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徽文化的影视传播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c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徽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是徽州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延续,是在历史长河中对于儒家文化的解构与思考而慢慢沉淀下来的精华。现今,徽州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本文以纪录片《大黄山》为例,探讨徽文化在影视中的传播。
  关键词:徽文化;影视传播;《大黄山》
  一、徽文化影视传播的特点
  在二十一世纪徽文化的传播中,影视媒介的作用不可小觑,至关重要。早期的徽文化传播主要是依靠文字和图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形式非常单一,且传播范围比较小,对徽文化的传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限制。如今,影视传播已经是宣传徽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采用纪录片、电视剧等方式进行创作与传播,在社会范围内可以引起不小的关注,产生广泛的影响力。近年来很多地方文化的影视剧层出不穷,目的在于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先锋代表,展现徽文化的影视剧、综艺节目推陈出新。例如广受大众好评的真人秀《十二道锋味》、纪录片《大黄山》等。虽然从影视形式角度去看,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有一个核心的相同之处就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大家对徽文化的视觉感受,增强直观认识。
  二、《大黄山》中的徽文化
  《大黄山》是安徽台投资最大的一部纪录片,共分六集,分别是《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此次《大黄山》主创团队为了更好地传播徽文化在影像的表达以及叙事手法方面都采用了更为国际化的处理,将中国的传统情怀和徽文化结合在一起。《大黄山》不以传统历史线性叙述的角度切人,而是基于大黄山地区自身的地貌作为构架,带出依附其中的生活环境,穿插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人文艺术、传统工艺等内容,从而将黄山这个徽派文化的载体凸显出来。以影视传播的手法,将徽派文化的传播范畴进一步扩大,从此在文化范畴和社会范畴都拥有了姓名,以巧妙的镜头语言将黄山与徽派文化的重要内涵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传播出去。
  三、《大黄山》传播徽文化的优势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纪实性有利于传播交流
  首先,纪录片与电视剧、综艺有很大不同,属于一种“非虚构”影视传播,内容有剧本但没有虚构,取材全在于日常的生活。人们印象里纪录片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的回放,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准、当下的实情。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因为对中国各地的饮食不含外在因素的精准叙述,给受众还原了一个接地气的中国。其次,纪录片以影像形式来塑造中国形象比文字形式更有真实感,从而间接刻画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相比于用文字的方式来塑造而言,更加具有真实感。
  《大黃山》作为纪录片在传播方面也具有相同的优势,从《大黄山》的镜头中,观众不但可以看见温泉、奇松、冬雪,还能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石斑鱼等猎奇元素。为了更好地还原黄山、还原徽文化,拍摄人员还为我们展示了太平猴魁以及祁门红茶等优质名茶的生产过程,详细阐述了“文房四宝”与黄山物产的联系、渊源,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徽州工匠的精湛技术以及徽州文化。同时跟随纪录片的镜头,观众们还能鉴赏石涛、黄宾虹等黄山著名画师的大作,感受徽派艺术之美。
  (二)纪录片艺术拍摄手法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除了基础的纪实性、真实性外,还应该拥有较高的艺术属性。《大黄山》受到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它不单单展现了大黄山的自然风光,还从历史和人文的方面对黄山的景色进行了凸显,从自然美景升华到中国传统文化,更为立体地展示了徽文化。既充满了探秘未知世界的思想,又深含源自于灵魂与心灵栖息的渴求。同时,徽文化的影视传播本质上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本土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大黄山》作为一部徽文化传播的影视作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条线索通向神秘、不受干扰的大自然(黄山);另一条,汇集了多少徽派人的智慧和心血,变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敬畏,直击人的心灵深处,直抵人的内心。从一树一木到一山一石,每一个徽州意象都在传播着人们对自然魅力的向往、传达着中国人文精神,传播着徽派文化,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人们对这个世界真正的向往。立足于当下的潮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借鉴传播学的发展规律,对徽派文化传播的意义十分重大。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介是Blogr@vlog演变的主要动力,但它带来的改变并不局限于文本向视频的转化,还包括“自我中心”叙事手法的进一步强化与完善。本文立足新媒体语境,对VIog的“自我中心”叙事手法展开解读,分析其在创作、互动、传播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自我中心”;叙事手法;Vlog  一、新媒体语境下“自我中心”叙事成因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自我中心”叙事手法蔚然成风,这一现象的成因可从
期刊
摘要:随着新闻传播的变革,网络新闻以个人喜好出发推荐新闻,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资讯个J性化体验。但对于政治鉴别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网络新闻推荐机制大行其道,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闻;推荐模式;大学生;价值观  一、当前网络新闻个性化推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易导致大学生感知社会的信息量过于狭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窝在宿舍里阅览的推荐
期刊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自推出以来,在校园媒体格局中占据独特优势,逐步成为服务高校师生的主流传播平台之一。各高校及二级学院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为打造良好的网络形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运用SPSS20.0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微信公众号“NEU南小文”传播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究推文涉及利益相关群体范围、推文修改与删除、篇幅长度、SVG互动等动态视觉形式使用情况等对传播效果的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各领域发展厘清了工作思路,也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背景,文章从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入手,探讨如何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作用,在学校研发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各环节工作开展中,注重并积极促进新思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以期硕果累累。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校园生活  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
期刊
摘要:共青团是我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我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奋斗。尤其是高校共青团干部,他们是传承我党思想政治的领头者。新时期我党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同时也是我党对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积极响应。所以面对新时代对共青团的新要求,探索高校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广告,虽然传统电视广告正面临着受众触屏习惯变迁、传播方式单一、受众互动缺失等诸多威胁,但是电视媒体仍旧拥有深厚的媒体公信力、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优势。这也直接影响了不少品牌商品、奢侈品以及高端消费品始终不曾放弃传统电视广告的传播渠道。本文选取“戴森”品牌2017年在上海SMG的电视广告投播情况为例,通过个案研究初步探讨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广告通过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及特征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短视频盛行,传统媒体如何将市场从电视大屏幕转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小屏幕,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小屏战”,本文从了解传播规律、打造“网红主播”、运用网言网语等多方面,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几大举措。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小屏  一、知己知彼,了解传播规律  传统媒体要想与新媒体融合,势必要了解对方的传播规律和受众喜好。以抖音为例
期刊
摘要:少儿节目主持人肩负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知识的重任。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在找准自己角色定位的同时,还要为青少年儿童把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  关键词:少儿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一、朋友型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一)有声语言特点  朋友型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备一定的模拟性、感染力还有吸引力。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语言应当贴近受众。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语气助词比如:“哇”“呀”“
期刊
摘要:电视类专题片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对事实和人性进行直接的记录,进而直接阐明创作者的观点,电视类专题片不仅具有纪实性还具有艺术性。其中,人物类电视专题片是最为复杂、最有影响力的一种题材,其素材内容丰富,对拍摄技巧、特效处理等也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提升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水平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物类电视专题片;拍摄制作;后期
期刊
摘要:本文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观察、研究和生活习惯的分析,具体到对无锡市儿童居民生活习惯和体育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对改善不良习惯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善儿童青少年体质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体质健康:生活习惯  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便利性提高是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原因。但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