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酒话”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年轻人的拍摄现状稍有了解,但要说点什么,确实诚惶诚恐。
  想来想去,只能说几句酒话—“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临墙,推倒胡床。旁观拍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说了,一笑了之;听了,一笑了之。
  看到许多年轻人的照片,准确地说感受是有大喜也有隐忧:从形式到内容,整体水平相当高,与时代同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在这些难能可贵的成绩与收获的背后,我们亦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社会环境对年轻人有着其潜移默化作用。他们从众、他们追风,他们身上有太多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早熟的”责任……很多片子看上去和我们这些长期淫浸其中的摄影人拍摄的几乎没有区别。缺少青春的朝气,缺少自由的个性,缺少放飞的心情,缺少自己青涩与不成熟的世界。要知道,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是大学生。
  在我心里,大学就是阳光灿烂,青春洋溢;大学就是个性张扬,无拘无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梦想。大学生当然是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成长;大学生也应该可以随意尝试,可以标新立异;可以失败,可以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在近期看到的照片,让我们大家都看到了明显的不同—除了层级上的提高外,在这些图片的背后有了情绪的探索,有了个性的思考,有了心灵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有了作为大学生自身的观看与视角,有了自己的拍摄手法以及理念上的诉求—我们终于看到了代沟。
  我以为,这是决定性的突破与进步,他们不再“早熟”,不再担负着过多的还不应该属于他们的责任;他们率性而为,他们自由表达与展现,他们真正成为了大学生。当然,这些片子还不够多,也可能还不够好,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当是非专业大学生摄影的一个方向。
  生命不是录音带,不能抹掉重录,逝去便是永远。大学生活多么美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要对得起你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其他文献
三星NX系列数码相机是最早进入APS-C领域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三星数码相机凭借三星公司在电视、手机等领域的综合技术实力不断推出高科技实用性产品,2012年推出的NX1000就是这类产品的典型代表。  即时分享  拿到三星NX1000后,最吸引眼球的应该是模式转盘上的Wi-Fi模式,当下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开始使用手机拍摄,人们之所以选择手机拍摄并不是因为它的像质出众,而是因为它拥有相机无法比
期刊
富士公司在2012年发布了旗舰可更换镜头相机X-Pro1,时隔不久,取消了光学取景的富士X-E1又隆重登场,短时间内连发两款中高端可换镜头微型相机,可以看出富士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笔者在试用了富士X-E1后,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归纳出来与大家分享。  X-Trans CMOS  2012年初,富士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影像传感器,并命名为X-Trans CMOS,与传统CMOS传感器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前者
期刊
晚秋时节,笔者拿到了佳能发布的第一台无反光镜可换镜头微型相机EOS M,此时的中国北方大都进入落叶时节,笔者带着它前往正值气候较为怡人的马来西亚拍摄,几天的拍摄下来让我对小巧的EOS M有了更多的认识。  源自IXUS  佳能的第一款可换镜头微单相机EOS M体现了佳能在小型相机上的一贯审美风格,沿袭了源自IXUS方中带圆的框架感,这已经是佳能的经典造型了。EOS M套机包含两支镜头,不得不说的是
期刊
2012年11月18日,结束了短暂的“哈药”之行,本刊编辑又应邀来到有中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绥化市。  绥化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文化发展也齐头猛进,特别是在摄影领域更是干劲十足。以绥化市摄影家协会刘忠泽为主席的领导班子,以辛勤的工作和极大的热情,把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团结在一起,让地区摄影风声水起。  此次本刊绥化影友联谊会吸引了300多位热心的影友,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场面其乐融融。交流中不仅有热
期刊
上官高翔:  你好!  作为一个一直用镜头关注乡村教育的摄影人,能看到在浮华年代、浮躁环境中,有后生也能深入乡村把镜头对准懵懂求学的孩子们,并准确摄取了这群孩子的天真好学的面貌,让我深感欣慰。  科技的发展,让拍摄简便易得。当今,是一个人人都想拍照、时时都在拍照、事事都被拍照的年代。读图时代让我们每天不得不阅读大量的图片,以往图片的新鲜与赏心悦目的效应,被不断累加的图像稀释了,眼睛终归变得麻木。 
期刊
乔治·伊斯曼生于1854年7月12日,幼年是在纽约州北部尤提卡地区的华特维尔村度过的。5岁时,他父亲把全家迁到了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本来父亲是想在这里建一所伊斯曼商业学院,但突如其来的不幸降临这个家庭 ……父亲意外病故,留下一个陷入财务困境的四口之家。  这时家庭花销越来越难以支撑,而且一个姐姐还有严重的身体残疾,这使得乔治·伊斯曼在14岁时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寻找一份能给家庭带来一些收入的工作。他
期刊
对于青年摄影,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摄影,本刊一直给予关注。在2005年和2010年,本刊分别推出高校摄影教育的相关专题,集中呈现了国内外摄影专业院系学生的影像实践和现状。今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大学生,以及他们拍摄的照片,与以往仅局限于专业摄影院系的学生有所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注目非摄影专业学生所拍摄的照片。  摄影数码化所带来的便捷拍摄,让拍照几乎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关注当代,就
期刊
“生命的存在如此庄重,命运这般吊诡,源于生存、生活的深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飞逝、空间的变迁而异化,反被永恒的影像,嵌入‘存在的神情’里。”这是陕西摄影师李泛最近在曲江西安美术馆的展览《生命之重》前言的一段文字,100余幅超过一米的影像,也是李泛多年来“西部影像四部曲”的一个汇总与精选。  从大凉山彝族聚居地苏祖博坦到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李泛的脚步不可谓不远。而从摄影本身的因素来考量,李泛的影像
期刊
中国摄影:你的西部系列,主要包括哪几组重要的作品?  李泛:主要是西部影像四部曲,总的题目是《存在的神情》。第一个系列是彝人,在近八年的时间里,我一共去过20多次。然后是塔吉克,喀什的高台民居其实是包含在这个过程中的,我拍摄了大量的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图片,现在喀什的老民居已经拆掉了。然后是云南的基督徒,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我想重新命名为“云南乡村信仰”,这个系列主要是集中在云南的茨中拍摄的。其实基
期刊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照片要能震撼观众。接着就是要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把新闻与艺术联系在一起。”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对亚洲感兴趣最早是源于1986—1987年在亚洲第一次比较密集的旅行。后来他供职于一些著名的杂志社如《明镜周刊》、《时代杂志》、《STERN》和《德国国家地理》等,直到90年代末期他才有了较多的时间在远东进行自己的创作,这些创作最终都以摄影集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