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看《毛选》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持编辑了四卷《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他不时回顾过去的著述,谈论新近的文章,且多有评点。这既是梳理自己的思想心路,也难免拨响波澜壮阔的历史心曲,还涌动着回应现实需求的政治心潮。
  “血的著作”
  1964年3月24日,薄一波等人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说到全国正在掀起学习《毛选》热潮,毛泽东的回应别出一格:“《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所谓“血的著作”,指《毛选》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是“逼”出来的,写文章是为总结阐发中国革命在浴血奋斗的曲折过程中,党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因而,《毛选》的理论观点是付出巨大牺牲才换来的。
  这个基本定位,不是偶然之思,为毛泽东反复谈及。他第一次明确讲这个看法,是1956年9月10日在中共八大预备会上:“我们有了经验,才能写出一些文章。比如我的那些文章,不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因为没有经验。所以,那些失败、那些挫折,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没有那些挫折,我们党是不会被教育过来的。”此后还讲,中国革命“经历过好几次失败,几起几落,栽了跟头,遭到失败,受过压迫,这才懂得并能够写出些东西来”。
  也因为此,毛泽东对自己的一些重要观点格外珍惜。1954年3月,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给中共中央来信,提出要在英译本《毛选》中删去《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头两段内容,理由是其中“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论断,“并不适用于英国”,而且“会给我们在美国的同志招致很多困难”。毛泽东没有同意,让人在回复中表示,“该文件中所说到的原则,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需要作什么修正,如果不合适英美读者,该文“可不包括在选集内”。
  “《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斯诺说,不久前他在日内瓦参加了一次“北京问题专家”的学术会议,其中辩论的一个问题是,《矛盾论》是不是对马列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毛泽东接过话头回答:“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實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又向什么地方去。”不久,他甚至极而言之地说:“我只有一篇好的——《实践论》,还有点用。”
  在毛泽东心目中,哲学在一切学问中居于最高地位,他明确讲过:“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
  毛泽东本人对哲学理论有很深刻的研究和深切的运用。在延安开始总结土地革命时期“左”倾路线错误时,他不是纠缠于一些事件的是是非非,而是告诫人们,犯错误的主要原因不是缺少经验,而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为纾解当时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疙瘩,他在1937年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一下子牵住了提高认识水平、促进思想转变的“牛鼻子”,起到一通百通的作用。
  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更为看重自己的论著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独创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最先关注的就是《实践论》。他让人把这篇文章译成俄文在苏联《真理报》发表,随后又安排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并特意叮嘱,《人民日报》发表后的次日,要配发苏联《真理报》1950年12月18日发表的编辑部评论《论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一文。苏联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向自信和挑剔,他们评价的《实践论》,毛泽东比较在乎。当然,这也反映他对《实践论》的自信。
  毛泽东评判其哲学论著,心中还有一个参照。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都是哲学大家,在他们面前,毛泽东从不造次。1961年12月5日会见委内瑞拉外宾,对方谈到自己家里挂了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画像,毛泽东说:“我的画像不值得挂。马克思写过《资本论》,恩格斯写过《反杜林论》,列宁写过《谈谈辩证法问题》,他们的画像是应该挂的。”当然,毛泽东也并非觉得自己在哲学上完全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1965年1月14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马克思讲了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改造,说从来的哲学家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我抓住了这句话,讲了两个认识过程,改造过程(指《实践论》)。单讲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就自由了?没有实践证明嘛,必须在实践中证明。”把《实践论》放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史上来衡量,毛泽东认为是有独到贡献的。至于讲辩证法的《矛盾论》,他觉得超过前人的地方不明显。
  “这要看后人,几十年后怎么看”
  毛泽东是一位立足现实实践的政治家和永远面向未来的理论家,对旧著有时候显得不那么以为然,实际是渴望根据新的实践写出新的东西,于是他常说:“有些文章应该再写,把新的东西写进去。”
  大体从1959年起,毛泽东便生出一个心结,想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理论总结。1959年辞去国家主席职务,他讲的一条理由,就是腾出更多时间去研究理论问题。
  事实上,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做理论创新的事情,但他总感到做得不够理想,他感慨自己:“人老了,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写出些什么东西来”;也埋怨自己:“像《资本论》《反杜林论》这样的作品我没有写出来,理论研究很差”。有外宾问他有没有新的理论著作打算发表,毛泽东说:“可以肯定回答现在没有,将来要看有没有可能,我现在还在观察问题。”
  上面这些想法和心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对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后著述的看法,从而使《毛选》第五卷的编辑工作一再延宕。1960年出版《毛选》第四卷时,就同时编了一本《毛选》第五卷的初稿,收入毛泽东1949年至1957年的著述。但毛泽东没有管它,放在那里一直没看。1964年6月8日,陶铸、李雪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出版《毛选》第五卷,毛泽东回答:“那没有东西嘛!”
  毛泽东是有终极情怀的人。他偶尔也会把自己的著述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得出的评判另有一番趣味。1965年1月9日会见斯诺时,斯诺说他相信毛泽东著作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毛泽东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能驳你,也不可能赞成。这要看后人,几十年后怎么看”,“现在我的这些东西,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东西,在一千年以后看来可能是可笑的了。”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家庭延伸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在大数据时代,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迫切面临着由碎片型向整体型、由应急型向预防型、由管控型向参与型、由粗放型向精细型,以及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的五位一体的变革.对此,应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需要重新认真审视一下传统的教育理念、质量标准和运行规则。本文通过借鉴ISO9000标准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考察,阐述高等学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是股份制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其战略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在对各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股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然后用委托代理理论、
“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重要。”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的一席话道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国上市公司问题很多,主要原因
旅游策划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型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衔接旅游策划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旅游策划市场实际项
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在短短的6年里,已在新会市的银行业界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及经营特点。 本文描述了广东发展银行新会支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并透过新会银行业的竞争特点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