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学者陈丹青谈到电影创作难出精品时,曾说:很多部门先是出台很多不准,这个不让拍,那个不让拍,大家也就不敢拍,时间一长,就不想了;等哪天让你拍时,你就不会了。
  这话说得简单又在理,放到生二孩这件事上,也很合适。
  沈阳富民小区有一裱画作坊,坊主人和媳妇都60多岁。跟这两口子闲聊,听说他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不由啧啧称羡。老板娘则忿忿地,“好啥呀好,罚惨了,工作都没了。”当年,她在沈阳木工工具厂做工。现在,她一双儿女已长大成人,老北站后身的木工工具厂则没了影儿。
  1980年代,城市里像这两口子这样,违逆一胎化政策,敢想敢做也敢生的,不多见。何素仁跟这两口子年龄差不多,从沈阳一家纺织厂退休。她有一女,1980年代初出生。问她当时为何不再要一个,她撇撇嘴,“谁敢啊,真罚呀,真要是把工作弄没了,你说,多生这一个怎么养活?”
  套用陈丹青那句话,当时多数夫妻“不敢生,怕被单位开除,后来就不想了;现在允许生了,可年轻点儿的40多岁,大的60多岁,已经玩不转了”。网上说的比我精彩:我行时,你说不行;我不行时,你说行。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父母要问,当年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今天在养老金上如何体现?”
  说起来很有意思,当时,国家强令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是一般情况,针对农村的政策就例外了。曰:第一胎如果是女孩,允许生育第二胎。
  20多年前,我最怕河北的表弟来沈阳我家串门儿。他可不光是一个人来,连媳妇带3个孩子,一大家都来,一住就一小礼拜。那时,我的居住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收入又不高,他们一来,让我很是窘迫、上火。
  表弟就想要个带把儿的,第三个孩子让他如了愿。“那段时间老遭罪了。”表弟说。所谓遭罪,无非是东躲西藏、挨村干部打骂、掏罚款。
  敢生的,一直在生。
  去年11月有一个报道,说中国黑户人口超1300万,其中近60%为超生。绝大多数不敢生的,也就没敢生。就像你儿子女儿,你哥嫂、你姐姐姐夫、你叔叔婶子……
  上面这话说的是上了年纪的夫妻,相对年轻一些的夫妇又如何?90后暂且不提,单说70后和80后,眼下,他们可是生二孩的主力军啊!
  情况似乎不妙。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树茁介绍:两年前出台单独二孩政策时,认为有1000万~1200万家庭符合单独二孩的条件,一两年内会多生200万甚至更多,但后来的统计数据只有100多万。据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字,现在单独两孩生育申请数量稳定在每月8万~9万对。另有学者说,这个数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国家把嗓门儿扯开,大声告诉国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
  跟年龄较大的夫妻相比,70后、80后夫妻虽浸淫于“一夫一妻一孩好,利国利家利宝宝”的大氛围中,但更多是成长于新时代,接受着新思想、新观念。过去生二孩政策上的不准,虽然或许会在他们稚嫩的心头留下一些烙印,但在最佳生育期赶上了全面二孩政策,他们若是想生,大抵还是会生的。但有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在先,全面二孩政策就要拭目以待。
  就是说,他们若不是不敢、不想、不会,该是另有原因的。
其他文献
为什么广大股民损失惨重,华尔街高管们却个个依旧花天酒地?为什么民主国家少有战争?为什么国际足联和奥组委腐败丛生?为什么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玩的是同一种游戏?为什么民主的美国在别国往往会扶持独裁者?为什么同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独裁?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越丰富,就越不可能民主化?为什么越是非民主国家,越容易出内奸?为什么民主国家的对外援助常常无法使受援国
期刊
罗斯福曾任三届美国总统,当时,有记者问他感想如何,总统一言不发,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总统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总统又拿出第三块。记者赶紧婉言谢绝。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说得通俗些就是:当我们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等量消费品带给我们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小。说得更通俗些,就得打个比方。你喜欢吃
期刊
上海市总工会作为改革试点,按全总改革精神,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破除群团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中国工会好多年没有这么大的动作了,意义深远。这个意义对所有工会干部来说便是危机感。危机感是好东西,没危机感哪来进取心!
期刊
什么样景点最吸引游客?山是绿的,水是清的,东西是物美价廉的。我大胆概括为山水吸引、商品吸引,如张家界、九寨沟;香港尖沙咀、日本银座。又一想,除山水吸引和商品吸引,若无好的人文环境吸引和好的服务吸引,那些绿的山、清的水、物美价廉的东西还能吸引人吗?  这方面的正例、反例多了去了。那年第一次去香港,坐地铁时,不大会使用地铁卡,一香港市民手把手地教我;还有一年去江苏某地一个很知名的什么什么楼吃饭,服务员
期刊
一个月六七千元  丁丽是黑龙江人,两个孩子都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54岁的她便去了外地一家浴池做搓澡工。“赚得多呗,早先我听人家说,男搓澡工一个月能赚8000多块钱,女的也能拿六七千块。”丁丽说。这些钱还只是平日工作所得,到了年底,收入还要多。  一周休一天  丁丽是下午一点上班,一直工作到半夜一点,一周只休息一天。对丁丽来讲,年底是最赚钱的,因此,她已经很久没回老家过年了,“要是回家了,收入可就
期刊
申通董事长陈德军放言:随着中国快递进军海外市场,再过5到10年,会让联邦快递等洋快递感到压力。据国家邮政局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已然第一了,仍要自我奋起,这样的“自杀重生,他杀淘汰”的大情怀,产权不清的企业怕是来不了。
期刊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期刊
听不少前辈讲过,新闻工作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最近的一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了一把。  前不久,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抛出了“第二轮下岗潮”的言论,引发了网络热议。在综合了多方信息和评论后,官方微信“当代工人杂志”推出了《第二轮下岗潮来临,国企依然是重灾区!》一文。  微信刚发出几分钟,京城某领导就给我发了私信:“第二次下岗潮一说不得炒作传播,你们这条做的……建议删除了吧。”  我辩解道:“目前辽宁一
期刊
在2015年的“辽宁好人·最美工人”颁奖礼上,10名获奖工人同台领奖。其中,营口市农村电力服务有限公司老边分公司农电工董秋玲是唯一的女性,人群中格外引人注意。  董秋玲很少说起自己,与记者闲聊中总是把话题扯向亲友、同事是如何帮助自己上。那些她所做过“最美”的事迹,多是用“忘记了”一语带过。记者很疑惑,这个在颁奖礼短片中提到“为救身患绝症的丈夫,卖房子、拉饥荒、自学中医;工作中敬业爱岗,把感动送到千
期刊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只有两年左右时间。一个领域的重大政策如此快速递进,在新中国并不多,可见执政党和政府对未来的国家人口结构已深谋远虑。只是,放开是一回事,生不生二孩是另一回事。
期刊