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角膜献我爱心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ded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角膜就是“窗户”上的“玻璃”。一些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如细菌、真菌、病毒性角膜溃疡等),以及外伤性(如化学伤、机械伤、热烧伤等)眼疾均可导致角膜混浊,使“玻璃”不再清澈透亮。角膜混浊倘若不能及时进行角膜移植治疗,则很容易发生角膜穿破,眼内容物脱出,严重者可以导致眼球萎缩和失明。
  
  换块角膜 重见光明
  
  所谓角膜移植就是将阻挡光线和物像的混浊角膜切除,替换供体健康透明的角膜,使眼睛重见光明、恢复视力。当进行异体角膜移植时,由于正常角膜无血管分布,处于免疫“赦免”状态,不会像其他器官移植那样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所以患者不需要像“肾移植”那样术前进行HLA(白细胞抗原)配型,也不需要进行全身性的免疫抑制治疗。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最高,达95%以上(肾移植次之,成功率为70%~80%);角膜移植的存活时间也最长,最长者可达数十年(肾移植5年成活率仅为70%~80%)。
  根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世界上有2700万~3500万盲人,其中角膜病高居全球致盲性眼病的首位,角膜病和眼外伤所致的角膜盲约1000万人。角膜移植是彻底治愈角膜盲的主要手段。
  为保证患者能及时用到角膜,不少国家已建立了资源丰富的角膜库,并制定了相应的角膜捐献法。如发展中国家之一——斯里兰卡,总理带头志愿身后捐献眼球,1965年该国通过了角膜捐献法,建立了独立运作的眼库系统和国际眼库总会。仅1991年,公立和私立医院及殡仪馆向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捐献了4800多只眼球,其中,2750只眼球用于角膜移植,使患者重见光明;350只眼球提供医院,作为培养和科研之用;其余的眼球捐献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45年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眼库——复明眼库。并在1961年成立了美国眼库协会。到目前为止,该协会的眼库成员有100多个,可随时提供角膜用于临床和科研,或赠予其他国家。
  
  眼库空虚 “无米下锅”
  
  相比之下,我国角膜库的“家底”十分薄弱。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双眼盲患者约有500万人,其中角膜双盲患者约80万人,另有每年等待角膜移植的约有20万人,而我国每年施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为3000人左右,可见,角膜远远供不应求。以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例,虽然广东省眼库为该中心提供了一些眼球,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眼球和视力,但经常“货源”紧缺,处于“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供体提供眼球,再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我国的角膜移植开展较晚,眼库的建设更迟,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的眼库加起来才10多家,每年获得的眼球(角膜)总数不超过2500只(片)。以较大型的广东省眼库为例,每年从各地获取供体眼球(角膜)约1000只(片),其中800只提供给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200只提供给我国其他医院,用于培训和科研的角膜几乎为零。可见,我国的捐赠角膜数与等待角膜移植的人数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独立运作的较为完善的眼库系统和眼库协会。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陆续成立了一些眼库,但与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绝大部分眼库“有库无眼”。 目前角膜来源主要是志愿捐赠者的遗体,而生前立遗嘱志愿捐赠者又寥寥可数,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小小角膜 深深爱心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要求身后捐献器官(包括眼球),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前国家副主席王震都带头在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等人也在逝世后将角膜捐献给北京同仁眼库,使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人愿意捐献眼球的话,也足以建立起规模可观的眼库。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已出台了关于器官捐献的有关条例或法规,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立法工作。目前,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眼库协作组的领导和倡导下,眼库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身后捐献遗体器官是人们爱心的崇高表现,是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当遗体取材(包括取眼球或角膜)后,专业人员会对供体及时进行整容、修复,尽可能保持志愿者遗容的原貌。为了使更多的人重见光明,人们应该克服种种传统观念,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假如你愿意捐出自己的角膜
  
  捐赠角膜者可以按以下步骤(以广东省眼库为例)实现你的愿望:(1)志愿者可以先打电话或写信与广东省眼库进行联系。(2)眼库在接到个人的申请信息后,根据志愿者的地址寄出或送上相关的登记表格,如志愿书、健康调查表等。(3)志愿者认真填好上述表格并签名,然后寄回眼库。(4)眼库工作人员将再次发送志愿捐献证书,并将个人材料登记注册。(5)一旦志愿者去世,由其亲属通知眼库,眼库会派出工作人员取出志愿者的眼球(角膜)并负责整理、修复遗容。
其他文献
金瓜 以老熟瓜供食用。食用时洗净切成两半,去籽及瓤,蒸熟后用冷水冲洗,再用筷子搅出瓜丝,状如粉丝,金黄色。故又名金丝瓜,搅瓜。也可用盐水浸泡后,刮丝,这样生吃更脆嫩。一般凉拌食用,清脆爽口,也可热炒、做汤、制馅等。近年来,上海市崇明金瓜还加工制成盐渍金瓜丝、速冻金瓜丝等。  菊花脑 一种食用菊花,以嫩茎叶供食用的叫菊花脑,上海、南京等地有栽培。菊花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年种植后,可以采收数
期刊
期刊
在心理咨询门诊,经常会遇到家长带孩子来测查智商,有的是想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有些是想知道孩子的聪明程度,有的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来寻找原因。那么,智商高低意味着什么?哪些情况下需要测查智商呢?  目前,国内常用的测量儿童智力的工具是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简称韦氏量表,是采用离差法估算智力的。也就是说,计算被测试者的智商相对处于同龄儿童平均数的上下水平。它从整体智力观点出发,将智力分为言语和操
期刊
一位自幼饱读诗书的老者,就饮食营养而言,格外推崇孔夫子的“食不厌精”。精米白面、鸡鱼肉蛋奶,天天变着花样吃,就是不爱吃蔬菜。  年轻力壮时,他倒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年近花甲后,毛病开始找上他:头晕头痛,眼花无力。一检查,血压超过正常值,血脂超标。医生告诉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并特别推荐了芹菜、茭白、毛笋等,但他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吃蔬菜如同吃草,哪有吃肉尤其是肥肉那么爽?!  62
期刊
活血化瘀、扶正补益、以毒攻毒是传统中医的三项治癌大法,现代医学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也令其显示出更诱人的前景。  有一位老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血液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出院后,其妻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经常让他在一星期内吃掉两只大蹄 。三个月后,他突发“小中风”,一查血黏度,竟有数项异常。  另一位中年女子患甲状腺癌,手术后恢复极好,各项化验指标也正常。但出院不久,她又来复诊,说是患了“冠心病
期刊
现在家庭中,孩子少了,但管孩子的人却多了起来,不仅有父母,还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尤其在城市里,许多在职父母更是将孩子托付于老人照管。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管教”问题。往往是各自为政,各成一派——  妈妈说:“孩子要从小有规有矩,不能太宠。”  爸爸说:“规矩太多,会阻碍孩子的个性发展。”  奶奶说:“这么小讲什么规矩,他懂也不懂。”  爷爷说:“你们小年轻哪里懂得管孩子!”  于是,孩子吃饭时,妈
期刊
冠心病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众所周知,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血管壁沉积着粥样斑块。它们可使血管腔变小,血流不通畅,导致心肌血供不足,严重者可表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治疗冠心病除药物外,介入治疗也已普遍应用。如常用的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简称PTCA)、冠脉内支架术(见本刊2000年第12期)等。其中,经皮冠脉腔成形术是将球囊导管送到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进行加压充盈,血管壁上
期刊
“民以食为天”,吃对人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如何吃却有不少学问。以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日常饮食来说,如何花钱少得益多、用有限的开支换来更多的营养,以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其中讲究不少。  选购食品的价格往往受原料采购的难易度、加工方法的复杂与否,以及饮食习惯等影响,与营养价值的高低不完全一致,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价值不一定也高。以燕窝、鱼翅为例,它们虽属希有之品、价格不菲,但蛋白质组成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
期刊
《大众医学》2000年第12期上,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你为什么要找医生》的文章,文中提到“我曾写过一篇题名《喝水也治心绞痛》的文章,并不是说喝水能治所有的心绞痛……”。读者刘玉卿读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喝热水也治好了心绞痛,但当地的医生难以对此作出解释,为此特地写信来问我。其实,这不仅限于热水治疗心绞痛的问题。  导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基本原因,是心肌供血量暂时低于需血量。导致这种一时性“入不
期刊
看了这个标题,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作者在编故事,因为吃鸡翅膀与参加比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然而,这的确是事实:去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期间,青岛、深圳等城市的女足队员吃了驻地饭店的自助餐后,出现了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的还吐出血和胆汁,有100余人先后被送到医院急诊治疗。虽然因救治及时未出人命,但频繁的呕吐、腹泻已使运动员大伤元气,只好退出比赛,备战多年的足球赛只能放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