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党中央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15-02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下的又一人类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发展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进而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在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时代。
  高校是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生态文明培育的重要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中起着引领和助推作用。而深入开展生态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是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根本前提。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和牢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1.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命题,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因此,培养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和牢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是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决策者的生态文明理念、实践者的生态文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扬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2.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迫在眉睫。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这就急需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丰富和充实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人、塑造人的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下更好的发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功能。所以,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在的新内容、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十九大不仅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清单。因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平等观教育、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1,2]。但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文明伦理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3,4]。而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通过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进而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性、紧迫性,从而帮助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2.生态文明内涵教育
  生态文明内涵教育包裹生态哲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内涵教育,让大学生理解、掌握生态文明内涵。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观点,进而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3.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当前,我国在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认真组织大学生学习我国的生态法律法规,提到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通过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与创新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两个阶段安排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完全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同时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学科建设
  学校要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学科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强度。全面系统地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的教学体系中,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生态理论和生态道德水平,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此外,要拓展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渠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2.以新媒体为手段,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
  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必须突破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活动形式。应当以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媒体、新技术”。将抽象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响呈现出来,营造一个沉浸式的教学互动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新媒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信息传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并将传统课堂与新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教育问题。在进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同时,要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内容。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校园专题活动为载体,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通过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建设
  生态文明是美丽校园建设的灵魂。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同时要以生态管理学原理为指导,创新高校管理制度,进而营造出生态文明的大学精神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科教文汇,2016,349:17-18.
  [2]蒙秋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何京玲,杨小军.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J].环境教育,2017,(1-2):76-80.
  [4]汪金英,權莉.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问题[J].安顺学院学报,2016,18(5):28-30.
  通讯作者:陈淼,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
其他文献
[目的]:①研究砒霜(As2O3)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表征;②研究As2O3纳米粒子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与传统的剂型亚砷酸(As2O3注射液)进行比较;③研
【摘要】对于旅游学与旅游教育间的关系,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所谓的旅游学就是以旅游现象为基础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活动,旅游学的发展历史不到百年,旅游学属于一种知识体系,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强了对旅游学方面的研究力度。对于旅游学与旅游教育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两者的内容与意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文章就对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旅游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文化负载词可分为生态、典故、社会、宗教和语言等文化负载词 5 类。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毛泽东诗词的许渊冲译本和赵甄陶译本为例来分析其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目的论  【课题成果】项目来源:武汉东湖学院“赴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于英语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改革的力度,教育部所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对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进行了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国考”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都有一定的增加,同时,《保教知识与能力》和面试对于学生教育的教学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在这样的条件下,英语教育专业的教法类课程要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评价,还有
【摘要】中国边境高校地处教育资源优势,在俄语课与外教资源的引进上有着其他地区高校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那么我们在这种优势的助力下应该对本身俄语教学体系做出哪样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将这种优势利用到极致来培养更多更好的俄语人才呢?笔者身为边境高校黑河学院任教10年的俄语教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边境高校;地缘优势;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承担着科研及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08-02  当前,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
【摘要】高校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认知和判断,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能动性,本文分析阐述了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及提升效能感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12-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倡导以社会需求、岗位需求为目标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房地产市场营销》是高校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内容集中在房地产影响原理与实践方法的讲解中,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影响理论,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为培养专业的房地产营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以《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为基础,阐述相关课程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就业导向;房地产
【摘要】易班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平台,为高校师生定制了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平台。文章探析通过“易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借助“易班”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易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