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遗产的存在不仅仅只是遗产实体的存在,亦是遗产意识与遗产话语的存在。在现代性社会的语境中,遗产概念改变了人们对物的认知,进而改变了物与人的秩序。当物与人的秩序因为遗产而被重构的时候,意在表明人并非绝对主导着物的生命史,物也在通过遗产概念反作用于人,通过遗产的话语将不同形态的物区隔。遗产化是物转变为遗产的过程,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物被认定为遗产的时候,物通过遗产的形式再次嵌入人的日常生活中,物与人的秩序亦被遗产所重构。
【机 构】
: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671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产的存在不仅仅只是遗产实体的存在,亦是遗产意识与遗产话语的存在。在现代性社会的语境中,遗产概念改变了人们对物的认知,进而改变了物与人的秩序。当物与人的秩序因为遗产而被重构的时候,意在表明人并非绝对主导着物的生命史,物也在通过遗产概念反作用于人,通过遗产的话语将不同形态的物区隔。遗产化是物转变为遗产的过程,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物被认定为遗产的时候,物通过遗产的形式再次嵌入人的日常生活中,物与人的秩序亦被遗产所重构。
其他文献
由海昏侯墓“孔子画像”对于《史记》的采用事实,可知关于《史记》在汉代流传有限的认识还有重新思考的必要。从画像作用的时间、杨恽的宣布与桓宽所受影响来看,《史记》在宣帝朝便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流传。“盐铁会议”论辩双方对于《史记》的引用,又说明这种流传早在昭帝朝便已初具规模。再联系汉武帝的书籍政策和司马迁的个人期望,流传上限还可以早至武帝朝,“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具有真实性。同时,其他汉代孔子画像的情况,连同《史记》性质等因素,还使得《史记》在太史公生前就具有了流传的可能性。总之,由“孔子画像”可以感受到司马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华漆艺发展史”(编号17AG005),项目周期: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该项目课题负责人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胡玉康教授,课题组核心成员有潘天波、任晓东、王景会、芦松敏、邵媛、王巧巧、王秀丽、聂菲、朱学文、张惠朝、刘飞、李丽等。
我国有些地方元宵社火中至今仍保留着胡人跳舞的表演项目,通常认为源于元朝统治者监视民间社火,此说不确。这一表演项目源于南宋元宵社火中的“鞑靼舞”,是汉族文化主动引进吸纳少数民族艺术的结果。今之元宵社火中的“鞑子舞”就是宋代的“鞑靼舞”,二者之间存在承接关系。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华漆艺发展史”主持人胡玉康(1959-),陕西汉阴人,获清华大学设计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有美学、设计学与漆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教育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这件铜铃于1957年贵县(今贵港市)粮库19号汉墓出土。铃呈半截橄榄形,顶置半环钮,上端开长方形孔,内悬一铜条摆。器形柔和,从上到下缓慢外侈,器表光素无纹。发掘出土的铜铃在广西较为多见,武鸣、平乐、西林、贺州都有发现。最早的是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出土的5件铜铃,年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
龙胜红瑶妇女所运用的刺绣手法是反面绣法,其工艺别具一格,既不需要描图打稿,也不需要模具,全凭一双慧眼,一双巧手。一般先在底布上按纱路经纬线确定图案位置,然后用各种丝线挑绣出绚丽多姿、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的图案。有些花纹暗含寓意,不可或缺。
中国古代石雕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观念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不同学科研究的目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尤其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中国古代石雕观念经历了从金石学着力考据,以古器物学为过渡,到有艺术及古物属性的石雕观念确立,完成了中国古代石雕观念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向。
首饰龙,民间扎作艺术,主要流传在浙江温州的乐清、永嘉等地,相传起源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说是“首饰龙”,其实和龙并无太大关系,其基本造型为一船形,通体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般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龙身。
我于1963年出生在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盘杠村,这是一个非常偏僻边远的侗族村寨,当时没通公路。我父母亲都是盘杠村里的农民,祖上没有读书人。我从6岁起开始离开村寨到外地求学,一步一步远离家乡,到17岁考上贵州民族学院,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个大学生。
八风从律、乐操土风、音官风土等理论阐释及其实践应用,阐明了上古音律形成的两个维度:地分南北,物候时令有先后;土分五色,民风民俗有不同。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因为阴阳变动体现在风气、音律的差别,被视为风土之音形成的基本乐理。周秦通过音官风土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地域音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