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好地理的催化剂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心和兴趣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主要心理因素。地理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的学科,也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激发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设疑问,借疑增趣
  
  设“疑” 恰当,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洋流类型”时,先讲两个小故事并设下疑问。故事一:1492年,哥伦布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和裴迪南之命,携带着送给中国皇帝的图书,率领87名水手,乘三艘海船从西班牙港口巴罗斯出发向西方向航行,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的西印度群岛,然而他却没有按原路返回,这是当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图。(指图)请同学们思考:哥伦布选择这样的航线,利用了哪几种类型的洋流?故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在直布罗陀海峡戒备森严,但德军潜艇还是关闭了发动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了严密设防的海峡,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严重损失。德军潜艇是怎样通过海峡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页,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上面的问题。经过讨论,学生灵活地掌握了洋流的成因和分类,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直观,增添情趣
  
  生动、形象的地理事物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好素材。课堂上教师及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将学生陌生的实物或模型带进课堂,或放映一段录像,观看景观画片,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真实形象,再引入新课,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记忆。例如,在讲解“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两个概念时,把平时收集的有关“地面上的本初子午线和赤道标志”的文章及照片介绍给学生,增添情趣,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从感观上有确切的认识,并产生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在讲述等高线知识前,先向学生出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然后说:“这是解放军行军打仗时使用的那种等高线地形图。图上的圈圈、画画有的表示山头、凹地;有的表示山脊、山谷;有的表示陡崖。你们想学会看这种地形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问题提出以后,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都睁圆了眼睛,静静地专心听讲,连平时很淘气的学生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临下课时,再把图挂出来,学生们运用刚刚学会的判读地图的方法,认出了各种不同的地形,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三、巧用游戏,“学玩”结合
  
  针对学生的好动、好玩、爱做游戏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巧用游戏,让学生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参与教学,给学生“钥匙”,要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大门,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灵活的地理知识,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做到精讲多练,从而学得扎实、深刻,达到真正的高质量。记得在讲到莫桑比克海峡时,我把学生编成“好奇舰队”,说:“今天我们的船来到了‘摸三鼻给海峡’,同时大家摸三下自己的鼻子,大家看,船就要靠岸了,你们猜猜看,岸上的人长得什么样?那儿的风景如何?好,咱们上岸去考察考察”。于是我拿出地图、画片等教具,像一个导游把大家带进畅想的境界,知识的海岸。通过“学、玩”结合教学,让学生总是上完这课盼下节课。
  
  四、讲究“评价”技巧,激活地理教学
  
  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鲁姆说:“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教师应该热情地予以肯定和赞扬,使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体验后,就会有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的强烈愿望。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使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之间有追求知识的同频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共鸣;既有教师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输出,又有学生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深刻领悟的信息反馈。教师与学生彼此心心相印,水乳交融,达到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最佳境界。实践证明,凡是受到教师关心、信任和鼓励的学生,往往因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提高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之切,才能知之深。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想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地理也不再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地理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中学生对地理已难以激发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加之,新的地理课本,有的内容过于浅显,过于生活化,教师教而无劲,学生食而无味;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开始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发掘出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综合舞台,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舞台。  最近,我在教学中借鉴了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有帮助,这种教学方法叫做三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设置疑问激发学生
期刊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1、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尤其是我们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能体会到利用一些计算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说到“网络”“Internet”更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因为它无论在哪个领域似乎都运用到了Internet,它的出现给我们的
期刊
利用教科书上的直观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手段之一,新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直观教材,而不是课文的无所谓的补白,它能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欲望。下面我就从新教材中的插图、地图、制表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新教材中插图的释读与运用  我们在课堂上讲到跟教科书插图有关的教材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进行教学,它能帮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现象产生形象的、正确的观念。为促使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是学校及学校教师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近期笔者与十几位教师进行了座谈,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共识,概括起来“十个字”,那就是对学生要“引导、关爱、保护、尊重、激励”。现简述于后,以期与诸君共同研讨。    一、引导    引导,主要指教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
期刊
地图与插图,一直是地理课文中多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的信息含量很大,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多方面的内容,在考试中,图像题目常占很大的比例。正因为它们的信息含量大,使得不少学生在读图像时有无从下手、摸不清头绪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图像教学,减少和消除学生的畏图心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一、熟知地图三要素,弄清图的内容  地图三要素是地图的语言,读懂了这些语言,我们才能知道一幅图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时间性、对抗性、协同性、针对性、紧张性、适应性等特点的运动竞赛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全面掌握熟练准确的基本技术,还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家认为,技能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比赛环境影响较小,故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因素。即是说:“同一个人、一个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于心理上的原因,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比赛效果。”故现代运动训练,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为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使思品课上得有感情色彩,就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一、创设情境    思品课课文是通过人物形象,特别是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和少先儿童的模范行为来感染教育学生的,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以情感人的。成功的思品课的首要前提之一是
期刊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多、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明确目的,讲究实效  多媒体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流于形式,为技术而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引起哪些变化?教师在课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