了。校园生活与宿舍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而言,宿舍环境对他们情感、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毕业后的日常行为方式,为人处事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很大程度受到了在大学期刊宿舍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学宿舍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学生的思想行为。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窗口”,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晴雨表”。为充分发挥其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特殊功能,当前,高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使宿舍文化由自发的盲目的活动向自觉的有组织的理性方向转变。
(一)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意思是做事情要学会“造势”与“布局”。建设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就是构建高品位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造势”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公寓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学生宿舍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在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而有效的工作。有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楼里配备了电视、报刊阅览室,开办了信息窗、服务窗等,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环境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宣传媒体的建设
媒体宣传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较大,因此要优化其正面宣传和繁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向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一些高校的学生宿舍主管部门创办了以学生宿舍管理和学生宿舍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中,以期建立起广大同学、宿舍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信息平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已在高校普及并为学生所喜爱,学生在网上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进公寓已是大势所趋,学生宿舍网络文化必将成为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现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通过校园网扩大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对住宿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网络育人、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作用。 (三)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政治辅导员的师德在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成长的导师,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位政治辅导员都要用“美其言、慎其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
宿舍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开辟了学生交往的广阔天地,也会为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不同的层次,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提高的平台。
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学生遵章守纪,以健康的宿舍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了学生情操,从而营造出高雅的文化氛围,发挥了宿舍育人阵地的作用。
学生工作部门和公寓主管部门可以结合重大事件、纪念日,围绕特定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实施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援助失学儿童、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周末举办深受学生欢迎的跳绳比赛、足球赛、演讲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既活跃了学生的宿舍生活,又增强了宿舍内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对增加宿舍文化的活力,形成健康文明的宿舍风气,陶冶个人情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突出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作为宿舍的主人,是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宿舍是大学生的宿舍,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宿舍文化服务于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宿舍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都都与宿舍和校园生活密不可分。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需要靠每个人的智慧和美德去创造,团结友爱的宿舍文化需要靠每个人的真心去培育,整洁有序的宿舍环境需要每个人用勤劳的双手去呵护。我们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宿舍成员的主体性,通过他们自觉的努力,自觉的建设,才能使宿舍文化建设走向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和属性,深刻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全面掌握指导宿舍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积极探索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围绕育人宗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