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一种较常见的教学活动,每一个老师都不希望学生对自己所教的课没有兴趣而昏昏欲睡,而是希望自己的课能让学生喜欢并且兴趣昂然,同样,这也是一名教师自我价值最好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活动;接受与参与;兴趣昂然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上课”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对上课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教师讲授功课,另一个是学生听老师讲课。从这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很明了的看出,上课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需要双方共同去合作的一个活动,而这个双方就是教师与学生,由此可见,上课不是老师一个人去完成的,只有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配合,教学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
一、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对学习的态度与认识处于一般的水平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要么是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想让孩子通过学校学一门技术,为将来工作作准备;要么是高考失利,曲线上大学的一种选择,这种情况决定着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不是非常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也是处于一种不高的层次。
2.兴趣广泛,个性较强,过早的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较早的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其中有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也有对自我的认识,个性较为张扬,不再单一的以老师的话为行为准则,与人相处自私心理、利已主义较明显,对事情的判断不是很成熟却有主见。
3.心理承受能力弱,依赖心强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多年来,造就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情况,全家的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现在的学生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但是学习的压力却也不是以前的学生能比的,在大的压力下,就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迎难而上,学得较好;一个就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感觉学习无望,对学习放弃,混日子。
二、老师应该始终不断的提高内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1.首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老师的看家本领,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基础,没有这一点的支撑,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作为老师要努力备课,充分预想,搞清楚所教学的内容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所教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能解决学生所需的大部分问题,让自己的课能如行云流水般的整体而连贯,而不是出现卡壳或断续,或经常出现无法解决学生所提问题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能学到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讲道理触类旁通,讲理论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并且充分而有效的课前准备也是向学生展现自己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体现自身学识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2.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一成不变的课堂,很难让学生兴趣昂然,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作出调整,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的改变,以及课堂内的讲台与课桌的布置,都可以作出一定的变动,变化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比如我们可以将面对面的讲桌与课桌临时调整成圈形或框形,把讲课变为一场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可以事先安排结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与小节目,以此来活跃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教学的内容。
三、做好教学工作的相关辅助工作
1.对学生要富有爱心,工作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不论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多么的娇贵,在家多么的受宠,老师对他(她)的关爱永远不会嫌多的,而且这种关爱有时反而会比家长对子女的关爱让孩子更易于接受。在涉及到学生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下降时,要多与学生一起查找原因,协助学生改正与提高,不能一味的斥责或批评。
2.注重点滴,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与良好的个人形象素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以此增强课堂上的吸引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传授知识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们主观意愿上想接近的朋友,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因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这不仅仅是把一堂课上好就可以的,而是要做足课堂以外的一些功课。具体来说,就是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词,文明的举止,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要持肯定而不是否定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学习弱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要加以关注,多表扬,“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还是有着其现实来源与意义的。
3.要善于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庭始终是教育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对学校的教育是个检验,也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动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络,双方及时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情况,保持教育的不间断性,可以监督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减少受到外界事物的不良影响,安心学习。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无论水平高低,能力强弱,只要用心去准备,用心去浇灌,用心去沟通,学生们一定会喜欢这个老师,喜欢他所上的课。
【关键词】教学活动;接受与参与;兴趣昂然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上课”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对上课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教师讲授功课,另一个是学生听老师讲课。从这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很明了的看出,上课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需要双方共同去合作的一个活动,而这个双方就是教师与学生,由此可见,上课不是老师一个人去完成的,只有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配合,教学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
一、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对学习的态度与认识处于一般的水平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要么是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想让孩子通过学校学一门技术,为将来工作作准备;要么是高考失利,曲线上大学的一种选择,这种情况决定着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不是非常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也是处于一种不高的层次。
2.兴趣广泛,个性较强,过早的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较早的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其中有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也有对自我的认识,个性较为张扬,不再单一的以老师的话为行为准则,与人相处自私心理、利已主义较明显,对事情的判断不是很成熟却有主见。
3.心理承受能力弱,依赖心强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多年来,造就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情况,全家的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现在的学生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但是学习的压力却也不是以前的学生能比的,在大的压力下,就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迎难而上,学得较好;一个就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感觉学习无望,对学习放弃,混日子。
二、老师应该始终不断的提高内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1.首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老师的看家本领,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基础,没有这一点的支撑,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作为老师要努力备课,充分预想,搞清楚所教学的内容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所教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能解决学生所需的大部分问题,让自己的课能如行云流水般的整体而连贯,而不是出现卡壳或断续,或经常出现无法解决学生所提问题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能学到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讲道理触类旁通,讲理论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并且充分而有效的课前准备也是向学生展现自己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体现自身学识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2.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一成不变的课堂,很难让学生兴趣昂然,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教学过程中作出调整,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的改变,以及课堂内的讲台与课桌的布置,都可以作出一定的变动,变化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比如我们可以将面对面的讲桌与课桌临时调整成圈形或框形,把讲课变为一场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可以事先安排结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与小节目,以此来活跃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教学的内容。
三、做好教学工作的相关辅助工作
1.对学生要富有爱心,工作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不论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多么的娇贵,在家多么的受宠,老师对他(她)的关爱永远不会嫌多的,而且这种关爱有时反而会比家长对子女的关爱让孩子更易于接受。在涉及到学生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下降时,要多与学生一起查找原因,协助学生改正与提高,不能一味的斥责或批评。
2.注重点滴,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个人魅力与良好的个人形象素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以此增强课堂上的吸引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传授知识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们主观意愿上想接近的朋友,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因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这不仅仅是把一堂课上好就可以的,而是要做足课堂以外的一些功课。具体来说,就是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词,文明的举止,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要持肯定而不是否定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学习弱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要加以关注,多表扬,“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还是有着其现实来源与意义的。
3.要善于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家庭始终是教育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对学校的教育是个检验,也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动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络,双方及时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情况,保持教育的不间断性,可以监督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减少受到外界事物的不良影响,安心学习。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无论水平高低,能力强弱,只要用心去准备,用心去浇灌,用心去沟通,学生们一定会喜欢这个老师,喜欢他所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