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共性,习作指导应融入学生喜爱的多彩活动中,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语文向其它学科融合,在兴致盎然,热情高涨的活动中创设言语交际情境,提高说话作文能力,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发展思维。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的优势。适度使用能给学生提供使用语文交际的机会,让学生融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使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以境促情,以境悟情,情动于衷,辞以情发,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关键词:活动;情景;习作;引路
1.用实践活动涵养学生的写作内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学科开放性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明确要求。
1.1 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中丰富文化底蕴
习作活动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的特点,能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写作能力。活动课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空间。如主题演讲、口头作文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美文诵读、古诗背诵、成语接龙等,活动之后让学生回忆活动过程,谈活动感受,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
1.2 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习作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实践、调查、访谈、探索、研究,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把这些引入作文教学可为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作文提供了保证。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等等。在活动中,学生在观察、体验、访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习作材料,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物可记,有情可抒,笔下流淌出潺潺清泉。
1.3 在快乐轻松的课外活动中丰盈感受
绚烂的生活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场景能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小学生生性好动,有趣的手工制作会使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些简易而有趣的实验也深受孩子们喜爱;节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小队之间的游戏竞赛、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年级举行的体育竞赛活动;学校开展的暑假夏令营等活动,教师都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了写作练习。教师注重把组织开展活动积累习作素材,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序列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积累自然而然成为习作素材的活水之源并汇入学生笔尖。
2.借助媒体,演示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的优势。适度使用能给学生提供使用语文交际的机会,让学生融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使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以境促情,以境悟情,情动于衷,辞以情发,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2.1 運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异生活,以丰富写作题材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如今网络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丰富多彩的资源,放大学习的外延,创造多姿的新生活,启迪学生对生活进行思索、提炼,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接触广泛的信息资源,能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物世界》《体育世界》等节目画面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些信息资源成为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与直接生活经验互补,充实他们的写作题材库。利用信息技术无限丰富的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新生活。
2.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重观察想象表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提供摹写的虚拟场景,渲染课堂气氛,引其进入写作状态。如创编童话教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渲染环境、制造气氛,用动画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在情境中有的来到了“白雪公主”宫殿,有的来到“大头儿子”的家,有的和“猪八戒、孙悟空”混在了一起……学生就会迸发出许多创作灵感。
写作是一个集观察、分析、想象、表达等多项能力为一体的综合练习,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利用网络技术将微观、抽象、遥远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刺激学生感官,进行情境作文教学。例如在情境作文课中,教给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动物,并学习抓住动物的特征。我选用的情境片是《小乌龟》,媒体录像采用“特写”“定镜”的方法,利用静像功能指导学生按顺序分部位定向、定点、定性细致观察,抓住各部位的特点:小乌龟的头是三角形的;眼睛是圆圆的、黑黑的、亮晶晶的;嘴巴大大的紧闭着的;坚硬、椭圆形、黄白相间的贝壳;小蒲扇式的脚;短短的尾巴……在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段式,将小乌龟的外形特点有顺序地口述一段话,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有序观察,特点描写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2010.5科技教育出版社 李洪生)
【2】、《作文之情景教学》(2012.1岭南出版社 王方)
关键词:活动;情景;习作;引路
1.用实践活动涵养学生的写作内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学科开放性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明确要求。
1.1 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中丰富文化底蕴
习作活动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主体性的特点,能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写作能力。活动课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空间。如主题演讲、口头作文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美文诵读、古诗背诵、成语接龙等,活动之后让学生回忆活动过程,谈活动感受,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
1.2 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习作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实践、调查、访谈、探索、研究,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把这些引入作文教学可为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作文提供了保证。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等等。在活动中,学生在观察、体验、访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习作材料,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物可记,有情可抒,笔下流淌出潺潺清泉。
1.3 在快乐轻松的课外活动中丰盈感受
绚烂的生活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场景能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小学生生性好动,有趣的手工制作会使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些简易而有趣的实验也深受孩子们喜爱;节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小队之间的游戏竞赛、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年级举行的体育竞赛活动;学校开展的暑假夏令营等活动,教师都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了写作练习。教师注重把组织开展活动积累习作素材,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序列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积累自然而然成为习作素材的活水之源并汇入学生笔尖。
2.借助媒体,演示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的优势。适度使用能给学生提供使用语文交际的机会,让学生融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使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以境促情,以境悟情,情动于衷,辞以情发,写出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2.1 運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异生活,以丰富写作题材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如今网络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丰富多彩的资源,放大学习的外延,创造多姿的新生活,启迪学生对生活进行思索、提炼,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接触广泛的信息资源,能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物世界》《体育世界》等节目画面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些信息资源成为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与直接生活经验互补,充实他们的写作题材库。利用信息技术无限丰富的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新生活。
2.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重观察想象表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提供摹写的虚拟场景,渲染课堂气氛,引其进入写作状态。如创编童话教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渲染环境、制造气氛,用动画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在情境中有的来到了“白雪公主”宫殿,有的来到“大头儿子”的家,有的和“猪八戒、孙悟空”混在了一起……学生就会迸发出许多创作灵感。
写作是一个集观察、分析、想象、表达等多项能力为一体的综合练习,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利用网络技术将微观、抽象、遥远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刺激学生感官,进行情境作文教学。例如在情境作文课中,教给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动物,并学习抓住动物的特征。我选用的情境片是《小乌龟》,媒体录像采用“特写”“定镜”的方法,利用静像功能指导学生按顺序分部位定向、定点、定性细致观察,抓住各部位的特点:小乌龟的头是三角形的;眼睛是圆圆的、黑黑的、亮晶晶的;嘴巴大大的紧闭着的;坚硬、椭圆形、黄白相间的贝壳;小蒲扇式的脚;短短的尾巴……在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段式,将小乌龟的外形特点有顺序地口述一段话,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有序观察,特点描写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2010.5科技教育出版社 李洪生)
【2】、《作文之情景教学》(2012.1岭南出版社 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