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围城》中人物形象的描写特征,说明钱钟书小说的描写手法独树一帜,以饱含激情的言词和形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从而达到反映社会、揭示现实之功效。
关键词: 《围城》肖像描写 比喻手法 想象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于1946年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1947年出版了单行本,以后又重印过几次。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对《围城》的研究也繁荣起来,从发表的几十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多是从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来评价,然而这种讽刺艺术的表现则是通过心理描写、性格刻画、抒情议论等体现的,但是,《围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人物的肖像描写。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一、以奇谲新颖的比喻形容某一特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用人以外的事物来比喻人身上的某一外部特征,是现实主义作家们惯用的手法。《围城》中无论是外貌还是体形,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都以幽默诙谐的比喻作以形象描述,从而使读者在一种哑然失笑的心境中领悟到一种荒谬丑恶的东西。作品中不乏此类例子。
“(苏小姐)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的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的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画成的。”(《围城》P2)
以上比喻是如此的形象,给人一种见在目前的感觉,更使人心中有一种厌恶的情绪产生。例中苏小姐是大家闺秀,她渴望有爱情,但有虚伪的故作矜持,对周围不屑一顾,以致蹉跎年华。她就如一件新做的衣裳,舍不得穿,锁在箱笼里,待要穿时拿出来,才发觉式样已经过时了。所以作者说她“不顶新鲜,带些干滞”的皮肤和已经不丰满“像方头钢笔画成的”“瘦硬身段”暗示了人物的遭遇。这些比喻是相当出色的,“方头钢笔”更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瘦,已经到了一种骨骼都已显现的地步,再加上肤色的干滞,就体现出她悲哀的处境。有了如此的比喻,作者似乎还不满足这种从具体到具体的比喻来刻画人物肖像,于是异乎寻常地用抽象来比具体了。
二、以其丰富巧妙的联想来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给人以清新诙谐之感。
联想是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的事物的思维活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钱钟书善于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物中找到别人未曾发现或难以发现的相似点,用联想到的事物加以比喻化,去体现人物的形象。
说话多而快,如果中听的我们则用“妙语连珠”,如果不中听或一般的我们就用“像唧唧喳喳的鸟”来形容。因此,在这“无法自控”与“多而快”这两方面有相似之处,钱钟书发觉了内在含义,发挥了自己神奇的联想进行比喻,一下子使人觉得形象且有趣,不得不佩服作者联想的丰富合理。
三、合理的夸张突出了人物的肖像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肖像描写并不是照相,也不是画像,没有必要从头到脚一一加以描绘。《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正是抓住人物的某一局部,用浪漫的笔法加以渲染和扩大,使其更加突出,更能表现该人物在作品中的地位和读者的要求和感受,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烙印。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含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围城》P22)
“要极省俭的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例中孙太太在这本书中是一位拮据不幸的女人,丈夫嗜赌如命,使她更为寒碜,正是由于生活的本身压迫就已经够可怜了,丈夫的爱赌,这对她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女人在那样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中是无能为力的,她也只能整天以泪洗面,由于长期如此,所以书中说她“眼睛红肿”,哭当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夸张的本意就是使某些东西在通过扩大或缩小过程中来加以凸显,以表现某种特性。在《围城》中作者通过夸张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形象,使他们美者更美,丑者愈丑。
四、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围城》中的肖像描写异常美妙,让人体味到一种美。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幽默笔法,趣味盎然的比拟,化静为动,给人造成了错觉后产生形象的美感。如果说肖像描写有如临摹,一般以静态描写为主,但钱钟书先生似乎不满足于一般的写法,许多地方采用比拟的手段,把人的外形特征置于动态中描写,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某人的长相本来不该如此,只是经历了一场地壳升降式的突变,才显得异乎寻常。
关键词: 《围城》肖像描写 比喻手法 想象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于1946年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1947年出版了单行本,以后又重印过几次。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对《围城》的研究也繁荣起来,从发表的几十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多是从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来评价,然而这种讽刺艺术的表现则是通过心理描写、性格刻画、抒情议论等体现的,但是,《围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人物的肖像描写。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一、以奇谲新颖的比喻形容某一特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用人以外的事物来比喻人身上的某一外部特征,是现实主义作家们惯用的手法。《围城》中无论是外貌还是体形,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都以幽默诙谐的比喻作以形象描述,从而使读者在一种哑然失笑的心境中领悟到一种荒谬丑恶的东西。作品中不乏此类例子。
“(苏小姐)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的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的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画成的。”(《围城》P2)
以上比喻是如此的形象,给人一种见在目前的感觉,更使人心中有一种厌恶的情绪产生。例中苏小姐是大家闺秀,她渴望有爱情,但有虚伪的故作矜持,对周围不屑一顾,以致蹉跎年华。她就如一件新做的衣裳,舍不得穿,锁在箱笼里,待要穿时拿出来,才发觉式样已经过时了。所以作者说她“不顶新鲜,带些干滞”的皮肤和已经不丰满“像方头钢笔画成的”“瘦硬身段”暗示了人物的遭遇。这些比喻是相当出色的,“方头钢笔”更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瘦,已经到了一种骨骼都已显现的地步,再加上肤色的干滞,就体现出她悲哀的处境。有了如此的比喻,作者似乎还不满足这种从具体到具体的比喻来刻画人物肖像,于是异乎寻常地用抽象来比具体了。
二、以其丰富巧妙的联想来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给人以清新诙谐之感。
联想是根据事物内在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外的事物的思维活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钱钟书善于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物中找到别人未曾发现或难以发现的相似点,用联想到的事物加以比喻化,去体现人物的形象。
说话多而快,如果中听的我们则用“妙语连珠”,如果不中听或一般的我们就用“像唧唧喳喳的鸟”来形容。因此,在这“无法自控”与“多而快”这两方面有相似之处,钱钟书发觉了内在含义,发挥了自己神奇的联想进行比喻,一下子使人觉得形象且有趣,不得不佩服作者联想的丰富合理。
三、合理的夸张突出了人物的肖像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肖像描写并不是照相,也不是画像,没有必要从头到脚一一加以描绘。《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正是抓住人物的某一局部,用浪漫的笔法加以渲染和扩大,使其更加突出,更能表现该人物在作品中的地位和读者的要求和感受,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烙印。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含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围城》P22)
“要极省俭的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例中孙太太在这本书中是一位拮据不幸的女人,丈夫嗜赌如命,使她更为寒碜,正是由于生活的本身压迫就已经够可怜了,丈夫的爱赌,这对她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女人在那样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中是无能为力的,她也只能整天以泪洗面,由于长期如此,所以书中说她“眼睛红肿”,哭当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夸张的本意就是使某些东西在通过扩大或缩小过程中来加以凸显,以表现某种特性。在《围城》中作者通过夸张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形象,使他们美者更美,丑者愈丑。
四、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围城》中的肖像描写异常美妙,让人体味到一种美。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幽默笔法,趣味盎然的比拟,化静为动,给人造成了错觉后产生形象的美感。如果说肖像描写有如临摹,一般以静态描写为主,但钱钟书先生似乎不满足于一般的写法,许多地方采用比拟的手段,把人的外形特征置于动态中描写,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某人的长相本来不该如此,只是经历了一场地壳升降式的突变,才显得异乎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