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观念越发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广大教师同仁在人文意识大张旗鼓的背后,却是对语文本身作为语言性学科的工具性的认识不足与渐渐忽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和发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人文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将语文教学搞成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的状况。课堂上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遨游于文学之海,学生由原先对语文课厌烦到现在爱上语文课。这是教改中出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但许多学生字音读错,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甚至有的语文课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后反映出来: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固然与考试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注重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其工具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必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感悟能力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渊”,更要“博”,仅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做到博才众学,触类旁通。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任务之一。因此,教师除了广泛涉猎,更要“整合”,自成一家,在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程序上不断提高,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有信息知识的量增,更要有“悟得”。要养成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洞察。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适时引导学生认真体验感悟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勾践的“卧薪尝胆”、孟子的“舍生取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屈原的忠君爱国、庄子的特立独行、李白的蔑视权贵、陶渊明的平和恬淡、鲁迅的深刻犀利……不一而足,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滋养。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兴趣入手,注意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在情感体验中,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自我的理解。
三、用辩证法指导新课标教材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把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的工具性的“知识点”和“能力模块”找出来,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扎扎实实地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比如,可以从课文中引出的问题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中确定有关阅读词句的知识点和理解词句、感悟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训练模块,从口语交际教材中确定口语交际的要求与方法,从习作教材中确定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要以文本为纽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开展深入探讨,借助文本传递的感情,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披文入情,使文本传达出的情感与学生触物的情感体验融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应注重人文性
首先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教材的人文性,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要尽量开放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广播、网络、广告、影视、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氛围、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素材。而要强调的是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切忌机械化和模式化,而要真正地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尤其对中部欠发达地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和发展。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一面,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人文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将语文教学搞成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的状况。课堂上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遨游于文学之海,学生由原先对语文课厌烦到现在爱上语文课。这是教改中出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但许多学生字音读错,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甚至有的语文课以牺牲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代价,来换取语文课堂的热热闹闹。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后反映出来: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固然与考试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注重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其工具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必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感悟能力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渊”,更要“博”,仅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做到博才众学,触类旁通。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任务之一。因此,教师除了广泛涉猎,更要“整合”,自成一家,在知识的广度和综合程序上不断提高,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有信息知识的量增,更要有“悟得”。要养成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洞察。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适时引导学生认真体验感悟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勾践的“卧薪尝胆”、孟子的“舍生取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屈原的忠君爱国、庄子的特立独行、李白的蔑视权贵、陶渊明的平和恬淡、鲁迅的深刻犀利……不一而足,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滋养。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兴趣入手,注意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在情感体验中,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自我的理解。
三、用辩证法指导新课标教材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把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的工具性的“知识点”和“能力模块”找出来,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学,扎扎实实地练,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陶冶。比如,可以从课文中引出的问题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中确定有关阅读词句的知识点和理解词句、感悟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训练模块,从口语交际教材中确定口语交际的要求与方法,从习作教材中确定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要以文本为纽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开展深入探讨,借助文本传递的感情,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披文入情,使文本传达出的情感与学生触物的情感体验融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选择应注重人文性
首先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教材的人文性,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要尽量开放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广播、网络、广告、影视、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氛围、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素材。而要强调的是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切忌机械化和模式化,而要真正地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尤其对中部欠发达地区,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