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预习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学生课前预习后不但能更高效更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而且会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效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即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从“读、查、思、记”这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常用来激发学生预习热情的形式有:诵读型、表演型、合作型、讨论型、练习型、上网查资料型等。
【关键词】语文预习 自学能力 终身学习 独立自主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战争中也有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军队打仗要备战,学习亦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
预习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课。”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在精读指导前,得先让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教学理论:以学定教。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必须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师教,每一个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自学开始,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课前预习不但能更高效更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而且会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效率。预习了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课就会主动,就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中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即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无疑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突破口。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预习。要么走马观花,粗略的读一读课文;要么丢了西瓜抓芝麻,查一查生词,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以为这便是预习,根本不知道预习的目的,更没有预习的方法。结果,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预习与不预习半斤八两。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养成了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作为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基本方法,使预习收到实效。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一般从“读、查、思、记”这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预习。
一、读
读的形式很多,有速读、默读、朗读等。一篇新课文,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老师的要求及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形式进行阅读。特别强调尽量选择朗读,因为它可以训练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名篇、美文,更应反复吟读,领会词句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另外,要提醒学生不能忽视了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以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二、查
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如作者、作者的其它作品,本文的写作背景等。对于文言文,则要求学生通过查《古汉语词典》,和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力争对文中的每一个实词都能了解意思。这样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既帮助理解要学的新课文,又温习了以往学过的知识。
三、思
“学者先要会疑”,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试试能否在老师讲解之前求得一个初步的答案,这对训练思维能力极有好处。而思考中所确定的自己理解上的疑难点,恰恰是自己的学习重点。课上,可以通过对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讨论,师生互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四、记
在前面读、查、思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心到、眼到、口到还不够,手也必须要到,边读边用笔在文中做圈点批注。可以用符号标出生字生词、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或中心句;可以针对文中自己最有感触之处,在课文空白处把自己的感悟记下来;也可以把看了课文以后想到的问题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喜欢用各种彩笔做记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利用预习让学生首先学会对课文圈点批注。因此,老师可以事先与学生商定常用的记号方式,相对固定使用,在书上做标记、眉批、旁注等。
以上几点,如果落实好了,不仅可以有效指导学生预习,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不过,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往往是放在课外的。所以,对于一些贪玩的学生来说形同虚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改变学生预习无力、无味的情况,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采取预习形式,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和厌倦,增强预习的兴趣,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下面介绍几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用来激发学生预习热情的形式:
(一)诵读型
适用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乃至背诵。课上再进行朗读比赛,检查预习效果。我在教学《春》、《安塞腰鼓》等课文时就采用了这一预习形式。事实证明,学生的朗读、背诵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熟知课文,走进文本,激化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形象思维的能力。
(二)表演型
就是让学生通过表演,预先感触情景,对课文有关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我预先布置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表演。其余学生做点评者,对表演者加以评论。让全体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体味课文中最能体现主人公特点的词句。在不知不觉的情、知渗透中,他们快乐地预习、学习,又在“乐学”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
(三)合作型
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小学时期对老师的依赖性使他们很难自主地去完成预习任务。所以,有时我会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组长,明确预习任务,并责任到人。上课时提问检查一个组的一两个同学,如果预习不到位,该组在教授下一篇新课时,必须放学后留在学校,完成预习任务后再回家。此种方法我一般用于教学相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如《鱼我所欲也》、《出师表》等。经过努力,这种“共生圈效应”促进了学生自觉预习习惯的养成。
此外,还有讨论型、练习型、上网查资料型等等。
另外要说明的是,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考查,考查必须要认真,真正收到预习的实效。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反复地对学生进行强调、训练,直到习惯的养成。
如果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预习,就能逐步自主确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增强自觉性和自信心,品尝到探索的乐趣。教师若把这种状况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则无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一步!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
【关键词】语文预习 自学能力 终身学习 独立自主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战争中也有句名言:“不打无准备之仗。”军队打仗要备战,学习亦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
预习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课。”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在精读指导前,得先让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教学理论:以学定教。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必须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师教,每一个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自学开始,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课前预习不但能更高效更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而且会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效率。预习了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课就会主动,就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中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即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无疑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把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突破口。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预习。要么走马观花,粗略的读一读课文;要么丢了西瓜抓芝麻,查一查生词,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以为这便是预习,根本不知道预习的目的,更没有预习的方法。结果,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预习与不预习半斤八两。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养成了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作为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基本方法,使预习收到实效。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一般从“读、查、思、记”这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预习。
一、读
读的形式很多,有速读、默读、朗读等。一篇新课文,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老师的要求及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形式进行阅读。特别强调尽量选择朗读,因为它可以训练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名篇、美文,更应反复吟读,领会词句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另外,要提醒学生不能忽视了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以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二、查
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查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如作者、作者的其它作品,本文的写作背景等。对于文言文,则要求学生通过查《古汉语词典》,和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力争对文中的每一个实词都能了解意思。这样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既帮助理解要学的新课文,又温习了以往学过的知识。
三、思
“学者先要会疑”,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试试能否在老师讲解之前求得一个初步的答案,这对训练思维能力极有好处。而思考中所确定的自己理解上的疑难点,恰恰是自己的学习重点。课上,可以通过对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讨论,师生互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四、记
在前面读、查、思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心到、眼到、口到还不够,手也必须要到,边读边用笔在文中做圈点批注。可以用符号标出生字生词、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或中心句;可以针对文中自己最有感触之处,在课文空白处把自己的感悟记下来;也可以把看了课文以后想到的问题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喜欢用各种彩笔做记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利用预习让学生首先学会对课文圈点批注。因此,老师可以事先与学生商定常用的记号方式,相对固定使用,在书上做标记、眉批、旁注等。
以上几点,如果落实好了,不仅可以有效指导学生预习,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不过,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往往是放在课外的。所以,对于一些贪玩的学生来说形同虚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改变学生预习无力、无味的情况,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采取预习形式,让学生不感到枯燥和厌倦,增强预习的兴趣,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下面介绍几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用来激发学生预习热情的形式:
(一)诵读型
适用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乃至背诵。课上再进行朗读比赛,检查预习效果。我在教学《春》、《安塞腰鼓》等课文时就采用了这一预习形式。事实证明,学生的朗读、背诵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熟知课文,走进文本,激化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形象思维的能力。
(二)表演型
就是让学生通过表演,预先感触情景,对课文有关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我预先布置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表演。其余学生做点评者,对表演者加以评论。让全体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体味课文中最能体现主人公特点的词句。在不知不觉的情、知渗透中,他们快乐地预习、学习,又在“乐学”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
(三)合作型
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小学时期对老师的依赖性使他们很难自主地去完成预习任务。所以,有时我会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组长,明确预习任务,并责任到人。上课时提问检查一个组的一两个同学,如果预习不到位,该组在教授下一篇新课时,必须放学后留在学校,完成预习任务后再回家。此种方法我一般用于教学相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如《鱼我所欲也》、《出师表》等。经过努力,这种“共生圈效应”促进了学生自觉预习习惯的养成。
此外,还有讨论型、练习型、上网查资料型等等。
另外要说明的是,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考查,考查必须要认真,真正收到预习的实效。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反复地对学生进行强调、训练,直到习惯的养成。
如果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预习,就能逐步自主确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增强自觉性和自信心,品尝到探索的乐趣。教师若把这种状况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则无疑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一步!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南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