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闻传播的变革,网络新闻以个人喜好出发推荐新闻,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资讯个J性化体验。但对于政治鉴别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网络新闻推荐机制大行其道,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闻;推荐模式;大学生;价值观
一、当前网络新闻个性化推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易导致大学生感知社会的信息量过于狭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窝在宿舍里阅览的推荐类新闻越多,其视野反而越来越狭窄。这是因为新闻推荐算法根据个人历史“点击”等推算用户“喜好”的新闻,使用户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到了兴趣、观点和态度一致的信息上,不能全面接收感知日常发生的整体社会新闻,而且正因为其刷新机制使新闻看起来似乎永无止境,使大學生更容易成为刷机一族。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并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反而其信息视野正在变窄,且极有可能出现对社会认知失真的情况,并导致对其即将踏入的社会有偏见。
(二)易导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边缘化
由于新闻网页后台的人工编辑对庞大的信息无法逐一把关,不少自网络公司为吸引眼球,且受广告流量利益驱使,基本上胡编乱造、文不对题、三观不正、旧文重发,其劣质新闻表达出的各种看法、观点、情绪和思潮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冲击等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以目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少网站利用人性弱点,推送大量色情低俗信息,不利于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接受与传递。
二、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重视规范网络新闻算法推荐规则
1.提高优质新闻推荐权重。在技术上,应考虑给予优质新闻生产者(尤其是官方媒体)所发布的文章和视频更高的推荐权重,建议推荐权重应占1/3以上,使其更容易被用户接触到,使优质内容能够实现不断循环再生产。
2.注重加强对发布内容的人工审核。有针对性地开发人工智能正能量学习系统,根据关键词特征,识别低俗内容进行屏蔽,并对标题党作者、虚假新闻作者采取黑名单积分制,尽最大责任提高新闻内容质量。
3.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引导和监管。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尤其是新闻算法规则的引导和监管,要求各网络媒体加强对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抓取和使用数据的边界;应明确信息平台对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制定具体问责的标准。
(二)打造校园网络新闻传播的良好环境
1.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平台阵地。对于校内大学生来说,用手机浏览新闻,接触更广的多元观念,已经较为普遍,在当前网络新闻个性化传播的环境下,学校规范、恰到好处地通过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平台阵地是非常紧迫的事情。高校需在校内建立起微博平台、校网论坛等,以手机作为媒介增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校园新闻传播要认真做好动态监管,成为正能量传播活动的主责人,努力培育乐观积极、和谐安定的校园传播文化。
2.努力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人的辨别能力。随着网络新闻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到来,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受到影响,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无形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适应网络新闻个性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出新的思政教育方法。
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讲,拓展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主流价值观讲座,使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到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对校内学生论坛等进行实时跟踪,通过分析比对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等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
此外,高校应注重面向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督促学生参与实践,使学生了解网络传媒传播新闻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引导学生在新闻的大海里学会判断,鼓励他们分辨良莠,了解更加有价值、有效的知识。要确保大学生不被网络上的消极媒介信息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新闻正融人其日常生活中,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引导互联网行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在对社会价值产生正向性作用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网络新闻;推荐模式;大学生;价值观
一、当前网络新闻个性化推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易导致大学生感知社会的信息量过于狭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窝在宿舍里阅览的推荐类新闻越多,其视野反而越来越狭窄。这是因为新闻推荐算法根据个人历史“点击”等推算用户“喜好”的新闻,使用户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到了兴趣、观点和态度一致的信息上,不能全面接收感知日常发生的整体社会新闻,而且正因为其刷新机制使新闻看起来似乎永无止境,使大學生更容易成为刷机一族。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并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反而其信息视野正在变窄,且极有可能出现对社会认知失真的情况,并导致对其即将踏入的社会有偏见。
(二)易导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边缘化
由于新闻网页后台的人工编辑对庞大的信息无法逐一把关,不少自网络公司为吸引眼球,且受广告流量利益驱使,基本上胡编乱造、文不对题、三观不正、旧文重发,其劣质新闻表达出的各种看法、观点、情绪和思潮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冲击等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以目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少网站利用人性弱点,推送大量色情低俗信息,不利于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接受与传递。
二、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重视规范网络新闻算法推荐规则
1.提高优质新闻推荐权重。在技术上,应考虑给予优质新闻生产者(尤其是官方媒体)所发布的文章和视频更高的推荐权重,建议推荐权重应占1/3以上,使其更容易被用户接触到,使优质内容能够实现不断循环再生产。
2.注重加强对发布内容的人工审核。有针对性地开发人工智能正能量学习系统,根据关键词特征,识别低俗内容进行屏蔽,并对标题党作者、虚假新闻作者采取黑名单积分制,尽最大责任提高新闻内容质量。
3.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引导和监管。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尤其是新闻算法规则的引导和监管,要求各网络媒体加强对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抓取和使用数据的边界;应明确信息平台对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制定具体问责的标准。
(二)打造校园网络新闻传播的良好环境
1.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平台阵地。对于校内大学生来说,用手机浏览新闻,接触更广的多元观念,已经较为普遍,在当前网络新闻个性化传播的环境下,学校规范、恰到好处地通过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平台阵地是非常紧迫的事情。高校需在校内建立起微博平台、校网论坛等,以手机作为媒介增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校园新闻传播要认真做好动态监管,成为正能量传播活动的主责人,努力培育乐观积极、和谐安定的校园传播文化。
2.努力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人的辨别能力。随着网络新闻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到来,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受到影响,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无形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适应网络新闻个性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出新的思政教育方法。
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讲,拓展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主流价值观讲座,使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到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对校内学生论坛等进行实时跟踪,通过分析比对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等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
此外,高校应注重面向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督促学生参与实践,使学生了解网络传媒传播新闻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引导学生在新闻的大海里学会判断,鼓励他们分辨良莠,了解更加有价值、有效的知识。要确保大学生不被网络上的消极媒介信息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新闻正融人其日常生活中,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引导互联网行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在对社会价值产生正向性作用方面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