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京剧,你会想到什么?是爷爷奶奶散步时手中拿着的收音机里传出的咿咿呀呀,还是在电视上看到就会转台的老年人节目?
前央视女主持人马瑛瑛选择了京剧作为创业项目,并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京剧,为京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80后马瑛瑛起初也对京剧无感。她从来没有完整地听过一出戏。2007年年底马瑛瑛入职央视时,却被安排到戏曲频道工作。
大段京剧唱段和听不懂的胡琴锣鼓显得异常刺耳,马瑛瑛刚开始工作时很不适应。为了完成撰稿、采编、剪辑,她经常独自在机房彻夜工作,为一句戏文查阅大量资料。
在戏曲频道,马瑛瑛的第一职务是编导。工作要求她走到后台,走近演员,并把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马瑛瑛受到很多触动,对京剧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反感、抵触,到欣赏、喜爱,慢慢沉醉其中。
在和京剧朝夕相处的7年间,马瑛瑛有感动,也有失落。有一次,她连续主持了10场演出,结果发现台下的观众80%是重复的。戏迷的热心让她感动,他们喜欢京剧,就算听过一百遍,也依然愿意来;但除了这些观众,没有别的人懂这场剧了吗?
京剧演员练功极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长久的勤奋练功,才能换来台上的片刻惊艳。马瑛瑛敬佩京剧演员执著的精神,她觉得,这样的一群人值得被大众认识,京剧这门艺术不该就此没落。
“外界可能不知道,如今京剧行业的80后、90后演员都很优秀,但因为宣传没有做好,包装、推广没有到位,大众对京剧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京剧老了、过时了’的状态下。”马瑛瑛觉得京剧是一个宝库,它的服装、化妆、说唱、舞蹈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正等待有人将它充分挖掘。
于是,她决定辞职,去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京剧重新“活”起来。
百多年前备受追捧的舞台艺术,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早已和时尚绝缘。想要真正弘扬京剧文化,必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2014年,马瑛瑛创办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提出“时尚京剧”的概念。
这一年,程砚秋的儿子找到马瑛瑛,希望她能帮忙筹办程砚秋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这是一次让京剧走进大众视野的好机会,马瑛瑛决定做一场高规格的主题活动。她邀请了演员、奥运冠军、企业家等出席,并要求每一位参会者着正装或礼服,节目表演、艺术展、酒会、晚宴等活动一应俱全。这场充满时尚元素的纪念晚会最终取得极佳的传播效果,好评如潮。
马瑛瑛认为,那些抱怨“听不懂”京剧或嫌弃京剧“唱得太慢”的人大部分没有进剧院看过京剧,他们不感兴趣是因为并未真正接触过京剧。而马瑛瑛要做的就是打破京剧的门槛,让更多门外汉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
在此基础上,马瑛瑛提出了“京剧+”的概念,不断创新京剧演出形式。“如果今天我面对的是一群喜欢街舞、不喜欢京剧的年轻人,我会试着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止是街舞,芭蕾、歌剧乃至说唱等诸多艺术形式,都被她运用到了“京剧+”创作中。
在2018年北京时装周“亮相·王府井”的开幕大秀上,马瑛瑛团队携手十多位新锐设计师,共同呈现了一场跨界演出。开幕秀选取《定军山》《天女散花》《三岔口》《贵妃醉酒》《火判》《霸王别姬》六折经典折子戏作为背景,一个个经典的京剧角色随着梦幻的灯光、激越的鼓点和悠扬的琴音惊艳登场,让全场观众沉醉其中。
从最初将京剧和各种时尚元素融合演绎,到集中开发原创IP,马瑛瑛团队陆续推出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LUXSHINE》、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东方邂逅西方》等一系列时尚京剧主题品牌,先后登陆美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舞台和秀场,证明东方的古老京剧也可以引领世界潮流。
除了创新表演形式,马瑛瑛通过线下比赛、线上票选的方式挑选了一批优秀的京剧青年演员,并加以包装推广。2019年,马瑛瑛带领团队进驻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北京前门天乐园大戏楼,成功打造出全球首家国粹京剧体验馆,票选出来的“京剧明星”在这里驻场演出。体验馆面向大众售票,演出上座率达80%以上,观众平均年龄不足25岁。
马瑛瑛团队还形成了时尚京剧主题摄影、时尚京剧主题教育、时尚京剧主题研学和时尚京剧衍生产品等多业态布局。通过将京剧和主题餐厅、摄影艺术、文化产品结合,马瑛瑛正式开启了“京剧+”的产业化经营。
日益扩大的商业规模并没有让马瑛瑛迷失方向,内容创新始终是她工作的重心。她坚持输出优质原创内容,利用综艺、直播、短视频等对外推广,从而保证“京剧+”的旺盛生命力。
如今,马瑛瑛的团队已获得众多海内外客户订单,累计服务过华为、阿里、福克斯、迪士尼等百余家国内外名企。在海外举办的京剧主题表演更是场场爆满。在法国戛纳演出时,戛纳市长听着《贵妃醉酒》泪流满面。他告诉马瑛瑛,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他觉得很美,很感动。那一刻马瑛瑛坚定了信心,她会和团队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将属于京剧的美好和感动带向全世界,让更多人爱上京剧。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 王晨冰 [email protected]
前央视女主持人马瑛瑛选择了京剧作为创业项目,并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京剧,为京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京剧过时了吗?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80后马瑛瑛起初也对京剧无感。她从来没有完整地听过一出戏。2007年年底马瑛瑛入职央视时,却被安排到戏曲频道工作。
大段京剧唱段和听不懂的胡琴锣鼓显得异常刺耳,马瑛瑛刚开始工作时很不适应。为了完成撰稿、采编、剪辑,她经常独自在机房彻夜工作,为一句戏文查阅大量资料。
在戏曲频道,马瑛瑛的第一职务是编导。工作要求她走到后台,走近演员,并把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马瑛瑛受到很多触动,对京剧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反感、抵触,到欣赏、喜爱,慢慢沉醉其中。
在和京剧朝夕相处的7年间,马瑛瑛有感动,也有失落。有一次,她连续主持了10场演出,结果发现台下的观众80%是重复的。戏迷的热心让她感动,他们喜欢京剧,就算听过一百遍,也依然愿意来;但除了这些观众,没有别的人懂这场剧了吗?
京剧演员练功极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长久的勤奋练功,才能换来台上的片刻惊艳。马瑛瑛敬佩京剧演员执著的精神,她觉得,这样的一群人值得被大众认识,京剧这门艺术不该就此没落。
“外界可能不知道,如今京剧行业的80后、90后演员都很优秀,但因为宣传没有做好,包装、推广没有到位,大众对京剧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京剧老了、过时了’的状态下。”马瑛瑛觉得京剧是一个宝库,它的服装、化妆、说唱、舞蹈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正等待有人将它充分挖掘。
于是,她决定辞职,去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京剧重新“活”起来。
為传统行当注入新生命
百多年前备受追捧的舞台艺术,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早已和时尚绝缘。想要真正弘扬京剧文化,必须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2014年,马瑛瑛创办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提出“时尚京剧”的概念。
这一年,程砚秋的儿子找到马瑛瑛,希望她能帮忙筹办程砚秋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这是一次让京剧走进大众视野的好机会,马瑛瑛决定做一场高规格的主题活动。她邀请了演员、奥运冠军、企业家等出席,并要求每一位参会者着正装或礼服,节目表演、艺术展、酒会、晚宴等活动一应俱全。这场充满时尚元素的纪念晚会最终取得极佳的传播效果,好评如潮。
马瑛瑛认为,那些抱怨“听不懂”京剧或嫌弃京剧“唱得太慢”的人大部分没有进剧院看过京剧,他们不感兴趣是因为并未真正接触过京剧。而马瑛瑛要做的就是打破京剧的门槛,让更多门外汉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
在此基础上,马瑛瑛提出了“京剧+”的概念,不断创新京剧演出形式。“如果今天我面对的是一群喜欢街舞、不喜欢京剧的年轻人,我会试着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止是街舞,芭蕾、歌剧乃至说唱等诸多艺术形式,都被她运用到了“京剧+”创作中。
在2018年北京时装周“亮相·王府井”的开幕大秀上,马瑛瑛团队携手十多位新锐设计师,共同呈现了一场跨界演出。开幕秀选取《定军山》《天女散花》《三岔口》《贵妃醉酒》《火判》《霸王别姬》六折经典折子戏作为背景,一个个经典的京剧角色随着梦幻的灯光、激越的鼓点和悠扬的琴音惊艳登场,让全场观众沉醉其中。
从最初将京剧和各种时尚元素融合演绎,到集中开发原创IP,马瑛瑛团队陆续推出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LUXSHINE》、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东方邂逅西方》等一系列时尚京剧主题品牌,先后登陆美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舞台和秀场,证明东方的古老京剧也可以引领世界潮流。
要艺术,也要商业
除了创新表演形式,马瑛瑛通过线下比赛、线上票选的方式挑选了一批优秀的京剧青年演员,并加以包装推广。2019年,马瑛瑛带领团队进驻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北京前门天乐园大戏楼,成功打造出全球首家国粹京剧体验馆,票选出来的“京剧明星”在这里驻场演出。体验馆面向大众售票,演出上座率达80%以上,观众平均年龄不足25岁。
马瑛瑛团队还形成了时尚京剧主题摄影、时尚京剧主题教育、时尚京剧主题研学和时尚京剧衍生产品等多业态布局。通过将京剧和主题餐厅、摄影艺术、文化产品结合,马瑛瑛正式开启了“京剧+”的产业化经营。
日益扩大的商业规模并没有让马瑛瑛迷失方向,内容创新始终是她工作的重心。她坚持输出优质原创内容,利用综艺、直播、短视频等对外推广,从而保证“京剧+”的旺盛生命力。
如今,马瑛瑛的团队已获得众多海内外客户订单,累计服务过华为、阿里、福克斯、迪士尼等百余家国内外名企。在海外举办的京剧主题表演更是场场爆满。在法国戛纳演出时,戛纳市长听着《贵妃醉酒》泪流满面。他告诉马瑛瑛,虽然听不懂中文,但他觉得很美,很感动。那一刻马瑛瑛坚定了信心,她会和团队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将属于京剧的美好和感动带向全世界,让更多人爱上京剧。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 王晨冰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