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角膜就是“窗户”上的“玻璃”。一些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如细菌、真菌、病毒性角膜溃疡等),以及外伤性(如化学伤、机械伤、热烧伤等)眼疾均可导致角膜混浊,使“玻璃”不再清澈透亮。角膜混浊倘若不能及时进行角膜移植治疗,则很容易发生角膜穿破,眼内容物脱出,严重者可以导致眼球萎缩和失明。
换块角膜 重见光明
所谓角膜移植就是将阻挡光线和物像的混浊角膜切除,替换供体健康透明的角膜,使眼睛重见光明、恢复视力。当进行异体角膜移植时,由于正常角膜无血管分布,处于免疫“赦免”状态,不会像其他器官移植那样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所以患者不需要像“肾移植”那样术前进行HLA(白细胞抗原)配型,也不需要进行全身性的免疫抑制治疗。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最高,达95%以上(肾移植次之,成功率为70%~80%);角膜移植的存活时间也最长,最长者可达数十年(肾移植5年成活率仅为70%~80%)。
根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世界上有2700万~3500万盲人,其中角膜病高居全球致盲性眼病的首位,角膜病和眼外伤所致的角膜盲约1000万人。角膜移植是彻底治愈角膜盲的主要手段。
为保证患者能及时用到角膜,不少国家已建立了资源丰富的角膜库,并制定了相应的角膜捐献法。如发展中国家之一——斯里兰卡,总理带头志愿身后捐献眼球,1965年该国通过了角膜捐献法,建立了独立运作的眼库系统和国际眼库总会。仅1991年,公立和私立医院及殡仪馆向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捐献了4800多只眼球,其中,2750只眼球用于角膜移植,使患者重见光明;350只眼球提供医院,作为培养和科研之用;其余的眼球捐献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45年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眼库——复明眼库。并在1961年成立了美国眼库协会。到目前为止,该协会的眼库成员有100多个,可随时提供角膜用于临床和科研,或赠予其他国家。
眼库空虚 “无米下锅”
相比之下,我国角膜库的“家底”十分薄弱。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双眼盲患者约有500万人,其中角膜双盲患者约80万人,另有每年等待角膜移植的约有20万人,而我国每年施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为3000人左右,可见,角膜远远供不应求。以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例,虽然广东省眼库为该中心提供了一些眼球,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眼球和视力,但经常“货源”紧缺,处于“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供体提供眼球,再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我国的角膜移植开展较晚,眼库的建设更迟,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的眼库加起来才10多家,每年获得的眼球(角膜)总数不超过2500只(片)。以较大型的广东省眼库为例,每年从各地获取供体眼球(角膜)约1000只(片),其中800只提供给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200只提供给我国其他医院,用于培训和科研的角膜几乎为零。可见,我国的捐赠角膜数与等待角膜移植的人数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独立运作的较为完善的眼库系统和眼库协会。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陆续成立了一些眼库,但与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绝大部分眼库“有库无眼”。 目前角膜来源主要是志愿捐赠者的遗体,而生前立遗嘱志愿捐赠者又寥寥可数,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小小角膜 深深爱心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要求身后捐献器官(包括眼球),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前国家副主席王震都带头在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等人也在逝世后将角膜捐献给北京同仁眼库,使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人愿意捐献眼球的话,也足以建立起规模可观的眼库。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已出台了关于器官捐献的有关条例或法规,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立法工作。目前,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眼库协作组的领导和倡导下,眼库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身后捐献遗体器官是人们爱心的崇高表现,是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当遗体取材(包括取眼球或角膜)后,专业人员会对供体及时进行整容、修复,尽可能保持志愿者遗容的原貌。为了使更多的人重见光明,人们应该克服种种传统观念,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假如你愿意捐出自己的角膜
捐赠角膜者可以按以下步骤(以广东省眼库为例)实现你的愿望:(1)志愿者可以先打电话或写信与广东省眼库进行联系。(2)眼库在接到个人的申请信息后,根据志愿者的地址寄出或送上相关的登记表格,如志愿书、健康调查表等。(3)志愿者认真填好上述表格并签名,然后寄回眼库。(4)眼库工作人员将再次发送志愿捐献证书,并将个人材料登记注册。(5)一旦志愿者去世,由其亲属通知眼库,眼库会派出工作人员取出志愿者的眼球(角膜)并负责整理、修复遗容。
换块角膜 重见光明
所谓角膜移植就是将阻挡光线和物像的混浊角膜切除,替换供体健康透明的角膜,使眼睛重见光明、恢复视力。当进行异体角膜移植时,由于正常角膜无血管分布,处于免疫“赦免”状态,不会像其他器官移植那样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所以患者不需要像“肾移植”那样术前进行HLA(白细胞抗原)配型,也不需要进行全身性的免疫抑制治疗。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最高,达95%以上(肾移植次之,成功率为70%~80%);角膜移植的存活时间也最长,最长者可达数十年(肾移植5年成活率仅为70%~80%)。
根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世界上有2700万~3500万盲人,其中角膜病高居全球致盲性眼病的首位,角膜病和眼外伤所致的角膜盲约1000万人。角膜移植是彻底治愈角膜盲的主要手段。
为保证患者能及时用到角膜,不少国家已建立了资源丰富的角膜库,并制定了相应的角膜捐献法。如发展中国家之一——斯里兰卡,总理带头志愿身后捐献眼球,1965年该国通过了角膜捐献法,建立了独立运作的眼库系统和国际眼库总会。仅1991年,公立和私立医院及殡仪馆向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捐献了4800多只眼球,其中,2750只眼球用于角膜移植,使患者重见光明;350只眼球提供医院,作为培养和科研之用;其余的眼球捐献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45年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眼库——复明眼库。并在1961年成立了美国眼库协会。到目前为止,该协会的眼库成员有100多个,可随时提供角膜用于临床和科研,或赠予其他国家。
眼库空虚 “无米下锅”
相比之下,我国角膜库的“家底”十分薄弱。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双眼盲患者约有500万人,其中角膜双盲患者约80万人,另有每年等待角膜移植的约有20万人,而我国每年施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为3000人左右,可见,角膜远远供不应求。以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例,虽然广东省眼库为该中心提供了一些眼球,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眼球和视力,但经常“货源”紧缺,处于“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供体提供眼球,再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我国的角膜移植开展较晚,眼库的建设更迟,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的眼库加起来才10多家,每年获得的眼球(角膜)总数不超过2500只(片)。以较大型的广东省眼库为例,每年从各地获取供体眼球(角膜)约1000只(片),其中800只提供给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200只提供给我国其他医院,用于培训和科研的角膜几乎为零。可见,我国的捐赠角膜数与等待角膜移植的人数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独立运作的较为完善的眼库系统和眼库协会。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陆续成立了一些眼库,但与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绝大部分眼库“有库无眼”。 目前角膜来源主要是志愿捐赠者的遗体,而生前立遗嘱志愿捐赠者又寥寥可数,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小小角膜 深深爱心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要求身后捐献器官(包括眼球),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前国家副主席王震都带头在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等人也在逝世后将角膜捐献给北京同仁眼库,使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人愿意捐献眼球的话,也足以建立起规模可观的眼库。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已出台了关于器官捐献的有关条例或法规,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立法工作。目前,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眼库协作组的领导和倡导下,眼库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身后捐献遗体器官是人们爱心的崇高表现,是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当遗体取材(包括取眼球或角膜)后,专业人员会对供体及时进行整容、修复,尽可能保持志愿者遗容的原貌。为了使更多的人重见光明,人们应该克服种种传统观念,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假如你愿意捐出自己的角膜
捐赠角膜者可以按以下步骤(以广东省眼库为例)实现你的愿望:(1)志愿者可以先打电话或写信与广东省眼库进行联系。(2)眼库在接到个人的申请信息后,根据志愿者的地址寄出或送上相关的登记表格,如志愿书、健康调查表等。(3)志愿者认真填好上述表格并签名,然后寄回眼库。(4)眼库工作人员将再次发送志愿捐献证书,并将个人材料登记注册。(5)一旦志愿者去世,由其亲属通知眼库,眼库会派出工作人员取出志愿者的眼球(角膜)并负责整理、修复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