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迈好入学第一步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u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理念上产生了一种共识:在孩子告别了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以后,步入具有学习任务的小学生活,作为一名起始年级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从而形成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呢?这就迫切需要老师对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孩子加以创造性的引导,帮助他们迈好入学的第一步。
  
  一、重视健康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良好的情感能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情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尤如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这个时期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教师有责任通过情感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中,情感是最敏感、最脆弱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情绪波动,都是因为他内心世界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所导致的。因此,遇到开学初,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小学生活,不愿上学的情况,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明白,现在你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对父母、对幼儿园老师的依恋同样可以转移到你的身上。
  
  二、重视新生的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喜欢小学生活的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会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当然,一年级新生的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孩子的实际,适应孩子的性格和爱好。
  教师应多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恐惧感,积极进取,通过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
  在实施成功教育中,教师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积极鼓励的语言,可使一年级的新生把它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是能干的小学生,我一定能做得很好”的积极健康心理状态,为小学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培养一年级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冲突发生时的适应性,二是辨别、分析并做出决策的能力。孩子之间的冲突,通常是因为个体主观意识摩擦引起的,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每一个低年级的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一阶段。解决冲突的有效办法是让孩子之间进行语言情感交流,相互告诉对方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的心理感受如何等。这种将情感与解决问题综合起来进行的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并对孩子的认知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认为,一位合格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工具,通过他们自己的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做裁判来评判谁对谁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更何况儿童必须经历相互之间的冲突,为将来面对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教师面对是非争论特别多的一年级新生,我认为,更多的是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发生矛盾的双方,让他们想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办法。只有这样,才不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且使他们获得协作的成功感。同时,让他们明确自己已经是小学生,应当担任的责任感和约束感。
  辨别、分析、决策问题的能力指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化的方案。每个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教师应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他们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应享有的权利。
  
  四、新生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
  
  孩子到了小学,面对着一群新的伙伴,要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必须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自我中心性”是六七岁孩子的典型特点,这是由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他们在认识和适应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从自身考虑问题造成的。这种现象使他们不懂得体贴他人,不能善解人意,很难适应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不能够分享与合作,我们要干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移情(移情,即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训练,培养孩子善解人意。这样,可以让孩子理解、体谅、关心他人,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受欢迎的人,迈好入学的第一步。
  2、为学生与同伴交往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的。教师应多为一年级新生与同伴的交往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明白,在集体活动中,随心所欲是无法实现自己愿望,无法与其他同学结为伙伴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在集体生活中的反复实践,他们才会明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而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3、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应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包括顺利地加入某个集体活动,对同学表示赞扬和支持,恰当地解决冲突等等。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倾听。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对方陈述自己的观念,也就掌握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只有在倾听中,双方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被动和侵犯的方式。
  应该承认,每一个孩子进入小学生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了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加以创造性地引导,每个孩子都会走好入学的第一步。
其他文献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多、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明确目的,讲究实效  多媒体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流于形式,为技术而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引起哪些变化?教师在课前的
期刊
好奇心和兴趣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主要心理因素。地理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的学科,也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激发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设疑问,借疑增趣    设“疑” 恰当,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洋流类型”时,先讲两个小故事并设下
期刊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课堂互动方式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时地选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思想政治课涉及的概念
期刊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等特点。生物教学非常注重直观性和形象性,将电教媒体运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网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可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
期刊
〖教材分析〗  《帮帮残疾人》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三个活动主题。这一活动主题分为“他们不容易”和“我能为你做什么”两个部分。旨在通过模拟、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  2、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了解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  3、增进对残
期刊
常听有些老师感慨地说: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果真如此么?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相比,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耳闻目睹的东西繁杂而多样,他们的内心世界犹如一个色彩缤纷的海洋,无所不有,无所不想。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对外界许多事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再加上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普及,又滋长了他们任性、自私、贪图享乐的坏习气,他们聪明机灵却缺乏吃苦
期刊
一、要认清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各类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有利于“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验教学,也有助于促进教育综合改革。  我校实验室管理是从学校工作的整体出发,以“服务于教育,发展于需要,一切为了育人”为指导思想,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启动器。如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修订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单纯教学的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以“权威者”
期刊
一、课改现状    经过近三年的新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树立了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角色,学生的学习方法正向新课程要求迈步,特别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同时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面对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和探究,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关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来共同促进新课程改革。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社会、家长评价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仍然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动词短语、短语动词这两个概念,学生在使用中常常相互混淆、区分不清,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  动词短语,从句法上讲,是与名词短语同时并存于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成份。它可以是一个限定动词,如:He runs very fast. 也可以是一个非限定动词,如:To see it is one thing, to do it is another thing. 它可以是一个单个的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