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沃土上美的耕耘者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马立康,回族,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美术教师,从教三十余年。他的国画作品在教育系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屡次荣获一等奖。1998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称号;2013年,荣获“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弥渡县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白州文化名家”称号。
  大理州剑川县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有着浓厚的尊师重道之风,历来诗书画人才辈出,马立康就出生在这里。从小就喜欢画画的马立康,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师从赵有恒等名家,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和系统训练,掌握了国画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基本功。1988年8月,马立康毕业后被分配到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任教,开始了他三十余年的美术教师生涯。
  以身作则,以人为本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各种新思潮、新理论冲击传统教育方式,素质教育理念开始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然而,美术课程依然被边缘化。刚刚走上讲坛的青年教师马立康每周一个班只有一节课,一个星期仅有四五节课。也就是在1988年,弥渡一中初中部开始招收第一届定向高寒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班,马立康被任命为民族班的班主任。于是,初出茅庐的他开始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尝试。
  少数民族初中班是当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难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减免学费,学生每个月还有15元的生活补助。担任首届民族班的班主任,马立康感到责任重大。众所周知,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萌芽阶段,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地方,面对新环境的孤独与迷茫,都需要老师耐心的疏导和引领,这对于初涉讲坛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马立康利用美术教师的优势,首先带领学生对教室进行美化,在墙上张贴亲手书写的名人名言和活泼向上的图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出了第一期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其次,对学生在宿舍里被子的叠放和物品的摆放情况,清洗衣服鞋袜等卫生习惯,马立康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的管理方法使从小无拘无束在山野里长大的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最后,在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马立康注重班风、学风建设,组建班委会,选出学习小组长,完善值周制度。班级文化和班风、学风建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就是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养成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马立康深知,良好的班级文化和班风、学风建设对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是十分重要的。他一开始就从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和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入手,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举措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同行的肯定。
  从第一届到第四届定向民族初中班,从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马立康一共担任了12年的班主任。那时候,民族班的学生都来自高寒山区半山区,交通不便,为了家访,马立康用双脚走遍了弥渡的山山水水,直到弥渡一中撤销了初中,他又开始担任高中民族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学生的头疼脑热、同学间的矛盾纠纷,都要亲自处理。在班级活动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尊重和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应该遵循的原则。这一点,马立康做到了。
  美育为主,全面发展
  美育是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哲学家卡西尔也指出:“正是审美经验的这一特性,才使艺术成为人文教育体系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艺术是一条通向自由的路,是人类心智解放的过程,而人类心智解放则是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小学美术课的任务是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尽可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问题,马立康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就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化发展是马立康的首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弥渡坝子青山环抱、气候温暖、物产丰饶,有四季皆绿的田野,是著名的蔬菜之乡,触目青山绿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河淌水”的地方,是美丽动人的歌舞之乡。引导孩子们感受家乡之美、大自然之美,是马立康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从而欣赏美、创造美,真正进入审美领域的第一步。马立康深知,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美术教师应该具有大美术意识,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如语文课里的诗歌、散文有意境之美,數学有逻辑之美,物理、化学、生物有理性之美等。审美的领域是无限的,因而美术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引导学生最终成为拥有审美能力的人,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马立康能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很多山区学校因为师资匮乏,学生基本没有上过美术课。一开始马立康先让学生画一些平面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然后教学生用直线、曲线和点进行填充,使这些平面图变成立体的,或者填入一些不同形状的色块使图形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用简单有趣的简笔画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造型,再慢慢地进入构图、色彩等领域。对于要考美术专业的学生,他就严格地进行素描、构图、透视、色彩等训练。马立康教的学生,有很多考入当时的大理师范学校的美术班,成为小学美术老师;有一些考入了四川美院等大中专院校的美术专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无处不在,无论是班级黑板报还是学校的宣传板,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完成一期黑板报需要组稿、排版、书写、插图等一系列工作。一期合格的黑板报,无论内容的选择,标题的书写,题图、插图的描绘,以及色彩的搭配都需要精心设计。这是训练学生选材、书画、排版多方面能力,特别是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马立康对黑板报非常重视,耐心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学生通过设计制作黑板报学到了知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提高了审美能力。为了使学生学会欣赏美,认识美的深刻内涵,马立康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讲座,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画,在对经典名画的赏析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以及美的本质特征,学会欣赏美,进而创造美。学校每年两次的校园师生书画摄影展和现场书画竞赛,更是提升了师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1998年8月,马立康辅导的学生参加“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有一人获得了美术一等奖,有两人获得了美术二等奖,有一人获得了书法三等奖;2009年10月,在巨人杯“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有一人获得了硬笔书法二等奖,有两人获得了毛笔书法三等奖。
  扶贫攻坚,关注民生
  2017年,因政府抽調,学校选派,马立康加入了弥渡县扶贫攻坚工作的队伍。扶贫攻坚政策是我党的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千秋的,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这项浩大工程必然要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方能完成。有生之年能够投身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对于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来说,是幸运的。这次的脱贫攻坚战绝不像过去一样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而是责任到人的实实在在的精准扶贫,精准到一个家庭,一个具体的人,目标明确,责任清楚。
  作为一名扶贫队员,马立康被分配帮扶属于弥渡县半山区的弥城镇新庄村委会一家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户人家男主人70多岁,女主人也年近70,都是体弱多病;儿子有精神疾患,40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媳妇。一家人靠几亩薄田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连起码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他们家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墙体开裂,一间厨房更是歪梁倒壁,瓦片摇摇欲坠,根本遮不住风雨。同样是在农村长大的马立康,虽然因家访和写生,走过许多山区乡村,但是看到如此贫困的家庭,依然感到触目惊心,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当务之急,是先把快要倒塌的厨房修好,经过测算,大约需要三千多块钱,马立康当即拿出四千块钱修好了厨房。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这户人家又建好了三间砖混结构的房子,终于告别了危房。
  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马立康还陆续帮助他们种植车厘子等果树,又养了毛驴和骡子,种植了辣椒、黄萝卜等可以及时出售的蔬菜。教学之余,马立康每月都要往他们家跑几趟。在他的耐心帮助下,这户人家有了较稳定的收入,终于脱了贫。由于表现出色,他被学校评为“扶贫攻坚先进个人”。通过脱贫攻坚,马立康对弥渡山区的民生状态有了切身体会,对党的政策的必要性也有了充分的认识。马立康深知只有那些真正认识和了解民间疾苦,有悲悯之心与大爱之举的人,才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山水寄情,丹青抒怀
  马立康的故乡剑川县,自古以来就是一方文化沃土,诗书画名家数量之多,书画作品之多在大理州首屈一指,特别是近现代更是名家辈出,如文化巨擘赵藩,政治家、书法家周钟岳,作家杨苏,当代画家寇元勋、杨郁生等。喜爱画画的马立康无不受到影响,每次回剑川老家他都要虚心请教前辈画家,家乡的山水田园都是他写生的广阔天地。一晃三十多年,弥渡已然成为马立康的第二故乡。弥渡县也是乐舞之乡,一首《小河淌水》享誉世界;《十大姐》《蜜蜂采花》等花灯歌舞闻名遐迩;滇西谚语“到了弥渡,不想媳妇”,也说明弥渡物产丰富,生活富足,山美水美人更美。马立康走上美术教师岗位后,利用节假日或家访和扶贫攻坚的机会,走遍了弥渡的山山水水,大量写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也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
  三十年来,马立康对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不断进行研习探究,在充分汲取前辈大家艺术养分的同时进行不懈的探索实践。原本就勤于笔耕的他,画技日进,很早就走出了临摹和写实的窠臼,山水画达到了“心有山水、胸有丘壑”的艺术境界。在创作的自由国度里,他挥洒自如,佳作迭出,在州内甚至省内都小有名气。
  从1986年起,马立康先后在《美术》《国画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云南教育》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画作一千余幅。2013年他接受大理电视台“采风”栏目专访,拍摄完成“笔尖下的大理”节目,还多次被《旅游散文》《新大陆》《边疆文学》等刊物作专题或专版介绍。他的国画作品也在教育系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屡次荣获一等奖。三十年来,马立康不问结果,只问耕耘,但教育沃土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无一不印证着他的辛勤付出。1998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称号;2013年,荣获“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弥渡县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白州文化名家”称号。
  ◇责任编辑 邱 艳◇
其他文献
课题: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但该内容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环节,是学好化学非常有用的工具,贯穿化学学习的始终,对学生后面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能加深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深层理解,降低酸碱盐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难度等。笔者十分重视化合价概念理解过程的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典型化合物的形成,知道元素化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能真正彰显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孙绍振说:“文本解读与写作脱离,两者成为‘油’与‘水’的关系。”课堂阅读重在理解,忽视运用;写作训练以运用为主,理解为辅。要让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以读促写”
期刊
教育中,教师会用各种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奖励一方面发挥着它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奖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奖励的心理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了名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揭示了奖励的心理机制。他在箱里放一只饥饿的白鼠,当白鼠按到杠杆时,装置便投下一粒食物。白鼠很快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获取食物的方法,而且按压速度越来越快。白鼠形成了操作
期刊
基于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题学习这一内容逐步融入实际教学中,同时也通过实践论的方式展示了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的七个课题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启发其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里,笔者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题学习中的造桥选址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挖掘其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使学
期刊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能将人脑内部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呈现,将放射性思维图式化,并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广泛运用于中学英语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绘制多样化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发散源是发散性思维的起始点,是思维框架的中心。准确地锁定发散源,可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上更为轻松迅捷,也使文章的阅读更具逻辑感,使学生在整个英语阅读过程更为愉悦。鉴于此,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
期刊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乃成功之母”,笔者认为“成长乃成功之母”。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绘制自己人生历程的成长曲线,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不断延展的。成功是短暂的、离散的、瞬间的,是成长曲线上的一个个点。它是由曲线生长出来的,也将延续出后续无数个点,是曲线上亮丽而又普通的点。但凡有追求的人,都想早日成功,殊不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健康的成长从孩提开始  刚刚出生的婴儿开始不断
期刊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历年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科学思维是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关键能力。本文中,笔者以“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复习课为例,探索在复习课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课例分析  (一)分析原因,归纳概括  科学思维是基于客观事实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期刊
一、教材特点    1.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  本套教材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即语言在滚动循环过程中逐步递进,在滚动中积累语言,在循环中提高语言。如,三年级下册学习字母,要求学生达到认读水平;四年级上册要求达到字母书写(Read and write板块)并开始练习简单的句子书写(每课一句);四年级下册加大书写力度,在Read and write板块既书写前三册出现的重点词汇
期刊
当下,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面对中考和升学的双重压力,在初三备考时,担心复习时间不够用,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于是不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复习教学中“满堂灌”“满堂讲”的现象依然风行。然而,据部分初三教师反馈,这样备考不仅“枯燥乏味”,更是“消耗精气神”。甚至,有教师反映,一到初三,他们就自乱阵脚,讲课零零散散,作业布置随心所欲,更有甚者,自认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灵动、和谐的,这当中肯定少不了智慧教师的妙语连珠,更少不了在教师引领下的学子数学思维的大放异彩.当然,想要培养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学生,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置必得尤为重视,只有精心打造这个“过程”,才能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从而给学生提供相对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展开富有智慧的讨论,并发扬独立思考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