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斌(科学课教师):阅读——引孩子走进科学
阅读在科学探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文本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则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课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 阅读激趣,引入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科书在每个主题单元的首页编写了“引言”,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并指明该单元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对“引言”的阅读、讨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单元学习。如在《我们吃什么》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解决问题。
师:我们吃的食物中有什么?请打开小信封,你就可以揭开他们的秘密了!
(1) 粮食类主要含哪些营养呢?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 为什么把鱼、肉、蛋、奶、豆归为一类呢?(因为它们主要含有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呢?
(3) 油脂类呢?
(4) 蔬菜、水果类呢?
(生阅读资料,寻找答案)
师:如果再给你一些天然食物,你能否按它们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分类呢?(行,没问题)会了,真会了!那我们就来一个比赛吧,看哪个最先完成。(进入分类活动)
二、 通过阅读研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对比性实验,这些对比性实验单靠学生讨论设计,或教师演示讲解都很难使学生明白在每项对比性实验活动中,什么是变化的(不同的),什么是不变的(相同的),很难真正理解对比性实验的操作方法。其实,《科学》教材对这些对比性实验介绍得非常清楚,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对比性实验时,可先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独立阅读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这样行吗?”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弄清“变量”和“不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审视自己和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修正、改进,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现在,很多科学课教师已经认识到科学课中阅读的重要及其特点,在教学中,往往着力于引导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和分析,逐步领悟到科学家对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技术与数学方法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无疑,这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
张蓓(数学课教师):让孩子们会读数学书
数学教师应努力引导孩子爱读数学书,会读数学书,让孩子们逐步能主动地借助母语,走进数学的王国,而不是仅仅把数学课本当作数学习题册。
在数学课内主要让孩子们读什么?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读课本里关于各种数学概念的表述,读各种公式定理及关于其形成的阐述。引导学生总结并与书本上的结论对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书本上的文字对照,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课前用数码相机在校园周围拍摄了篮球架、三角形屋顶、自行车、自行车棚架、角手架、路灯等一组有三角形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都有三角形,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先让学生自我归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有关文字,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理解了“围成”的含义。
第二,读数学文化史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经历和成就。如,在讲圆的周长时,可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读教材中有关圆周率的来历、有关的数学家、相关的数学著作等资料。
第三是读有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的文字材料、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我阅读讨论。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材料,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数学教师还应从课堂拓开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读数学小故事、数学万花筒、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数学发展史等科普类读物,再延伸到让学生独立撰写数学日记,如《数学游戏与欣赏》《数学娱乐问题》……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在阅读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阅读要动口,要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阅读要动手,动笔圈画、动手操作、动笔演练;对重点难点内容尤其要字斟句酌,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把阅读后的所思所想写成文章。
孙沁园(品社课教师):在品社课中,解读“诗意”
苏教版六年级品社课文中有《隔海相望》一课,这是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理类型的品德社会课型,如何帮孩子更好地记忆台湾与大陆的地形位置关系,理解台湾海峡的地形特点,我借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中,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愁思之重,前三个意向偏重生离死别的家愁,而后一个意向升华为忧国忧民的愤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这句诗把乡愁比作了什么?
生:海峡。
师:这是一湾怎样的海峡呢?
生:浅浅的海峡。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呢?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么?
(生自学课文“台湾岛的形成”和“台湾海峡”)
生:台湾海峡约2/3的水域深度在五十米之内,说明台湾海峡很浅。
生:台湾海峡东西平均宽度不足200千米,说明台湾海峡很窄。
师:为什么台湾海峡又窄又浅呢?
生:因为以前大陆和台湾是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台湾才成为了一个岛屿。
师:你能用你的书做一个形状表示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么?
(生思考演示,理解台湾海峡类似书脊,而大陆和台湾岛类似书页)
师:没错,余光中先生把大陆当作故乡,不仅是因为他生于咱们江苏南京,更是因为台湾原本就是大陆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余老先生的无奈与激愤吧!
(生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的设计中,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借助诗句引导学生探究大陆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关系;二是在探究中更深入理解祖国呼唤统一、台湾需要与大陆统一的道理。前者由诗句出发,以惑导思;后者由教师点拨,感悟诗句,借此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参悟的统一。新“课标”要求: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因此,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台湾海峡的地形特点。
如何更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诗歌,使学生通过阅读走进诗的意境,在美的熏陶中感悟,在美的意向中发现,在美的氛围中研究育德、明理,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和创造的。
陈雯(语文课教师):开放识字,快乐识字
先来看看我所设计执教的识字活动课《娃娃看十运》。
师:知道了这么多比赛项目,认识了这么多十运冠军,关于十运会,你还知道哪些事情?把我们收集的新闻标题拿出来交流一下吧!(提出小组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条新闻;认真听别人读,并跟他学着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他)
师:下面,我们的十运新闻发布会就要开始了!
师:(提出汇报要求)发布新闻时,发言人要像播音员一样声音响亮,把你的新闻读清楚,说明白。其他同学也可以像记者一样,就他所读的新闻标题提出疑问。哪个小组愿意首先发言?(学生汇报)
师:(布置集体评价)刚才播报新闻的同学中,你认为谁说得清楚,讲得明白,是最佳新闻发言人?
(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颁发奖牌)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首先在自己的小小组里读新闻、做准备,然后上台作为“新闻发言人”来“答记者问”,台上台下,人人参与,孩子在跟着读一读,学着问一问的过程中认字,这个字认得就扎实。他不仅知道了字的读音,而且知道了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字的意思,是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学习的,不是孤零零地、刻板地学,汉字就鲜活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综合识字课上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上《猜谜语》这个活动课的时候,老师把孩子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自己编的字谜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小记者”来读,孩子一下子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而这些合仄押韵的谜语真是不容小觑,来看几则学生采撷编写的谜语:
王晓晓:一人张口吃竹笋。(谜底:答)
谈笑:池中没有水,地上也没有土。(谜底:也)
王润营:天下无人。(谜底:二)
宋天成:雨点落进田野里。(谜底:雷)
事实证明,在上完这节活动课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班的孩子仍然对“自编字谜”异常感兴趣。我想,除了字谜确实帮助他们记住了这个汉字,更重要的是曾经有过的快乐体验让他们乐此不疲。
给孩子一个舞台,让他们把自己认读的成果展示出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吗?老师,只是这场表演的主持人,在台上大放异彩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怎么能不吸引孩子呢?同时,为了参与到活动中去,孩子会自觉自愿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获得的东西可能远远超越了他展示出来的东西。
(作者单位: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阅读在科学探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文本与科学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则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课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 阅读激趣,引入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科书在每个主题单元的首页编写了“引言”,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并指明该单元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对“引言”的阅读、讨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单元学习。如在《我们吃什么》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解决问题。
师:我们吃的食物中有什么?请打开小信封,你就可以揭开他们的秘密了!
(1) 粮食类主要含哪些营养呢?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2) 为什么把鱼、肉、蛋、奶、豆归为一类呢?(因为它们主要含有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呢?
(3) 油脂类呢?
(4) 蔬菜、水果类呢?
(生阅读资料,寻找答案)
师:如果再给你一些天然食物,你能否按它们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分类呢?(行,没问题)会了,真会了!那我们就来一个比赛吧,看哪个最先完成。(进入分类活动)
二、 通过阅读研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对比性实验,这些对比性实验单靠学生讨论设计,或教师演示讲解都很难使学生明白在每项对比性实验活动中,什么是变化的(不同的),什么是不变的(相同的),很难真正理解对比性实验的操作方法。其实,《科学》教材对这些对比性实验介绍得非常清楚,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对比性实验时,可先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独立阅读教科书中介绍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这样行吗?”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弄清“变量”和“不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审视自己和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修正、改进,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现在,很多科学课教师已经认识到科学课中阅读的重要及其特点,在教学中,往往着力于引导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和分析,逐步领悟到科学家对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技术与数学方法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无疑,这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
张蓓(数学课教师):让孩子们会读数学书
数学教师应努力引导孩子爱读数学书,会读数学书,让孩子们逐步能主动地借助母语,走进数学的王国,而不是仅仅把数学课本当作数学习题册。
在数学课内主要让孩子们读什么?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读课本里关于各种数学概念的表述,读各种公式定理及关于其形成的阐述。引导学生总结并与书本上的结论对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书本上的文字对照,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课前用数码相机在校园周围拍摄了篮球架、三角形屋顶、自行车、自行车棚架、角手架、路灯等一组有三角形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都有三角形,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先让学生自我归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有关文字,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理解了“围成”的含义。
第二,读数学文化史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经历和成就。如,在讲圆的周长时,可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读教材中有关圆周率的来历、有关的数学家、相关的数学著作等资料。
第三是读有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的文字材料、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我阅读讨论。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材料,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数学教师还应从课堂拓开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读数学小故事、数学万花筒、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数学发展史等科普类读物,再延伸到让学生独立撰写数学日记,如《数学游戏与欣赏》《数学娱乐问题》……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在阅读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数学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阅读要动口,要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阅读要动手,动笔圈画、动手操作、动笔演练;对重点难点内容尤其要字斟句酌,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把阅读后的所思所想写成文章。
孙沁园(品社课教师):在品社课中,解读“诗意”
苏教版六年级品社课文中有《隔海相望》一课,这是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理类型的品德社会课型,如何帮孩子更好地记忆台湾与大陆的地形位置关系,理解台湾海峡的地形特点,我借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中,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愁思之重,前三个意向偏重生离死别的家愁,而后一个意向升华为忧国忧民的愤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这句诗把乡愁比作了什么?
生:海峡。
师:这是一湾怎样的海峡呢?
生:浅浅的海峡。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呢?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么?
(生自学课文“台湾岛的形成”和“台湾海峡”)
生:台湾海峡约2/3的水域深度在五十米之内,说明台湾海峡很浅。
生:台湾海峡东西平均宽度不足200千米,说明台湾海峡很窄。
师:为什么台湾海峡又窄又浅呢?
生:因为以前大陆和台湾是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台湾才成为了一个岛屿。
师:你能用你的书做一个形状表示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么?
(生思考演示,理解台湾海峡类似书脊,而大陆和台湾岛类似书页)
师:没错,余光中先生把大陆当作故乡,不仅是因为他生于咱们江苏南京,更是因为台湾原本就是大陆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余老先生的无奈与激愤吧!
(生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的设计中,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借助诗句引导学生探究大陆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关系;二是在探究中更深入理解祖国呼唤统一、台湾需要与大陆统一的道理。前者由诗句出发,以惑导思;后者由教师点拨,感悟诗句,借此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参悟的统一。新“课标”要求: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因此,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台湾海峡的地形特点。
如何更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诗歌,使学生通过阅读走进诗的意境,在美的熏陶中感悟,在美的意向中发现,在美的氛围中研究育德、明理,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和创造的。
陈雯(语文课教师):开放识字,快乐识字
先来看看我所设计执教的识字活动课《娃娃看十运》。
师:知道了这么多比赛项目,认识了这么多十运冠军,关于十运会,你还知道哪些事情?把我们收集的新闻标题拿出来交流一下吧!(提出小组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条新闻;认真听别人读,并跟他学着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问他)
师:下面,我们的十运新闻发布会就要开始了!
师:(提出汇报要求)发布新闻时,发言人要像播音员一样声音响亮,把你的新闻读清楚,说明白。其他同学也可以像记者一样,就他所读的新闻标题提出疑问。哪个小组愿意首先发言?(学生汇报)
师:(布置集体评价)刚才播报新闻的同学中,你认为谁说得清楚,讲得明白,是最佳新闻发言人?
(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颁发奖牌)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首先在自己的小小组里读新闻、做准备,然后上台作为“新闻发言人”来“答记者问”,台上台下,人人参与,孩子在跟着读一读,学着问一问的过程中认字,这个字认得就扎实。他不仅知道了字的读音,而且知道了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字的意思,是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学习的,不是孤零零地、刻板地学,汉字就鲜活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的综合识字课上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上《猜谜语》这个活动课的时候,老师把孩子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自己编的字谜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小记者”来读,孩子一下子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而这些合仄押韵的谜语真是不容小觑,来看几则学生采撷编写的谜语:
王晓晓:一人张口吃竹笋。(谜底:答)
谈笑:池中没有水,地上也没有土。(谜底:也)
王润营:天下无人。(谜底:二)
宋天成:雨点落进田野里。(谜底:雷)
事实证明,在上完这节活动课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班的孩子仍然对“自编字谜”异常感兴趣。我想,除了字谜确实帮助他们记住了这个汉字,更重要的是曾经有过的快乐体验让他们乐此不疲。
给孩子一个舞台,让他们把自己认读的成果展示出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吗?老师,只是这场表演的主持人,在台上大放异彩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怎么能不吸引孩子呢?同时,为了参与到活动中去,孩子会自觉自愿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获得的东西可能远远超越了他展示出来的东西。
(作者单位:南京市成贤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